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初一新生心理适应性辅导
□ 张文靓
〔关键词〕 初一;新生适应;活动设计
【活动理念】
开学季承载着每位同学新的希望、新的梦想。初一年级是价值观形成并确立的时期,更是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转换新身份,应对新阶段带来的变化和挑战,设计本节团体心理辅导课,旨在运用团体动力工作资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改变的关键,提升适应能力、促进自我成长。
【活动目标】
1.接纳步入新环境的情绪感受,体验改变的过程。
2.通过典型的视频案例《piper》,让学生感受成长中的变化,引导学生感悟、思考改变的关键,并在改变中更好地接纳自我、突破自我。
3.通过分享成长宝典,聚焦“如何更好地适应”,生成具体“自我成长”的技巧。
【活动对象】
初一学生
【活动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心动一刻”的体验活动,催化团体动力。“有体验才有发言权”,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改变的过程,进而发现改变的关键,更好地把感悟“内化”。
【活动方法】
开启、自我开放、探寻、团体练习、反馈(内容反馈、情感反馈)、积极倾听、总结
【活动过程】
一、团体开启:接纳情绪,感悟改变
师: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暖身活动,抓住“梦想”。请同学们左手手心向下、右手食指向上,前后两排组成一个闭合的圆环。在一段关于梦想的材料中,当听到指令词“梦想”时,请左手迅速抓住旁边同学的食指,右手迅速逃脱。
师: 青春期的小萌,有很多梦想,对于她来说,追逐自己的理想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无论是在梦乡里,还是在现实中,她都在无意识地谋划自己的未来,梦想自己会发生很多的改变。一次梦境中,她居然梦到自己翻开一本名为“筑梦”的杂志,里面写满了她对人生的憧憬。妈妈在一旁听着她说的梦话,暗自点头,说小萌是个有梦想的好孩子。(学生兴奋活跃地参与活动)
师: 当你们抓住梦想时,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生: 期待、渴望、兴奋、愉快,有成就感等。
师: 当被抓住、未成功逃离时,有怎样的心理感受?
生: 胆怯、担忧、紧张、失落,有些许的挫败感等。
师: 通过这个活动,能不能谈谈你来到新学校的心理感受?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创客教育模式后:第一,学生成绩有所提高;第二,小组实践项目数明显提高,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取项目,不再是教师按照自己意愿单一布置实践项目,实践操作范围明显提高。第三,项目成果应用显著提高,创客教育模式下的项目成果不但可以上传到创客网络平台供后期学生使用,而且最主要的是可以进行项目后期拓展延伸,挖掘潜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成就感。综上所述,创客教育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是创新型技能人才的摇篮,目前创客教育还处于理论到实践的摸索阶段,需要每位教师积极探索研究将改革之路延伸下去,完善创客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生: 来到新环境中,我感到既充满兴奋期待又有些许的紧张、不安,不知所措。
师: 同学们分享得很真实,从心理学角度讲,步入新的环境,体验到无论是成就感、满足感,还是失落感、紧张感,都是非常正常的。
从产业学院创建目标上看,产业学院不是以盈利为目标,而是在培养行业需要的实践人才基础上充分协调校企双方诉求,达到互助互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出发,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与泰格医药共建产业学院职能定位为:集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及培训等功能为一体。一方面成为学校的产学研基地、“双师型”教师企业培训岗位、创新班毕业生实训基地,另一方面成立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中心,共建产业学院品牌及形象。[5]
传统的固定窗宽是造成饱和波形下精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为有效减小饱和波形下的计算精度偏差,在饱和波形下采用可调滑窗宽度,使得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和更高的精度.
设计意图:通过暖身活动,让学生通过肢体感知不同情绪的变化,探究和觉察自己的内在,让学生通过觉察自己的感受,把这种感受与来到新学校的感受相连接,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接纳多种情绪。活动中学生参与度极高,该活动起到了破冰的作用,开启了良好的、轻松的、安全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场域。
师: 特别感谢你真诚的自我开放,你通过一步步尝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生: 变化、改变。
师: 是的,是“改变”。改变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我们一起通过体验活动“心动一刻”来感受。
师: 通过这个活动,有谁发现“改变”的关键是什么呢?
师: 请重新交叉五指,并有意识地使另一只手的拇指在上面。感觉如何?
徐进步一拍脑袋:“啊,想起来了,‘世上本无路’那一句,难怪听着有印象。可就他,八成没读过鲁迅的什么书吧?”
生: 别扭、不舒服、不习惯、不适应。
师: 请将第二步的动作重复十遍,现在感觉呢?
“小叶子?”叶晓晓睁开眼睛,侧过身重复着这三个字,略带疑惑地体会着里面的情意,半晌,又扭过头去,闭上眼睛,微笑着点了点下巴。
师: 你觉得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生1: 首先,我紧紧盯着我的大拇指,下意识地让我的右手大拇指在上。其次,过程中虽然有点困难,但是这种重复的过程,让我感觉有了一种惯性。
I.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there is a long history of protectionism in European countries
师: 这位同学在分享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下意识的、有意识的、有目标的;二是重复。也就是说,形成一种习惯之后,可能注意力分配不需要原本的那么多了,做事的过程会轻松许多。在这位同学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同学有疑问,你愿意来具体说说吗?
生2: 我觉得重复十遍之后,仍然很不舒服。(有学生点头)
然而,据曾先生母亲所说,警察在旅店内先将曾先生父亲从沙发上拽下来,然后倒着将其拖出去,到旅店门口才换成两个人抬着。视频资料显示,曾先生一家人被带离酒店后,他的母亲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旁边的警察对此无动于衷。
师: 那么你能想想是什么原因吗?
生2: 可能是重复的次数不够多。
师: 很好的发现,感谢这位同学真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疑问。由于每个人的适应性是有差别的,有些同学可能十次就适应了,而有的同学需要更多次。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21天定律”,好的习惯、行为可以通过21天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
师: 请大家伸出双手,五指交叉紧握在一起,看看哪只手的拇指在上面?(生仔细观察、相互查看)
生: 要有一定的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改变的过程中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有一定的方法会更好。
师: 同学们分享得很到位,有意识地努力、克服自身的不适,坚持一定时间及发现方法,转化行动,相信同学们会很快适应初中生活。
收集并整理视频、图片等素材,制作课件。
师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直观地感受了改变的过程,那么改变的过程中究竟还要承受哪些呢?我们一同来通过观看奥斯卡金像奖第89届最佳动画短片《piper》“小鹬鸟”感受。(播放视频六分钟)
首先,将教材中不完整的主题图修改,呈现了三个完整的方阵(见图2),并将文字信息(三个方阵,每个方阵的行列人数等信息)渗透于图中。这时孩子们发现,信息和收集信息的速度和准确率非常高,很快切入教师预设的主题。
生观看视频,全神贯注、不时发出笑声。
二、团体转化阶段:突破自我,走出心理舒适圈
师: 绒球般可爱的小鸟,在爱莫利维尔的海滩上展开了一段“爱与成长”的故事。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触动。有同学愿意谈谈你的感受吗?比如关注到哪些细节,有哪些画面、片段或角色带给你一些思考,等等。
生1: 小鹬鸟像在座的我们,在父母的辅助下成长。父母为了使我们更好地成长,会让我们独立做一些事。这个过程虽然有点困难,但是真正的成长都是要靠自己的。
生2: 我很喜欢那只特别可爱的寄居蟹,我觉得是它的老师给了它一些示范,它才能够成功找到食物,而且免走一些弯路。我们来到新的环境下,老师的引领对我们很重要,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生3: 小鹬鸟战胜了自己,做出了转变。变得有能力觅食了,并且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生4: 生命当中需要朋友,对于我们来说,友谊特别重要。我们要向朋友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生5: 我们需要像小鹬鸟一样,克服困难,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圈,做更好的自己。
国外资料表明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0%~45%,青春期为11%~30% 。男女间发生率在不同文献报道亦不同。常见的睡眠问题表现为睡眠时打鼾、憋气、张口呼吸、呼吸暂停、夜惊、梦呓、失眠、不愿上床睡觉等。夜间睡眠不佳将使儿童注意力、记忆力、组织能力、创造力和运动技能受到损害,也会引起一系列情感行为问题,如好斗、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质量。
师: 非常感谢同学们有深度的分享,当然这个同学说到的心理舒适圈和我的第二个问题不谋而合,那什么是心理舒适圈呢?
生1: 我觉得适应了很多,比一开始舒服好多了。(有学生质疑)
生: 就是它一开始待着不想走开的那个区域,有小鹬鸟妈妈给它喂食物、有安全感的区域。
师: 是的,心理学家把那个我们适应了的、很愿意待着的区域叫作“舒适区”。比如,夏天待在有空调的屋子吃西瓜、玩手机,似乎很舒适,但是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我们长时间待在那个区域会怎样呢?
生: 会耽误学习,会变得很懒惰,会不知进取,等等。
师: 是的,一旦习惯的环境被改变,我们就会感觉到紧张、不安。同学们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圈,去迎接新的挑战。
服毒患者属于强迫性就诊,具有配合度低、依从性差的特点,强行洗胃不仅延长洗胃时间,还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和痛苦,从而影响最终治疗效果[2]。基于此,抢救过程中应以患者不同心理特点为依据,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以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治疗配合度、依从性,为抢救赢得时间。下面对口服安定类药物中毒自杀原因与心理状态进行详细分析:
师: 我和同学们有共鸣,小鹬鸟的改变、突破让人感叹,那么大家有没有一些来自自己的分享呢?
生: 我还真有一次相似的经历,曾经的我不爱说话,而且不愿意和人交往,在一次数学课上,我就刻意举手回答了问题,当时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就这样我越来越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师 (过渡):我想问问同学们,我们进入新的环境,来到新的平台,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呢?
生: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小学时的我不和别的同学说话,也没有朋友,为此我感到很苦恼。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老师说谁愿意帮我们班照看植物,我勇敢地担起了这个任务。我发现这个时候的我,开始变了,变得愿意和人说话,而且有很多同学主动和我成为了朋友。
师: 我也为你的改变和自我突破而开心,当你声音洪亮地分享你自己的成长时,我感到非常的欣慰,谢谢你。
设计意图:播放的精选动画视频材料,符合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可引导学生探寻在改变中突破自我,走出舒适圈。学生在此阶段能够积极自我开放,教师能够真诚一致,做到内容和情感反馈,进而很好地催化团体动力。
师 (过渡):通过同学们结合视频有温度的分享,我想通过这个极具能量的团体来一同生成自我成长的宝典,大家说可以吗?
生: 可以。
三、团体工作阶段:自我成长宝典
(一)自我突破
师: 小鹬鸟做出了哪些勇敢的自我突破?
看过《哈利·波特》的同学,一定还记得“三大不可饶恕咒”之一——阿瓦达索命咒吧?毕竟伏地魔每次看到哈利·波特,都想要对他念上一遍。
生1: 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无垠的海滩、骇人的巨浪。
生2: 离开父母的庇护,从安心待哺的状态,离开舒适的小窝,做着勇敢的探索。
师: 这位同学说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核心词“探索”,其实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尝试,一种突破,一种前进。我们在新学校可以做哪些突破和尝试呢?
晚上玉敏和小虫说了,小虫说花奴说得有道理,必须来硬的。许沁就应该出示存根,凭什么不让看!她要不给,就说明她根本没寄国外。小虫说明天我去,她必须把存根拿出来。玉敏拦着小虫,说你别去,你会把事情闹大的。小虫说这事就得闹大,不闹大没法解决。玉敏怎么劝,小虫坚决要找许沁。
生: 可以多角度思考问题,向好朋友主动沟通误会,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
师: 是的。真正的成长需要更多的是主动探索和突破,这种突破可以是大家说的多种多样的尝试,而在尝试中,你不知不觉就已经具备突破舒适区的素质了。然而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同学有些恐慌和担忧,就比如老师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总觉得过去在学校的学习和真正走向讲台面对同学们有所不同,总是觉得有些不自信。(教师自我开放)大家怎么看呢?
生1: 在新环境下,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
师: 这位同学做了一个很好的决定。是的,过去的一切已经是过去,我们要敢于走出舒适圈,做勇敢的自我突破,坚持不断地重复新的模式会带给我们更高层次的需求。
(二)接纳内心的不安
师: 小鹬鸟面对哪些不安?
生: 找不到沙滩下埋藏的食物,被海浪狠狠拍了脑袋。向母亲讨要食物,却没有结果。
师: 是的。我们成长中也会遇到与小鹬鸟相似的情境,能说说吗?
生: 我觉得过去所有的一切,包括成绩、人际等仅仅代表过去,来到一个新的空间,要用全新的姿态和积极的心态,勇敢地应对,做好充分的准备。
生2: 新的纪律规则。
生3: 作息时间有了改变,上学时间提前了,放学晚了。
生4: 有中考的任务,学习有了压力,作业负担也比小学重了。
1.1 资料来源 在全国东中西部7个城市的7家医院的儿童保健科进行保健的3岁以下的健康儿童4 307名,选取条件为足月出生、无先天性疾病,无神经系统疾病,无遗传及家族性疾病。
师: 我们处在新的环境下,学业、生活、人际等发生了一些转变,这些变化可能会引发委屈、失落和焦虑等心理状态。不安虽然让我们不是那么舒服,却是一种宝藏,大家能谈谈吗?
生: 每次虽然都很恐慌,但是在主动尝试之后都会有所收获。
师: 也就是说,不安也会是我们获得成长和突破的契机。
面对这种不安的情绪状态,我们觉察到它,是非常好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学会更好地接纳自己的情绪感受,无论是喜还是悲,存在即合理。然后接受这种不安,带着不安,走向你的既定目标。你会发现,用不了多久,不安不见了,有可能有了新的变化。成长法宝的第三样,有效的人际支持。
师: 小鹬鸟的成长有哪些角色的支持和帮助呢?
生1: 寄居蟹,可以看成是它的老师,让它学会了觅食的技能。
生2: 鹬鸟妈妈,让它学会了独立自主。
师: 小小的寄居蟹也有独树一帜的生存见解,可以看作朋友,又可以看作老师。
在新的环境中,跟随一个好老师,结交一个好朋友,与父母和谐地相处,或是阅读,都会带你出发,为你引路,让你有所成长。
在新的集体中,有效的人际支持很重要,那么该如何结交到好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体验活动——“极速采访”。请快速说出,你最喜欢的那一类人所拥有的品质,你不喜欢的那一类人拥有哪些特质。
师: 我们都喜欢善良、勇敢、大方、真诚、学习好的同学,而自私、没有礼貌、撒谎、打人等品质,我们都不喜欢。如果我们学着去拥有好的品质,是不是人际关系就会逐渐改善呢?
师: 同学们发现与人相处的黄金法则了吗?
生: 想要别人对自己好,就要主动对别人好。
师: 是的。这个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中的一项与人交往的黄金法则:要想别人怎样对待你,就要先怎样对待别人。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别人尊重你,你就要先尊重别人。你希望别人能够发现你的优点,那么你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和美的眼睛。
设计意图:通过团体互助的方式,朋辈之间共同挖掘自我成长的宝典。通过教师的自我开放、与学生内容情感的反馈,以及真诚一致的发现,与学生共同生成有效的经验。
四、团体结束阶段
师: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吗?
生1: 我想做更好的自己,因此我要在新的起点做好心理准备,机会总是会给有准备的人。
生2: 我知道了每一种改变,都要付出努力,还要有毅力,我会加油的。
生3: 我听到老师分享的心理学的21天效应,成功需要养成好的习惯,我也打算在今后的21天中,坚持自己的计划。
生4: 我觉得在学校要更好地和老师同学相处,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师小结: 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更在于心灵的改变与成长。希望同学们仰望天空,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勇敢地面对未知的生活挑战,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自己像小鹬鸟一样,因为勇敢、努力而变得羽翼丰满,进退自如。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式提问,让同学们谈感受和收获,总结升华。更多的同学能够做出决定,更好地起到内化作用,促成行动的转化。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团体心理辅导课,对于初一新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悦纳自我的积极心理品质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本堂课的反思如下。
第一,师生对伦理守则的尊重。本节课以新生的视角,引发学生对步入新环境的思考与感悟,其中对于师生间的尊重、真诚、倾听以及分享中的知情同意都有特别关注。
第二,巧妙设计活动,注重学生体验,更好地内化迁移。本堂课中设计的“抓住梦想”,旨在提高学生对自己的内心探索和觉察的能力。“心动一刻”,学生直观体验“改变”的过程,探究改变的关键,进而认识到改变过程中目标的重要性、有意识坚持的价值,以及在逆境中克服困难的努力等。“极速采访”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交友的黄金法则。整体设计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感悟,在内化的感受中更好地促进行为的转化。
第三,课堂选材,贴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小鹬鸟”视频,以动画的形式,运用微镜头捕捉了一场爱与成长的暖心小故事,符合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第四,发挥朋辈的作用,通过团体动力,挖掘形成有效的成长宝典。我对于宝典的分享是基于学生在互动中内在的思考的提升与总结,学生对于集体智慧的生成有很大的共鸣与触动。
第五,课堂中“走心”的团体动力资源的推动。在安全信任的团体关系建立的作用下,学生真诚分享、和而不同。例如学生在“心动一刻”活动中,对十次握手后的分享,有的同学说适应了很多,但是我发现有不同的声音,就鼓励其表达不同的观点。有意义的质疑,更好地补充了习惯的养成对于个人成长发展重要性的领悟。在“小鹬鸟”视频观看后的评析中,学生有精彩“走心”的自发表达、自我开放,从不同视角积极分享。例如,学生们对寄居蟹角色的分享是多角度、有新意的,有同学认为是朋友,有同学认为是老师,有效团体动力推动,又拓展到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探讨中。
但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成长宝典”部分由于时间仓促,对学生现场生成的挖掘有待深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9)31-0047-04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兰州,73003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扫一扫,获取本课教案或课件资源
标签:初一论文; 新生适应论文; 活动设计论文; 甘肃省兰州市外国语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