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设计_实验设计论文

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N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实验原理

二、实验装置图(图1)

三、实验创意

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一册上,Na[,2]O[,2]既可以与水反应放出O[,2],又可以与CO[,2]反应放出O[,2],但却只安排了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与CO[,2]的反应只提到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上可作O[,2]的来源。而这两个话题都是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好题材。为什么旧版、新版教科书都不安排演示实验?是没有必要演示?是演示有很大难度?能否将这个性质设计成演示实验?我萌生了设计这个实验的创意。通过多次试验知道,这个实验确实有一定难度:产生CO[,2]的量少了,生成O[,2]的量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使产生CO[,2]和O[,2]的量足够多,若速率不快,O[,2]在出口处扩散完了,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产生CO[,2]的速率过快,则CO[,2]不能被Na[,2]O[,2]和碱石灰充分吸收,混在O[,2]中,也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甚至会使火星熄灭。怎样设计,才能使实验既简便易行,又现象明显呢?通过反复试验,我摸索到了使实验容易成功的反应试剂,以及相互间反应的量的关系,并设计出了简便易行的实验装置。

四、实验选择

实验成败的关键是火星变亮至复燃,当实验装置选定后,影响火星复燃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酸的种类和浓度;二是碳酸盐的种类和质量;三是Na[,2]O[,2]的接触面积和质量。

选用H[,2]SO[,4]而不用盐酸,是因为盐酸易挥发出HCl,能和Na[,2]O[,2]反应,对实验有干扰。

选Na[,2]CO[,3]而不选NaHCO[,3],是因为NaHCO[,3]和H[,2]SO[,4]反应的速率太快。Na[,2]CO[,3]可以分两部分:一部分生成的CO[,2]供排除容器中的空气用,另一部分生成的CO[,2]才和Na[,2]O[,2]反应生成O[,2]。整个容器的容积约560mL,应排出空气约0.025mol,若产生O[,2]的Na[,2]CO[,3]取0.01mol,共0.035mol,约3.7g。

Na[,2]O[,2]的物质的量应略大于后一部分Na[,2]CO[,3]的物质的量,以充分吸收CO[,2],取0.012mol,约1g,用石棉绒盛载以增大和CO[,2]的接触面积。

CO[,2]中的水蒸气对实验有干扰,在Na[,2]O[,2]前面,用石棉绒盛载少量CuSO[,4],以除去水蒸气。

不同碳酸盐和H[,2]SO[,4]反应的现象和解释或结论如下。

表1 Na[,2]CO[,3](4g约0.04mol)与不同浓度H[,2]SO[,4],反应

┌──┬──┬──────────────┬──────────┐

│浓度│体积│现象│解释│

├──┼──┼──────────────┼──────────┤

│1∶3│9mL │CO[,2]生成快;火星复燃 │产生O[,2]的速率合适│

│1∶4│11mL│CO[,2]生成较快;火星复燃

│产生O[,2]的速率合适│

│1∶5│13mL│CO[,2]生成慢;火星不易复燃 │产生O[,2]的速率慢 │

└──┴──┴──────────────┴──────────┘

表2 Na[,2]CO[,3]·10H[,2]O(11g约0.04mol)与不同浓度H[,2]SO[,4],的反应

┌──┬──┬─────────────┬───────────┐

│浓度│体积│现象 │解释 │

├──┼──┼─────────────┼───────────┤

│1∶3│9mL │CO[,2]生成快;火星复燃

│产生O[,2]的速率合适 │

│1∶4│11mL│CO[,2]生成较快;火星复燃 │产生O[,2]的速率合适 │

│1∶5│13mL│CO[,2]生成慢;火星未复燃 │产生O[,2]的速率太慢 │

└──┴──┴─────────────┴───────────┘

表3 不同碳酸盐(约0.04mol)与12mL1∶4H[,2]SO[,4]反应

┌───────┬───┬────────┬───────────────┐

盐 │质量 │现象│解释 │

├───────┼───┼────────┼───────────────┤

│ │ │火星不易复燃,有│产生CO[,2]太快,不能被

│NaHCO[,3]│3.3g ││ │

│ │ │时甚至熄灭 │Na[,2]O[,2]和碱石灰充分吸收 │

│Na[,2]CO[,3]│4.3g │火星复燃│产生CO[,2]的速率适当 │

│NaCO[,3]·

│ ││ │

│10H[,2]O │11.5g │火星复燃│产生CO[,2]的速率适当 │

└───────┴───┴────────┴───────────────┘

表4 不同量的Na[,2]CO[,3]与1∶4H[,2]SO[,4]反应

┌─────┬──┬───────┬─────────┐

│固体的量 │体积│现象 │解释 │

├─────┼──┼───────┼─────────┤

│3.2g约││ │ │

│ │8mL │火星明亮未复燃│产生O[,2]的量较少│

│0.03mol

││ │ │

│4.2g约││ │ │

│ │12mL│火星复燃 │产生O[,2]的量合适│

│0.04mol

││ │ │

│3.7g约││ │ │

│ │10mL│火星复燃 │产生O[,2]的量合适│

│0.035mol ││ │ │

└─────┴──┴───────┴─────────┘

结论:①1∶3和1∶4的H[,2]SO[,4]效果都好,选择1∶4的H[,2]SO[,4]体积要大一些,有利于Na[,2]CO[,3]固体溶解。

②Na[,2]CO[,3]·10H[,2]O和Na[,2]CO[,3]效果都好,选择Na[,2]CO[,3],固体体积小些,易于溶解。

五、实验用品

Na[,2]CO[,3],Na[,2]O[,2],1∶4H[,2]SO[,4],碱石灰,CuSO[,4]。

铁架台,托盘天平,药匙,量简,干燥管,抽滤瓶,分液漏斗,火柴,纸槽,酒精灯,镊子,石棉绒。

六、实验操作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向抽滤瓶中加入3.7gNa[,2]CO[,3],后向分液漏斗中加入10mL的1∶4H[,2]SO[,4],然后向干燥管中加入碱石灰,再加入1gNa[,2]O[,2],最后加入少量CuSO[,4],连接好整套装置。

③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加入稀硫酸。

④点燃酒精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干燥管出口处,木条的火星变亮至复燃。证明有O[,2]生成。多次检验,皆能复燃。

⑤用手触摸干燥管盛Na[,2]O[,2]的部位,发烫、证明Na[,2]O[,2]与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标签:;  

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设计_实验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