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吕梁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 山西吕梁 033000)
摘要:通过红外测温发现对220kV灵泉站286线路电压互感器发热,提前介入了耦合电容有贯穿性击穿的电压互感器缺陷。针对此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故障的主要原因,以期能为带电检测发现同类型缺陷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电压互感器;故障分析;电气试验
2016年11月23日,配电运检室(试验)电气试验一班对220kV灵泉站开展全站一次设备红外测温,发现220kV垣泉线286PT温度异常(厂家:平高电气公司,型号:TYD220/√3-0.005,产品编号:2201019),在调度查后台监控显示,二次端子输出电压为零。11月25日,对该线路PT停电检查,对其进行诊断性试验,试验结果不合格。返厂解体后发现该PT电磁单元发热损毁,耦合电容有贯穿性击穿。为吕梁电网安全运行消除了重大隐患,是通过带电检测手段有效发现缺陷的又一有力佐证。
一.试验数据
1.红外测温分析
现场红外测温,环境温度参照体为-4℃,空气湿度为23%。286PT与287PT运行情况基本一致,对286PT和287PT进行对比分析。286PT上下两节电容温差达到2.8K,而287PT上下两节电容温差仅为0.4K。耦合电容器上下温差大于2K,且发热符合自上而下的递减的规律。
286PT下部油箱温升为14K,正常287PT的下部油箱温升只有1.4K,故障286PT与正常287PT的温差为13K。电压互感器下部油箱温差大于2-3K,温升特别明显,类似于铁芯故障特征。
根据红外导则《DL/T664-2008》附录B判断为电压致热型设备。
红外图谱 可见光照片
2.诊断性试验分析
2016年11月25日下午,286垣泉线停电,配电运检室(试验)对红外检测异常的286PT做诊断性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上节电容绝缘电阻测量值为零,286PT在正常运行时,上节耦合电容器没有起到分压的作用。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绝缘电阻值
介损测试仪试验:以国家电网《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1168-2013》为标准,2016年11月25日介损测量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介损测量值
空载试验:采用5A电流表、万用表、单相调压器等仪器对PT中间变压器二次端子做空载试验,试验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空载试验值
二.返厂解体
2016年12月2日,在平高电气有限公司对此电压互感器进行解体。
1.电磁单元
(1)打开电磁单元箱盖时,发现电磁单元油箱内大量气体冲出,初步判断电磁单元部分存在烧毁,导致油箱内油品产生变质,释放出气体,同时也表明产品密封性良好。
(2)拆除电磁单元箱盖,观察内部情况,发现有严重的电器烧焦气味以及变压器油浑浊的现象,
(3)排出电磁单元内变压器油,观察内部情况发现中间变压器铁芯表面及接线端子板表面油污,表明发热现象严重。
油箱内部油品浑浊 产品内部元件受热灼蚀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中间变压器一次绕组进行测量,绝缘为0Ω,直流电阻为0.475kΩ,避雷器绝缘电阻无穷大。表明经严重发热以后线圈已烧毁,如图所示。对线圈进行仔细观察发现线圈烧毁故障点,确定线圈烧毁。
2. 拆解上节耦合电容器
对电容器进行排油,拆除套管,检查电容各元件绝缘情况,测试结果为0Ω;对电容元件进行解体检查,发现元件贯穿性击穿。
电容器内部击穿
结论:
通过返厂解体,从产品的外部现象和内部损毁情况对进行分析,认为造成此次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如下:
1.电容器部件可能在装配过程中的某层存在瑕疵,电容器中混有杂质,先期导致一层击穿,从而其他层产生过电压,在运行中逐层扩散,最终导致电磁单元发生放电发热烧损,造成电磁单元箱体内油温升高,二次电压失压。
2.可能由于系统过电压导致电容器第一层击穿,之后层层击穿,最终导致电磁单元出现异常。
参考文献:
[1]GB/T4703-1984《电容式电压互感器》[S].
[2]盛国钊等.1995-1999年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运行及故障情况分析[J].电力设备,2001,(2)
论文作者:渠学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电压互感器论文; 电磁论文; 单元论文; 电容器论文; 测温论文; 油箱论文; 电容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