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促使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水平提升,以缓解现阶段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运营成本高、投资大等特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市场化发展模式,从整体上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鉴于此,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快速发展,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资金问题,促使市场化发展越来越明显,因此应灵活选择政府政策支持的市场化发展模式,从整体上创新,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企业与政府的不同责任与权利,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问题
1.1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产业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汽车运输等传统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客运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却发展迅速,在城市客运服务中异军突起,运营线路总长度及完成客运量逐年攀升,2017年实现客运量180余亿人次,对传统公交造成很大的冲击。近五年,中国城市客运服务完成客运量,
1.2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产业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地位,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也就成为各地政府争相投入建设的重点项目,近年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然而,由于时间短促,对当地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实际情况缺乏通盘考虑的时间和经验,不少城市就开展了轨道交通建设。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加速建设现象的背后,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均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不平衡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多集中在大城市的中心区域,一方面有效缓解了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极大地缩短了大城市的出行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导致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从而对人口、要素、产业等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然而与上述情况截然相反的是,城市郊区、城镇、县域、农村交通发展速度较缓,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的联结仅依靠公路、高速公路或传统铁路,周边区域人民的出行方式单一,出行成本偏高,出行效率低下。城乡区域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差距较大,交通发展不平衡。
1.4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列车乘坐率低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最大的动因就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对中国城市而言,一般城市规模越大,市民职住分离就越明显,城市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很大,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较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但是已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城市中,有部分城市常住人口不多,致使城市轨道交通列车乘坐率不高,在平常时段存在大量空座、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空驶现象,公共交通资源形成浪费,并使票价收入不能弥补运营成本,轨道交通企业的经营出现了恶性循环。
1.5城市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薄弱
全产业链可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把握。在产业层次方面,全产业链是一个行业从原材料的开采、生产到半成品和最终品的加工制造,再到产品的销售以及售后服务和相关信息的反馈等整个产业链条的集合。在企业层次方面,全产业链是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依靠技术、市场的高度影响力把相关联的生产环节和许多中小企业整合成一个大整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管理方面,因为全产业链能够通过制定企业标准对其他企业或相关产业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联合,从而可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服务的一体化管理。
2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2.1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制度体系
行业标准化水平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7],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但是制度和标准的制定稍显滞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各制式的分类标准不完善,不同制式的技术、质量、产能、投产要求、建设、运营、维护、环保等方面的制度标准也不详尽。制度的完善是检验一个行业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构建城市轨道行业制度体系,制定项目立项规划标准。在立项阶段,保证项目符合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经济效益的可承受性,以及环境的平衡性;在建设、运营阶段,制定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体系,规范管理、理顺流程,避免制度不健全导致的管理混乱、规划不合理、资源浪费、运营安全等问题。同时,要多部门联动,有机结合,寻求资源整合,防止出现多头管理和管理真空地带,如管理区域重叠、多头管理,导致出现共管却无人管的乱象。
2.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城乡区域间差距。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加速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布局,对快速交通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区域快速交通网络中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要条件。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借助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与区域交通发展相互促进。
2.3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相对来说,当前的市场化目标在发展与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以当前的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为基础,在发展中创新其理念,以实现整体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发展。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整体上进行完善,以企业制度为基础,促使市场化发展效率提升,深化制度的内涵,并实现精细化管理,带动企业稳定发展。当前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应用过程中以政企分离为主导,但实际上在进行地铁建设运营过程中依旧可以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出政府自身的主导地位,如政府可以作为企业的股东,以公司权力机构为媒介行驶自身的职权,明确企业发展方针,对重要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创新发展,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共同努力。
2.4明确企业与政府自身的权利与责任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化发展速度较快,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中应明确企业与政府不同的分工,通过合理的定位促使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企业在发展中可以根据当前的顾客需求建立个性化服务,打造个性化产品,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与形象,提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经济效益提升。政府在发展中可以将自身定位在监督者,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与管理机制,但实际上并不参与企业的直接管理,依次为基础带动企业提升自身发展的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企业自身的执行力,提升企业的发展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城市轨道交通以轨道交通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它依靠轮轨交通系统而有别于道路交通,它因为具有中等以上的载客运输量、运行速度相对较快、车辆出行的时间节奏极具规律性和准时性,因而成为城市公共客运服务的主要工具。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一个城市在发展轨道交通公共客运服务方面,主要考虑选择地铁、轻轨和有电车这三种轨道交通。
参考文献
[1]薄纯玉.TOD助推轨道交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市轨道交通,2018(07):52-53.
[2]代如玉.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D].华东交通大学,2018.
[3]高志宝.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向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8(12):105-106.
[4]郝菊香,冯娜.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通信系统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7):20.
[5]贾文峥.城轨交通运营要“走得好”[J].城市轨道交通,2018(06):32.
论文作者:刘 洋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交通论文; 中国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企业论文; 产业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