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研究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研究

胡明铭[1]2006年在《区域创新系统评价及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如何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是当前摆在我国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论文试图通过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全面考察,探索合乎中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征和要求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思路和发展模式与政策安排,以及符合区域创新系统内在要求的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力求为完善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在分析了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两个方面,分别对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模式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南。2.针对已有研究在DEA评价指标选取方面较为粗糙、指标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将“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论文”、“在校研究生”以及“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这3个指标引入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中,并综合运用多种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是我国各地当前面临的普遍问题,应该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3.结合前人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成果和世界各地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实践,提出将成功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归纳为叁种主要类型,即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模式、主动学习型创新系统模式和跨行政区创新系统模式,并研究和总结了各种模式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发展政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了这些模式的异同点,并提出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选择与建设的基本思路。4.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创新壁垒分类方法。即将创新壁垒分为知识创造壁垒、知识获取(知识流动)壁垒、企业创新壁垒和创新环境壁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绝对创新壁垒”与“相对创新壁垒”这二个刻画创新壁垒大小的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最后,针对创新壁垒,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5.选取湖南区域创新系统作为案例,深入分析了湖南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现状、模式选择及发展策略。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企业总体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长株潭一体化进展缓慢、产业聚集和带动能力不强、科研机构改革形势不容乐观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当前应以选择主动学习型创新系统模式为主并兼顾跨行政区创新系统模式进行建设的思路及其策略。完善湖南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策略主要有推进“一点一线”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促进区域间的联系和互动、建设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立人才支撑体系和培育有利于区域创新的环境等。

刘江日[2]2014年在《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需经历“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廉价劳动力形成的人口红利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红利等“要素驱动”,以及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所形成的“投资驱动”。但随着要素结构转变和经济环境变化,无论是“要素驱动”还是“投资驱动”都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原有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优势逐渐减弱,“要素驱动”难以为继;大量货币投入和财政刺激导致诸多“后遗症”,“投资驱动”代价过高。过度依赖“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低价工业化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未来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迫切需要强调区域创新的重要性,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创新活动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的,呈现出高度非均衡的集聚状态,区域创新系统是适合创新集聚的有效载体。然而,在区域范围内,产业发展同样具有空间集聚的特性。产业集聚是否是导致创新集聚的主要原因?产业集聚是否对区域创新系统产生潜在影响?产业集聚如何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厘清上述问题有助于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促进区域创新以及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为此,本文从产业集聚演化的角度,探析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方向、机制以及具体过程,并利用我国产业集聚发达地区的经验数据,对产业集聚演化阶段及其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我国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提供参考意见。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均是较为“陈旧”的研究领域,其对应的经典理论与研究文献非常之多,然而,两者的结合性研究却并不多见。经初步判断,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互关联并非偶然,两者实际上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良性互动发展趋势。具体而言,产业集聚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区域创新系统发展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在不同发展时期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是不同的。为深入分析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影响,有必要先研究产业集聚演化的具体过程。产业集聚演化过程中存在两次动力因素更迭,即区域比较优势向外部经济优势转变,再向集群创新优势转变。本文以主导动力因素为依据,将产业集聚演化过程划分为叁个阶段——产业集聚产生阶段、产业集聚增强阶段、产业集聚调整阶段。经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演化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从产业集聚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来看:第一阶段的特征是本地初等要素集聚,集聚主体大多是规模小、经济实力差的弱势企业,集聚资源大多是价值低的人才、资金和知识资源,而区域边界之外的主体和资源要素受产业集聚的影响很小;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本地结网且对外拓展,完整的产业集群网络正式结成,同时借助外向的产业联系不断对外拓展,以吸引区域外优质的主体和资源要素进入本地产业集群;第叁阶段的特征是集聚要素更替、集群网络重构,或者集聚要素消失、集群网络分解,这是由于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存在深化或减弱的两种不同走向,因而呈现出相对不同的发展形态。从产业集聚不同构成的演化趋势来看:主体集聚趋势是数量由少至多,规模由小至大,结构由单一化至多样化;资源集聚趋势是数量由少至多,层次由低至高,效率由低至高;集群网络演化趋势是规模由小至大,关系由弱至强,结构由简单至复杂。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是分析产业集聚演化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主要有叁种:竞争合作机制、知识外溢机制和集体学习机制。第一,产业集聚能扩大竞争合作规模、缩短竞争合作距离、提高竞争合作层次、拓宽竞争合作渠道,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第二,产业集聚能降低知识专有性、激活知识外溢源头、丰富知识外溢途径,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第叁,产业集聚能创造有利学习条件、促进集体学习进程、形成集体学习合力,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研究表明,在产业集聚演化的不同阶段,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是有明显不同的,这种动态影响具体反映在影响机制的相对变化上。依据影响机制的作用范围和程度的变化,可将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影响总结为:产业集聚在产生阶段将促使区域创新系统形成;产业集聚进入增强阶段后,将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强化;产业集聚发展至调整阶段时,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升级(或引致区域创新系统退化)。本文较清晰地描绘出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影响,但这些基本判断和观点是基于定性分析得出的,是否能真实反映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情况,有待进一步实证检验和分析。鉴于我国产业集聚的地区间差异较大,借助聚类分析模型在代表我国不同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的15个省(市)中,选择以经历过产业集聚演化第一和第二阶段、且正处于第叁阶段的上海市为实证研究对象。依据上海市1995年至2012年期间产业集聚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对产业集聚构成指标赋予恰当的权重,测算出产业集聚综合指数及其增长率,并判断上海市产业集聚演化阶段,进而实证检验产业集聚演化叁阶段理论的合理性。经研究得出,1995年至1999年、2000年至2007年、2008年至2012年依次为上海市产业集聚产生阶段、增强阶段和调整阶段。随后利用上海市同一期间区域创新系统指标的经验数据,深入剖析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阶段,并将其与产业集聚演化阶段进行对比,着重探讨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因果关系及相关系数,以此研究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关系和程度。比较分析表明,产业集聚演化阶段与区域创新系统发展阶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相同,且两者的波动情况基本一致;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说明,产业集聚演化是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原因之一;相关性分析显示,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系统存在显着正相关。综合以上,本实证研究认为,随着产业集聚逐渐演化,其推动区域创新系统不断发展,并且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基于产业集聚演化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分析及相关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依托产业集聚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在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过程中,可能存在两个方面的障碍:一是产业集聚本身演化过程受阻,进而形成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制约;二是产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的传导机制出现问题,进而抑制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应从“加强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促进作用”这个基本点出发,一方面将区域政策的重心转移至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并寻找到产业政策和区域创新系统政策的联结点,另一方面将与区域创新系统政策相匹配的产业政策转向产业集群政策,提高产业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支持力度。为了最大化发挥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促进功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应在保障产业集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恰当好处地作用于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过程中,全面消除影响机制所面临的种种障碍,放大有利影响,降低不利影响。

王凯[3]2016年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景下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效率驱动”发展到“创新驱动”还面临着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和“知识悖论”等问题,各创新主体协同生产、获取、扩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普遍较弱。近些年,中央政府权力不断下放和经济改革持续深入,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从区域层面研究如何发展产学间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提升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激发和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流动,已成为可能与必需。然而,产学合作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大多以显性经济指标为导向,主要关注专利授权与合同研究等“知识单向流动”的模式,忽视了合作研究与技术咨询等“知识双向动态流动”的协同创新模式。同时,知识溢出理论忽视了区域制度环境对产学协同创新的重要影响;有关知识网络的研究认识到嵌入性关系是组织间合作行为与交互活动的关键动力,是组织间协同创新的关键机制,但忽视了组织构建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能动性——知识网络能力,也忽视了知识网络还嵌入在制度环境中并受其影响。基于以上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本研究借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大学功能观、知识创新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与嵌入性关系理论、新组织制度理论,以影响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环节——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为切入点,从区域和大学协同演化的视角构建“区域制度环境与大学知识网络能力——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理论逻辑,提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有哪些要素构成及其如何影响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2)大学知识网络能力有哪些要素构成及其如何影响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发展;(3)区域制度环境有哪些要素构成及其如何影响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发展;(4)如何从大学和区域政府层面促进大学与区域内企业进行知识协同创新。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开展四个子研究来分析和解决上述研究问题。(1)提出研究命题:基于系统的文献回顾,通过国内外四所大学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提出制度环境、知识网络能力、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和知识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机制的研究命题——“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与区域制度环境”和“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分别是“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前因”与“后果”;(2)构建理论模型:基于案例研究提出的研究命题,结合文献分析与理论推导以及调研访谈,提出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3)检验理论模型:首先基于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的论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样本数据,然后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数据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最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层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数据分析方法,对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4)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与产学合作发展历程的梳理,基于区域制度环境与大学知识网络能力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围绕如何促进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发展这一关键问题,根据修正后的理论模型从区域政府和大学两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以上分析与论证,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对知识协同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质量越高,越有利于提升知识协同创新绩效;(2)大学的知识网络能力对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大学的知识网络能力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构建与发展;(3)区域制度环境在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关系机制中起到显着的调节作用,区域制度环境质量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的构建与发展;(4)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是促进大学与区域内企业开展知识协同创新的关键途径,发展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既要提高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也要提高区域制度环境质量。与“社会网络”、“区域创新系统”、“大学技术转移”和“创业型大学”等研究领域的现有成果相比,本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做出相应的理论贡献:(1)通过对知识网络能力、制度环境、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知识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机制的研究,从组织层面丰富与拓展了社会网络理论与嵌入性关系理论;(2)从大学知识网络能力与区域制度环境两方面同时考察影响产学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与产学知识协同创新绩效的因素与机制,在中国情境下从更广泛的维度验证了欧美国家一些学者最近提出的有关“知识溢出理论修正的假设”;(3)基于“知识协同创新”的概念,以知识网络嵌入性关系为视角,重点研究大学以知识双向动态流动的方式与企业进行知识协同创新的机制,不仅丰富了大学功能观,也发展了大学知识创新的价值实现机制。

贠兆恒[4]2015年在《构建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都市圈作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组织,对我国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和国家创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因此,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都市圈创新体系,对都市圈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都市圈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理论。该理论包含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概念、基本构成、运行机制和功能。其中,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包括协同创新主体(企业、高校、政府、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协同创新要素(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金)和协同创新方式(空间协同、创新主体协同和创新资源要素协同);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本文在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理论的基础上,以苏锡常都市圈为例,通过对苏锡常都市圈近年来的区域创新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构建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提供了现实依据。具体而言,在建设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时,其相关政策的制定应该遵循区域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等四大基本原则;具体的政策措施要涉及到叁大方面,即面向协同创新主体的政策,面向协同创新网络的政策和面向协同创新环境的政策。面向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的创新政策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创新型都市圈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从各个层面和角度为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张克俊[5]2010年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文中认为一、创新的空间集聚与高新区创新比生产具有更高的空间集聚特征。创新空间聚集的特定区域就是创新型空间,区域空间上的创新聚集性一旦形成,就会在自我强化机制、知识报酬递增机制、知识溢出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强化,具有强大的凝固性,不易发生位移。高新区不仅是新的产业空间,而且是新的创新空间和新的科技文化社区,具有空间属性的叁重性,并且叁者之间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形成叁重螺旋的空间构造,这种属性是由高新区的性质与特征所决定的。高新区是高新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地域综合体,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孵化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来自于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竞争方式的转变而使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政府对高新区产生了迫切需求,而创意、创业、创新则是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研究、开发、孵化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创新型企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高新区最基本的功能。二、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背景和意义站在国家宏观战略层次审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而国家级高新区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引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中枢。我国国家级高新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形成和发展的特定区域。自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以来,到2009年我国已经拥有56个国家级高新区。二十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政府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已成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创新型企业、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跃的区域,是引导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出了积极贡献,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根据阶段发展理论,总体而言,我国高新区正处在由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转换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政策进行合理引导,完全有可能把国家高新区率先建设成为创新氛围更为浓厚、自主创新能力更为突出的创新型园区。毫无疑问,无论从国家战略需要来看,还是从高新区发展新阶段需要来看,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在于体现国家意志、承担国家使命、完成国家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把建设创新型园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统揽。叁、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性质、构成与创新型园区的内涵和标准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据我国国家战略需要而提出的概念,是针对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渡依赖于技术引进而缺乏原始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而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创新的自主性,强调技术上的主导权、控制权,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是指在高新区区域范围内,以增强高新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高新区内技术能力为基础,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科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政府等创新行为组织为主体,聚集和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实现市场价值的综合能力系统。从本质上说,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网络创新能力,主要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两部分构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是形成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同时,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集群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高新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演化。创新型园区概念的核心是指在园区内实现了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是一种内生增长模式,具体地说,就是以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作为园区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以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发展创新经济作为园区的主导经济形态,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作为园区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使园区具有高效收获创新价值的能力、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强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型园区的性质是区域创新的增长极,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繁衍新兴企业的诞生地,培育领袖企业的成长地,新经济模式、新制度和新文化的创造地。创新型园区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和创新经济叁个层次。判别创新型园区的标准主要看是否形成了创新集群,具体而言,主要用园区创新要素的富集程度、支撑创新的载体和组织的完善程度、企业群体的衍生与创新活力、发挥创新要素效能的网络发达程度、创新合作的机制和氛围等来衡量。四、C-I-H耦合互动框架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基础是内生增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增长极、空间扩散、叁元参与、孵化器、网络组织等理论。基于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理论框架是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叁位一体”(C-I-H)耦合互动理论。该理论框架的基本内涵是:在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机制、创新体系和高新区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创新体系、高新区“叁位一体”通过地理邻近性、行业邻近性、创新邻近性、社会邻近性不断进行集群主体之间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从而内生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能力,形成耦合互动创新系统,推动高新区的发展形态由低层次、低水平向高层次、高水平演化,构建创新集群竞争力和创新型园区的新型形态。C-I-H耦合互动的要素包括依赖要素、联系要素、激励要素、主体要素。依赖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所依赖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包括物质资源、非物质资源,知识、信息、技术、人才、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联系要素是指联结各种依赖要素的合约,包括显性合约(契约)、隐性合约(信任)等;激励要素是指驱动组织之间进行有效合作,促进知识、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交流与沟通的动力因素;主体要素是指C-I-H耦合互动中的组织和个人,简称“官、产、学、研、中、资”。C-I-H、耦合互动的动力按动力来源可分为自响应和人为响应动力两种。自响应动力是指由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高新区之间自然演化、自组织而内生出的耦合互动动力;人为响应动力是指依赖人为方式完成的结合与协调。如果从主体动力来看,C-I-H耦合互动主要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创新系统中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新区建设中的政府的动力需求。C-I-H耦合互动本身是不稳固和不紧密的,联结它们的纽带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I-H耦合互动的纽带是主体价值交换的实现工具,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才、劳动力、产品、信息、技术等各类市场,另一类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界面平台。从系统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就可形成一种新的系统形态,即高新区集群创新系统(HCIS)。HCIS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有机整合、优化和集成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高新区地理空间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使各方面的要素排列和组合处于较好状态,从而产生的创新产出效率比一般的产业聚集或一般的区域创新系统要高,适应了技术创新模式由线性创新向网络集成创新转变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组织形态来看,C-I-H通过不断耦合互动必然是一种新型的集群组织形态,即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力,由创新型企业、研究机构、大学、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构成,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和知识链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其他创新合作关系,具有创新聚集优势和大量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学习特征的开放式互动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相比,创新集群中大学、创新服务产业和所谓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公司是其关键组成部分;创新集群具有强网络性和超流动性、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和高端要素密集、大量的知识产出和知识溢出效应、科学与技术间联系更加紧密、社会资本更加丰富等特征。同时,创新集群的产出目标不再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物美价廉)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其基本的产出是无形产品如知识产权和新技术,主要追求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及时商业化创新成果。五、基于C-I-H耦合互动理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实现路径(1)采取“叁段式”方式促进微观企业主体成长路径,即:培育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业活力,培育高成长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能力,培育高技术大公司的国际化竞争能力。(2)以推进“五大转变”的方式培育产业集群竞争力路径,即:推进产业集群由一般向特色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扎堆”向分工协作机制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个体和组织内部学习向集群学习转变,推进产业集群由生产型驱动向创新型驱动转变。(3)以建设“一大主体+五大平台”的方式构建创新系统路径,即:以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一大主体,构建创新高端要素聚集平台、自主创新科技平台、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五大平台。(4)以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方式推进高新区建设路径。国家高新区在发展新阶段必须构建新型园区形态,在这种新型园区形态中,创新型经济是主要特征和核心竞争力,但同时创新型经济又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它是一个具有舒适社区环境、强大社会包容性和社区联合治理机制共同支撑和协同发展的高科技综合社区。建设科技新城是高新区构建新型园区形态的重要形式,其重点是推进园区的“七化”,即:园区的知识化、数字化、商务化、国际化、生态化、宜居化、人文化。同时,推进科技新城的建设必须以现代城市理念搞好高新区的规划建设。六、经验分析:以成都高新为例基于C-I-H互动框架对成都高新区建设和创新发展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基于I(产业集群)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聚集的基本态势,但是产业集群的分工与协作机制还没有脆弱,企业“扎堆”现象比较突出,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关联度比较低,产业集群的生产推动比较明显而创新驱动不足,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比较明显而高端环节进入不足,个体与企业内部的学习比较明显而集群学习不足。基于C维度(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投融资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等为平台的创新服务体系,但是,创新孵化体系还不健全,主体间的创新互动网络并未形成,创新环境还有待改善,创新风险投资机制发育还比较滞后,中介服务还不发达。基于H(高新区建设)维度的基本判断是:成都高新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软环境还有差距;基本建立了适合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但体制退化倾向比较明显;逐步采用了功能化分区、专业化园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但是项目落实在空间上仍比较紊乱;初步扭转了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外延扩张的建设思路,但外延扩张的冲动仍然比较强烈。如果把C-I-H这叁者联系起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不协调性。七、政府在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中的作用面对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的历史任务,同样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其理由是:创新知识的正外部性、自主创新的国家利益、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高新区发展路径的转换。然而政府发挥作用的方式、机制、手段必须发生重要转变。国家高新区在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园区中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是:国家战略导向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原则、尊重创新主体的产权和创新活动选择原则、针对性原则、多方参与原则。政府发挥作用的功能定位应是创新发展的指导者、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创新资源的配置者、创新平台的建设者、创新投资的引导者、创新活动的服务者、创新过程的参与者。政府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制度创新主要应包括:改善宏观指导与管理制度、推进国家高新区立法、构建区域联合治理模式、创建官产学叁重螺旋机制、建设虚拟高新区、建立创新驿站。政府在促进高新区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园区建设的政策选择包括:制定创新资源向国家高新区集聚的政策、制定创新集群培育的政策、制定鼓励高新区企业自主创新与创业的政策、制定促进高新区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等。

夏亚民[6]2007年在《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高新区是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结合的主要形式,促进了发明或发现通畅地转移到产业领域,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高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考察国内外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科学园区在完善国家、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极化作用。同时,园区也是企业创新的温床,培育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为企业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说明,高新区在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创新能力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发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国各国家级高新区在地区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高新区已经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改革和创新的核心区域和示范基地,其中很多创新是自主的知识创新;(2)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3)高新区已经形成产业或地区簇群,产业簇群的复杂度和深度对地区经济的竞争力有直接影响;(4)高新区的创新示范效应和扩散能力实现了对周边地区和传统产业的辐射作用,有可能带动我国企业的升级换代和变革。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我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高新区担负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是高新区的根本宗旨,加强科技创新是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履行职能的根本要求。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建对于我国高新区实现二次腾飞具有重要意义,对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立足于服务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本区域企业、产业、区域竞争力的基本考虑,本文系统研究了国家高新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问题,构建了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模型,分析了其中的创新平台构成,并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机理,提出了构建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相关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1章,介绍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拟定全文分析框架、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章,从创新理论、创新系统理论、高新区及其发展理论叁个方面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本文的核心章节,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特征与功能;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机构模型;分析了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第4章,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重要部分——创新平台的内涵、结构与功能,并提出了其构建途径。第5章,高新区自主创新的运行分析,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并提出了运行模式。第6章,构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培育的支撑体系,并从人才、财税、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第7章,对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进行案例研究。概括了东湖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并提出了其自主创新系统构建的途径。第8章,全文总结与展望。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概念,并构建了其结构模型,分析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的互动关系;(2)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模型,该模型以企业为主体,整合了内、外部驱动因素,综合分析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3)提出了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运行的四种模式:“核心企业主导+配套企业参与”模式、产业内的自主合作创新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扶持模式。

石书玲[7]2018年在《先行先试视域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体系设计——基于系统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国家自创区")被中央政府赋予了先行先试的权力,因此,作为先行先试突破口和建设基础的创新政策设计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家自创区设立的特殊性、创新系统以及创新政策的特性,针对国家自创区现有创新政策的问题,基于系统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国家自创区创新政策体系模型;进一步在深度调研基础上,对先行先试视域下国家自创区创新政策体系中各领域创新政策元及内在结构作了综合性设计,并提出未来创新政策试点的方向和建议。

韩野[8]2003年在《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创办和建设大学科技园是符合现代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国际现象,是加速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从大学科技园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对国外大学科技园模式及对策介绍,进而引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模式,并对相关政策进行说明、评价,最后给出我国大学科技园政策的评估体系。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第二章探讨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叁章说明大学科技园的特点、功能和作用。第四章论述大学科技园政策的原则和目标。第五章比较国外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第六章讨论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现状、模式与政策。第七章进行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政策工具评价与体系建设。

穆瑞杰[9]2001年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积极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面向21世纪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系统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和引擎,是现代企业和经济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创新系统的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了一些以创新系统建设作为政府制定经济和科技政策依据的潮流。本文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经济、行政管理、区域经济学等各学科的相关知识,论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讨论了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主要政策工具,剖析了河南创新系统建设的现实基础,并对河南创新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框架设计、推进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认为,河南创新系统建设宜遵循社会整体性原则、政府引导原则、市场机制原则、运作有效性原则、系统开放性原则、区域协调性原则、区域文化原则、创新政策和市场力量相结合原则、创新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相结合原则、避免趋同原则等十大原则。建设多元化、高度开放的组织系统,门类齐全、功能活跃的社会服务系统,高效率、间接调控的宏观管理系统,多层次、阶段递进的技术系统,以职业技能开发为起点,以创造力开发为目标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等五大子系统,采取科研基地模式、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模式,企业技术中心模式、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模式、工程研究中心模式、科研生产联合体模式、科技计划模式等七大推进模式,综合运用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人力资C庙二工会匕汐一召朴伞/一二仕山人8日食《玄啃鼠析笨 本\小析竿《,\+d杯刀又刁”B七叁从斤一、I人工七-丁-/。八八/。丫·。、一·入七人爿乙··——“>-“。·L·--。-策工具。这样才能促进河南创新系统的建设,并使之逐步趋于完善。

陈方旻[10]2008年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科技创新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层次上的科技创新必须依靠区域层次上的科技创新来支撑。而要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大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则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较为理想的试验区,其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因此,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乃至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本文介绍了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的研究概况,对区域创新体系内涵及要素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构成进行了阐述;其次,在宏观层面,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现状,总结出可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借鉴的成功经验;然后,在中观层面,论文从区域创新体系要素构成角度,对安徽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作了分析研究,指出安徽省整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同时,针对这些关键性问题,从微观层面来分析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进一步找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多方面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并探讨了该体系实施的具体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 区域创新系统评价及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D]. 胡明铭. 中南大学. 2006

[2]. 产业集聚演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研究[D]. 刘江日. 武汉大学. 2014

[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景下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王凯. 浙江大学. 2016

[4]. 构建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政策研究[D]. 贠兆恒. 东南大学. 2015

[5]. 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D]. 张克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6]. 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 夏亚民. 武汉理工大学. 2007

[7]. 先行先试视域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体系设计——基于系统经济学视角[J]. 石书玲. 河北学刊. 2018

[8].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研究[D]. 韩野. 广西大学. 2003

[9].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研究[D]. 穆瑞杰. 郑州大学. 2001

[10]. 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科技创新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方旻. 合肥工业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的政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