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分流的回顾与设想_县域经济论文

高三分流的回顾与设想_县域经济论文

高三分流的回顾与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一九九零年开始试办高三分流,一九九三年受省教委委托进行高中办学模式改革试验。

我们的高三分流班已办了三期。第一期向县乳品厂输送了20名学生。现有5名进入厂企管科、销售科当干部,有两名当上了班组长,其他都在制冷、化验等关键岗位工作;第二期向丰牧饲料厂输送20名学生,现有一人当班长,五人在中心控制室,两名经过厂里送出再培训,当上了微电子维修工人;第三期向富兴达塑胶厂输送了20名学生,全部在技术生产线上。这三期共向工厂输送了60名既有文化、又有一技之长的素质优良的技术工人,武装了三个大型国营企业,且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由于社会效益显著,这种办学形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学生的认可、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全县企业界的欢迎。

由于我们大胆地搞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成绩,被评为省级教育改革先进单位。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当时决定搞高三分流,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的问题。象我们这样的学校,如何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好地为发展县域经济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经济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工带农、以农促牧、以牧兴县、城乡一体、富县富民的具有富裕县特色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框架。十四年来,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平均每年分别递增10%、14.1%、6.3%。但是,县域经济下一步要上一个台阶,则受到了人才匮乏的制约。如我县的富裕乳品厂,全套引进世界一流的丹麦设备,但前几年却没有一个懂微电子的人,致使先进设备发挥不了应有的效应。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具有高附加值的合资项目,象密封胶垫、PP板、干酪素、特种饲料等产品纷纷上马,这些厂都是采用微机控制的自动化流程,更需要一批文化素质高的生产者,“不学数理化,照样干四化”是愚昧无知的蠢话,对县域经济来说也同样是行不通的。

但是,发展县域经济所急需的人才从哪里来呢?据1985年的调查,我校向上级输送256名本科大学生,才能有一名返回家乡工作。这种状况近年来虽大有改观,但也只是达到50:1。而且回县主战场工作的急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既然多数“飞鸽牌”的学生不能为当地经济服务,为什么不培养一批“永久牌”的学生,把当地经济搞上去呢?于是,在经济建设中心意识的驱动下,我们想到向内挖潜。我们毕竟是重点校,学生在全县范围择优而来,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在校三年,又受到严格系统的教育,虽然不具备太多的专业知识,可是半径较大的原木,加工成材的前景极好。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想法是对头的。富裕老窖酒厂在1986至1989年四年中,共录用我校毕业生30人,其中五人被选拨到领导岗位,七人被选为先进生产者,还有六人被选送到大学继续深造。这说明重点中学毕业生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具有素质上的优势,完全可以派上用场。

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对培养目标的导向问题。我们开始认识到名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经验是永远值得学习的,但绝不能全盘照搬,特别是在培养目标上。富裕县每年只有二千名初中毕业生,我校只能在800名报考重点中学的生源中选拔300名新生,生源质量决定我们不能把培养目标单纯定在升学上。也就是说,毕业生绝大多数不能升学,这部分人怎么办?如果也引导他们参与升学竞争,他们势必成为失败者,而如果引导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前学得一技之长,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则很有希望抓住机遇,进入角色,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感受到当前影响我校学生成材的一大心理障碍,是缺乏敬业精神,往往存在着“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懒惰消极、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缺乏现代商品意识,这也需要通过职业训练来解决。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搞高三分流的初衷。

经过三期高三分流班的实践,特别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和全教会召开,提高了我们对这项改革的认识,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第一,高三分流既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合格新生,又为繁荣当地经济培养了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既完成了基础教育收口任务,又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渗透了职业准备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校的育人基地的功能,使教育方针更大程度地在我县得到落实。

第二、《纲要》发表以后,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纲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服从和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事业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形成经济与教育结合的有效机制,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贯彻《纲要》是全党、全民的责任,首先应成为政府行为,但就学校内部而言,则首先应把改革思想集中到如何更加有效地“服从”和“服务”上面来,把气力花在搞好“服从”和“服务”上面去。

全教会召开,李岚清关于“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都要搞好分流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根本出路”的论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论述以及我们三期分流的实践,使我们坚定了信心,决心把高中办学模式的改革搞下去。

二、具体做法

我们体会,搞高三分流,首先是要解决培养目标的问题。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综合的,县情人才需求目标是具体的,必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我县是半农半牧的多民族聚居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工业以酒、乳、肉、酿造、加工为重点等特点,制定出我们的培养目标。

共同培养目标是: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具有广博的现代科学知识,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求实的精神,有健康的体魄。

县情培养目标是:

热爱富裕,具有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懂得党的民族政策,了解酒、乳、肉的生产技术和奶牛饲养、黄牛改良知识,会作漫画,喜爱民族歌舞。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还制定了《富裕实验中学合格学生素质等级标准》,开设了适合县情的劳动技术课,安排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

高二年级结束后,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在工作顺序上,我们先解决“流”的问题,提前搞好分流项目和规模的调查,然后“以流定分”,再确定分流班的课程设置、人员多少、男女比例、城乡比例等问题。

90年,我们带着上面所说的计划和希望,开始在县内的企业中寻找合作的伙伴。首先想到了乳品厂。这个厂是全套引进丹麦设备、投资几千万的工厂,自动化程度很高。例如,其中奶油连续制造机,由微机控制,用200多个英文语句显示温度、酸度等理化指标。可是在分流班学生进厂之前,整个工厂没有学过微机课和达到高中英语程度的工人,因此,先进设备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当我们联合办分流班之后,为该厂培养较高水平的工人20名上岗以后,当即受到总工程师的欢迎,随即做出安排他们到各车间任班组长、化验员、制冷工等重要岗位的计划。按着培养方向我们制定教学计划,在正常进行文化课的基础上,开设微机课、乳品生产工艺等劳技课,使他们掌握熟练的劳动技术。毕业后,20名学生全部被接收,走上重要岗位。

经过一年的生产实践,他们大多数都脱颖而出,有的当上了厂技术科长,有的当上了厂全质办主任、销售科科长和班组长等,这种结果越发坚定了我们办分流的信心。

93年初,我们同县特种饮料厂联合,办起第二期分流班。在办班中吸取了第一期办班的教训,即校厂达成协议后没有及时呈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致使学生上岗后办不了录用手续,经过一年协调才得以解决。第二期办班时首先向政府汇报,立即得到支持和重视,由常务县长主持召开了有财贸县长、工业县长、文教县长、劳动局长、粮食局长、公安局长、教委主任、经委、计委、人事局、工厂、学校方面出席的协调会议,会议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为20名高三分流班学生的上岗解决了全民合同制指标,二是为家在农村的分流学生解决了城镇户口和粮食关系。并决定这种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研究我校的高三分流问题。93年8月,第二期高三分流学生上岗,被分配到各种关键技术岗位。

94年我校同中港合资的富兴达塑胶有限公司联办第三期高三分流班,这次办班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开设专业技术课的研究。我们同公司联合组建起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技术课教师队伍,其中包括了齐轻工学院的一名副教授和五名讲师,还聘请了一名福建省的工程师讲生产设备安装和使用。为分流班学生开出400学时的生产理论课,400学时的生产实习课。比起前两届来,这期分流班也适当扩大了规模,毕业时从30名学生中经过双向选择,择优20名上岗。

到目前,我校高三分流由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已得到了全县企业界的欢迎和社会舆论的认可,而且形成了政府行为,我们成立了包括主管县长、教委主任、劳动局长、人事局长、粮食局长、公安局长、经委主任、计委主任、学校校长在内的协调组织,负责高三分流计划的制订和毕业生上岗的安排。

综上所述,我们的做法可归纳为“政府统筹、校企联姻、因需定向、共同培养”十六字做法,初步适应了县城经济发展对人材的需求。

三、今后的打算

我们现在已成功地办了三期分流班,这三期,虽然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但距离《纲要》的要求,距离李岚清讲话精神还相差甚远,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计划经济的味道,还受到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一旦县企人才达到饱和或达到暂时稳定状态,我们的分流班如何坚持下去将会受到考验。为此,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冲进劳务市场,占领劳务市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改革坚持下去,才能使我们的学校充满生命力。我们今后的打算是:

一要巩固现有成果。在“八五”期间,将现存校、厂联办高三分流形式坚持下去,分流规模达到20%。在校内设职教处,投资20万建专用教室。与此同时,加强职业课教师的培养,为实现第二步设想做好师资准备。

实现第二步设想已具备有三方面保证条件:

①前三期分流的成功,已引起校内师生思想的变化和社会各界的认同。

从校内看,90年搞分流时无一人主动报名,被动员的学生痛哭流涕;94年搞分流时争先恐后报名,没入围的再三找老师申请分流。从社会看,前三期分流班学生的质量受到工厂企业的一致好评,社会舆论称我校为富裕县第二劳动局,分流班学生家长也非常感谢学校为孩子找到理想出路。

②当前县域经济正处于超常规、跨跃式发展阶段,特别是省委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决策为我们提供多种机遇,今明两年,我县又会有一批新项目上马,他们都提出了要与我们合作的意向。

③我校高三分流已变成了政府行为,这是最重要的保证条件。

二要面向社会搞多种形式的分流。

“八五”之后,我们计划扩大专业口径,使高三分流改革形成三个板块,即定向培养、继续搞厂校联合办学形式、办高等职业班(与高校联办职业班)培养特长人才三个板块,培养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三个类型人才,即专业型人才、通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①计划分流,定向培养。

在短时间内,我们仍要搞好县域经济所需人才的调查,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定向培养,使我们的分流发展成为联结重点中学与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桥梁与纽带,用我们的毕业生去补充和更新现有企业的技术工人。

②采用与大专院校联办高等职业班的形式,培养通用型人才。

目前,我校已与齐轻工达成意向性协议,首先办起一个高二后即开专业课,围绕本县特点,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业余专业班。如饲料加工、大豆蛋白粉加工、牛羊肉加工等。从明年开始,再向全日制过渡,使全日制与业余两种形式并存。且逐渐扩大与其他院校的联系,拓宽专业面。

③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是办好微机班。

二是办好俄语提高班,为县域经贸的发展培养一批实用型的俄语人才。

在开微机专业、俄语专业的同时再加上通用知识,使其通过高三分流后成为复合型人才,提高劳务市场竞争能力。

标签:;  ;  ;  

高三分流的回顾与设想_县域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