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研究性学习实践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践论论文,新教材论文,研究性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试图通过对高中语文新教材研究性学习操作实践的描述,探索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单篇和单元: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组合
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组合有两种基本形式:单篇和单元。
单篇课文的研究性学习,比较适合于课本中讲读课文的学习。比如《内蒙访古》,作者翦伯赞以其独特的视角记游内蒙,借古喻今,旁征博引,记游中处处流露作者的历史观,这就使此文的教学有了一个独特的切入口:《内蒙访古》的史学意义,也自然成了本篇课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又如《祝福》,这是一篇经典课文,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教师不再从课文局部着手,而是组织学生先确定研究课题:课文标题的内容和结构意义、祥林嫂的反抗之我见、祥林嫂死因分析;再分组讨论、研究课题;最后完成研究报告并交流。这里所说的“课题”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专题。上述两个专题,前者需要学生在“面”上广泛涉猎(至少需要阅读翦伯赞《内蒙访古》的全文),后者需要学生在“点”上深入推进。广泛阅读积累,深入研究探索,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以单元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单元组合的形式有多种。
1.以新教材本身的课文单元为单元。新教材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单元,而是按阅读或鉴赏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划分单元,文言文则是依据文学史知识,按作品的年代来划分单元。这样的一个单元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研究性课题。比如,学习第一册第四单元,把“词类活用”的整理、归类及规律寻找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做卡片分类整理。这不仅让学生了解“词类活用”是有规律可循的,更重要的意义是把这项研究课题放在高中文言文学习的第一单元,旨在对今后的文言文学习起指导作用。又比如学习第一册第二单元。研究课题是:如何“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单元教学的重点完全吻合。单元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立足于整个单元,抓住主干,删除旁枝,重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自学习惯。
2.以课文和《语文读本》中的文章组合单元。这些文章之间或有相似点,或有比较点,也较容易形成研究性课题。比如学习课文《荷花淀》,就可以和《读本》上的《百合花》重新组合单元,比较阅读,了解诗意小说的特点。研究课题可以是:诗意的小说,小说的诗意。又比如学习《鸿门宴》,也可以和《读本》上的《垓下之围》组合成单元,通过比较,完整了解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完成研究课题:项羽研究。这种单元重组,意义在于借助研究性学习把《读本》的指导纳入课堂教学,使《读本》的大部分在学习中得到落实。
3.以课文重组的形式组合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单元。这种重组是课本(或读本)内的不同单元的课文为了某种需要而形成的组合,组合的新单元一定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比如,《屈原》(郭沫若,第四册读本)、《天狗》(郭沫若,第三册读本)、《屈原列传》(第六册)、《离骚》(第三册)、《涉江》(第三册读本)等的组合,重在指导学生如何确立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这种单元组合,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学习不再是逐册逐课按部就班进行。
4.以课文和课外文选组合单元。比如,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就可以和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等组合成一个单元,联系初中学过的《变色龙》,以“我看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为研究课题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又比如上文说过的《鸿门宴》学习,还可以与当代小说《重瞳——项羽自述》(潘军,《小说月报》2000年2月号)、《霸王别姬》(张爱玲)组合,完成“戏说项羽”的课题研究,作一篇文学性的再创作。这种重组的最大特点是扩大教学的容量,拓宽教学的空间,使语文学习变得有趣,变得高效。
单一和多元: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确立
无论是单篇内容,还是单元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确立的基本形式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单一课题的研究和多课题的研究。前者为了深入,后者旨在拓宽;前者便于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后者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鸿门宴》的学习,与《读本》,与课外文选重新组合单元,以“说项羽”为研究课题。不管是“论说”,还是“戏说”,单一的课题,集中的话题,学生的研究会向纵深发展,成果交流时又能引起思维的碰撞。《装在套子里的人》与契诃夫其他小说组合成单元,完成“我看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的研究报告,学生借此认识了许许多多别里科夫式的小人物,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契诃夫及十九世纪的俄国社会,“深入理解了“套中人”。《内蒙访古》的学习,学生要完成“《内蒙访古》的史学意义”的研究报告,必然要从选材的特点、描述的侧重点、评论的角度等方面分析,从而走进史学家的世界,这样既增加了学习内容的深度,又增加了学习本身的深度。“词类活用”的分类整理,能让学生了解、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这些课文或单元的学习,属于单一课题的研究。
在单篇课文或单元课文教学中的这种单一课题的研究,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归纳出具有共性的东西,从而深入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训练某一种能力。
实际上,对某一篇课文或某一个单元的学习,许多情况下,往往会有多元课题,比如上文说到的《祝福》,师生共同讨论确立的课题有三个。再比如《沁园春·长沙》的学习,至少有“毛泽东研究”和“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手法研究”两个课题。而历史剧《屈原》的研究课题也是多元的:《屈原》的主题内容研究、《屈原》人物形象研究、《屈原》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多元课题的确立,表明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广泛的兴趣。这种多元课题,既可以通过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学生对这些背景性资料的阅读来确定;也可以是教师提供一些有争议的观点供学生参考,从而让学生通过选择来确定。多元课题研究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研究的只是一个课题,但对于一篇课文来说则有五花八门的许多课题。这对于增加阅读的广度,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是极为有利的。
短期和长期: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方案制订
根据课题学习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具体内容和方法途径,形成学习方案,这是课题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分析课题,确认研究内容,搜集有效信息,确定研究成果的形式,等等,都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给予必要和充分的指导。而在这一环节中,确定完成课题研究的时间长短,又是一个十分具体而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语文学习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他们不可能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就研究课题完成的时间限定而言,可以分为短期课题和长期课题。
短期的课题可以随堂进行,一节课完成或随单元学习完成。研究报告恰如我们平时的片段练习或单元作文。比如《沁园春·长沙》的诸多研究课题,学生任选其中之一完成,大概只需要一节课时间。《送东阳马生序》的学习,要求学生完成对课文的夹注夹评(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研究报告的形式,下文将论及),就课题而言,相当于“我读《×××》”。也只需一节课就可以完成。《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学习,所要完成的研究报告“我看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差不多需要两周时间,也即一个单元学习的时间完成。
而长期的课题则可以用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比如《鸿门宴》的学习,就是作为长期课题,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研究,最后作为寒假作业完成的。最典型的研究报告是12000多字的《项羽的成与败》和章回体小说《项羽外传》(共十回)。学生阅读的相关材料,除了上文提及的篇目之外,最有价值的就是《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史记评林》。又比如,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最长期的研究课题:从中外文学史上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或流派(新教材涉及到的),广泛阅读其作品,用一学年时间完成一篇研究报告。平时则可以结合课外随笔,撰写有关读书笔记,以便最后的终结性报告完成。如此做的目的实在是为了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但这样一个长期课题的研究,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他在同学中成了某个人物或流派的“专家”。在长期课题的研究中,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定时组织学生交流研究的进程,交流相关材料。
在课题完成时间的把握上,我们的体会是:短期为主,长期为辅;长短结合,张弛有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最佳热情,发挥学生的最佳潜能。
过程和结果: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
展示学习成果的意义在于评价学习质量,从而激励后继学习。因此,这种评价重过程而非结果。无论教师指导学生研究什么内容,采用哪种研究方法,无论在“确定研究课题”——“制订学习方案”——“实施研究学习”——“展示学习成果”中的哪一个环节,研究性学习都应追求研究的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应该体现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比如“确定研究课题”这一环节,就有一个发展渐变的教学过程。如果重“结果”,只要老师给出课题;而重“过程”,则应该有一个“教师给课题——学生拟课题——自主定课题”的发展渐变过程。我们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进行“确定课题”的指导,总有一个让学生交流、评价、修改课题的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开发此过程,就能充分发挥此环节的超价值,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同理,“制订学习方案”也应该有一个发展渐变的过程,从教师的指导帮助到学生的自主制订。而“展示学习成果”这一步,应该看重“展示”,通过交流展示,使“成果”碰撞共振,强化探究欲望。倘若只是教师给一个分数,则大大丧失了此环节的教育功能。
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形式,通常有如下几种:1.专题论文。比如《毛泽东政论文的语言艺术》《〈内蒙访古〉的史学意义》《〈祝福〉课文标题的内容和结构意义》等,可以窥见一斑。2.文学作品。比如《鸿门宴》重组单元的学习,课题是“说项羽”(“评说项羽”或“戏说项羽”),学生更乐意写“戏说”,而“戏说”无疑是一种文学创造;《屈原》重组单元的学习,除了一般的研究报告,也有不少《屈原》剧本的再创作,这同样是文学作品。3.专题卡片。知识积累性的课题通常可以采用这种展示形式。比如“词类活用”的分类整理。4.课文评注。文言文学习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比如《送东阳马生序》的评注就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成果。5.调查报告。
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方法,通常有如下几种:1.辩论。特别适用“单一课题”的交流。面对同一学习内容,比如《荷塘月色》表达了朱自清的何种感受,不同观点的辩论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碰撞。2.答辩。由一个同学主讲某一个专题,其余同学质疑。这适用于“多元课题”的交流。3.墙报。既可以单独成为一种展示方法,也可以用作前两种方法的补充。4.专刊。将学生的研究成果打印成文,装订成专刊,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比较适用于“长期课题”。
合作和建议:新教材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新教材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建议者。
作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建议者,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进入课文教学后,教师要关注的是如何促进学习,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便。在组织安排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建议者,首先要从学习内容的确定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比如单元学习内容的重新组合、课外选文的提供或篇目的提供,教师要给予明确的建议;其次在课题选择上,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价值评判;从课题的确立到表述,教师均应给予恰当的帮助;最后在成果评价上更不能简单了事地打个分数,或不关痛痒地作一个简单结论,而应该组织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使之产生碰撞共振的效果。
附:新教材研究性学习案例
第一册第二单元
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能力。该单元由《纪念刘和珍君》《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过万重山漫想》和《简笔与繁笔》组成。这四篇课文,文体各不相同:记叙文、演讲稿、散文和议论文;理清思路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需归纳段意,有的应分清层次,有的则要抓住关键语句,有的要分析选材特点。但要研究的课题是一致的,即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作为单元“课题”。
主要学习步骤:
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思路,再以其中的某篇课文为范例,告诉学生理清思路的步骤:(1)通读全文,揣摩作文意图。(2)理清作者的思路起于什么,终于什么。(3)思考这条思路是借助于什么来完成的。(4)体会作者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思路来写。
其次,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步骤研读其他三篇课文,用卡片分类归纳出不同文体、不同写作目的的课文,理清思路的不同方法(整体阅读,分析结构;归纳大意,把握关系;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语句内涵;把握写作顺序)及各篇课文写作思路的几种模式(总一分;此一彼;现象—本质;现在—以往—将来)。
最后,以一两位学生为主,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展现其研究成果。这样,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掌握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一种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在教学中不再是一个个知识点踩过去,而是抓住一点(即理清思路)进行突破,学深学透(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某种能力的培养、研究方法的掌握和自学习惯的养成,为学生今后的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好基础。
《沁园春·长沙》
主要学习步骤:
一、介绍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诵全诗。了解诗歌大意。
二、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小组讨论。
三、从讨论的内容中确定研究课题:毛泽东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手法研究。并将课题演变成论文标题。
四、进行论文“标题”交流(先小组交流,再选出优秀的标题进行全班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做好旁批。
五、完成研究报告。
学生研究论文标题选录:1.毛泽东诗词所表现出来的领袖气魄;2.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诗词看毛泽东的豪情壮志;3.伟人的风采——评毛泽东两首《沁园春》;4.小议毛泽东诗词中所体现的古典文学修养;5.关于毛泽东诗词中的联想和想象;6.大气的风景,豪迈的感情;7.“长沙水”和‘武昌鱼”——毛泽东词的形象运用;8.“极目楚天舒”·“逝者如斯夫”——评毛泽东诗词的时空跨度感;9.毛泽东诗词之动词妙用;10.从毛泽东诗词语言中运用的数量词看毛泽东诗词的气势。
这是一堂以确定课题为内容的研究课。通过上述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堂课既让学生全方位地鉴赏了《沁园春·长沙》,同时又激发了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的兴趣,课后学生又找来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水调歌头·游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满江红·答郭沫若同志》《忆秦娥·娄山关》《卜算子·咏梅》等词为自己作论据。
《屈原》
也许是因为那个时代离我们远去了,学生对《屈原》的兴趣与《屈原》在当年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上演时的雷鸣般的掌声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把第四册读本中的《屈原》(郭沫若)与第六册课本中的《屈原列传》(司马迁),屈原的《离骚》(第三册课本)、《涉江》(第三册读本),郭沫若的《天狗》(第三册读本)重组单元,进行研究性学习,也许会有出乎预料的效果。
屈原和郭沫若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诗中看出来。同样的气质,同样的风格,把两位相隔古今的文人连接在一起。郭沫若敬仰屈原(从人品到才情),因此屈原来到他的笔下。
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展现给我们的是史料中的屈原,是一个历史的屈原,而郭沫若的《屈原》是为抗战而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因而,从郭沫若的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屈原,看郭沫若,看战国时的楚国,看抗战时的重庆。
首先,学生研读重组单元的上述作品,诱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
其次,每个学生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屈原》的主题内容研究、《屈原》人物形象研究、《屈原》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接着,进行课题交流,学生完成研究报告的标题,并讨论、评判这些标题。最后,实施具体学习,完成研究报告或剧本《屈原》的再创作。
由兴趣而课题,从课题到“标题”,再到研究及成果展示,无不在促进我们对这几篇课文的学习。以一篇带多篇,很难说谁主谁次,在研究性课题的完成过程中,一举多得,篇篇深入,何乐而不为?
[附]学生研究论文标题选录:1.“遗世独立,横而不流”——评屈原人物形象;2.世溷浊而高驰,驾青虬而不群——谈屈原的个性;3.一道黑暗中的闪电——评郭沫若笔下的屈原;4.文学作品的个人色彩——论不同文人笔下的屈原;5.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屈原;6.婵娟在《屈原》中的作用;7.数风流人物还看“卫士甲”;8.卜卦者给自己卜错了卦——郑詹尹的悲剧;9.历史躯壳下的现实灵魂——谈郭沫若《屈原》的现实意义;10.跨越时代的距离——谈郭沫若与屈原的心灵碰撞;11.激扬的浪漫主义——评郭沫若剧本的特色;12.撕裂黑暗的闪电——谈“雷电颂”的意义;13.史实的改编,意义的升华——谈《屈原》结局的设计;14.诗一般的语言在《屈原》中的作用。
《鸿门宴》
课题:项羽研究
资料:《鸿门宴》(课本),《垓下之围》(读本),《项羽本记》中“太史公曰”部分(《史记》),《夏日绝句》(李清照),《史记评林》节选([明]凌稚隆),《重瞳——项羽自述》(潘军,《小说月报》2000年2月号),《霸王别姬》(张爱玲)
主要学习过程:
一、学习文言文,阅读《鸿门宴》和《垓下之围》,落实文言字词,了解史书中的项羽。
二、阅读“太史公曰”及《史记评林》中有关评说项羽的内容,进行比较并讨论,谈谈各自对项羽的看法。
三、课外阅读小说《重瞳》《霸王别姬》,课内讨论项羽研究的方法,或“戏说”或“评说”,了解戏说应在评说基础上的再创造。
四、以“评说项羽”或“戏说项羽”为两个研究方向,完成研究报告。
五、交流成果。
“评说”的项羽,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戏说”的项羽,则是学生自己心目中的人物。为了占有第一手资料,《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也成了学生的阅读资料,文言知识的掌握在阅读中的强化是不言而喻的,更何况还有阅读、写作、研究能力的同步提高。
标签:研究性学习论文; 沁园春·长沙论文; 文学论文; 装在套子里的人论文; 读书论文; 霸王别姬论文; 屈原列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