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其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工程的核心。本文阐述了混凝土裂缝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危害与产生的原因,并将国内外技术前沿与自身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希望能够为施工单位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审美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施工材料质量问 题已经对建筑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作为建筑业中非常关键的施工材料,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但是混凝土裂缝问题却屡见不鲜。结构抗裂已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控制要点,建筑产生的裂缝对建筑结构的实用性及耐久性影响严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危害,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尽力规避混凝土裂缝的生成。
一、工程概况
南沙星河丹堤花园G2区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黄山鲁森林公园西南侧。本工程建筑面积达76803.77㎡,设计内容包含G3~G7栋共5栋高层住宅及G2-D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外剪力墙及地下室顶板等混凝土的裂缝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混凝土的出现了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也会给居民造成一定的生命、财产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项目施工相关人员对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并将此措施应用到具体的裂缝事故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
2.1收缩裂缝
导致收缩裂缝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沉降作用所导致的收缩裂缝、塑性收缩所导致的裂缝以及干燥收缩所导致的裂缝。它们的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沉降收缩裂缝:混凝土骨料的配比密度不均匀,造成后期混凝土成型时各部分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别,受力后出现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②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没有问题,但在初凝时没有养护到位,出现混凝土失水,容易开裂,但这种裂缝不会出现深度开裂,从而引起工程质量问题;③干燥收缩裂缝:混凝土成型后,后期的养护过程中没有控制好外部环境的温度,出现变形,造成受力开裂。
2.2温度裂缝
混凝土成型后没有出现质量问题,但后期使用的时候,遭受内外温度环境的不均匀对冲,从而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在工程中出现频率较高,其分布并不存在规律性,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作业当中,混凝土由于结构应力会导致不连续的变化发生以及拐点的出现,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发生。
2.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出现主要由沉陷的不均匀所导致的,一般情况下,该裂缝比较深,且以竖直方向的为多。
三、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3.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水泥: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水泥在散热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但是混凝土的散热速度较慢,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内外结构出现温差,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在满足强度抗渗和耐久性的要求下,选用低热水泥。由于砼量较大,水泥用量多,因此商品混凝土供应站水泥用同一品种标号,同时必须备足货源,作好检验和试配工作。石子:不得有有机物质,含泥量小于1%。砂: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小于2%。外加剂:为了满足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水化热的发热量,在砼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均匀度不够,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均会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要求产生影响,是建筑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砼掺加减水剂和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砼和易性和可泵性。在保证强度和坍落度的前提下,提高掺合料及骨料含量,其掺量由试验室试配确定。按照设计的规定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聚丙烯纤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工程要求后,才大量地按此比例投入使用,按照规定的拆模时间进行拆模,将建筑物的承重进行重心转移,降低楼板的承力参数。
3.3温度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温度因素对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混凝土的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对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存放均是露天的,此时的环境因素会对混凝土的性质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在温度快速下降时,易出现明显的温度应力作用,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修建混凝土材料堆放的临时仓库,遇到高温的天气给予浇水降温处理,尽量将混凝土的存放温度控制在一定数值之内。施工时要注意降低砼浇筑入模温度、合理组织砼的供应,缩短砼运输时间,输送到现场时及时卸料。炎热天气施工时,沿混凝土泵管覆盖湿麻袋,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并保持可泵性。
3.4配制比例不科学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在进行施工时,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把控,当混凝土水灰比比例要求控制为0.24~0.38时,要注意控制好水以及材料的配比,若是没有按要求进行配制,将会导致混凝土含水过多而产生较多的气泡,对混凝土整体的负荷能力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出现气泡炸裂问题,最终形成裂缝。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对配出的混凝土进行强度与含水量的检测,确保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3.5泵送条件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因为混凝土自身的流动性和坍落度都非常大,很容易导致泵送过程中发生骨料与泥浆的分离,出现非常严重的水分流失现象,最终导致混凝土收缩问题的出现,产生混凝土裂缝。加强混凝土泵送环节的控制,增强泵送阶段的检测力度,发现骨料与泥浆出现分离时,应立即进行回库处理,确保使用的混凝土配比及质量均符合工程需要。另外养护是砼施工中一项十分关键的工序,防止砼内外温差过大,收缩造成结构裂缝,先采用麻袋、薄膜覆盖养护,由专人负责连续浇水养护,连续14天以上。砼施工过程中,应控制梁板保护层厚度,需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收面,减少表面收缩裂缝,同时,浇筑混凝土,达到强度之前,不能提前堆载材料。
3.6振捣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就可能会导致粗骨料沉降,粗骨料出现沉降时,会排挤出混凝土中的水分以及空气,导致混凝土因为最终体积的缩小而出现裂缝。在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施工作业时,要对混凝土进行及时养护,不然很容易出现细骨料过多的问题,这些过多的细骨料将会悬浮在混凝土的表面,最后会出现在水凝浆中,而水凝浆和空气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导致碳酸钙的生成,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进行混凝土的振捣时要加强人员管理,避免出现水分与气泡,对混凝土的体积进行检测,按照工程需要,发现符合要求后,将悬浮于混凝土表层的细骨料混凝土进行重新振捣,符合规定后,方能投入使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控制,就要从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开始严格把关,针对那些容易出现应力的环节,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解决,并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充分考虑,适时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当设计方案得到确定以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严格按照结构设计方案对合理的施工管理手段进行制定,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合理地控制。混凝土浇筑以及模板作业两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模板构造与强度应该与设计规定相符合,模板的拆除时间也要得到有效地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对混凝土裂缝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
参考文献:
[1]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 农华山. 四川水泥. 2017(01)
[2]关于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研究[J]. 董启福. 门窗. 2017(01)
[3]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养护技术的研究[J]. 罗家仁. 低碳世界. 2016(21)
论文作者:金超,曾荣乐,李志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骨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温度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