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市场化悖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悖论论文,银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据专家们的分析,有关货币政策的种种争议,要害集中于一点:作为货币传导机制重要一环的商业银行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银行业市场化程度不够。进一步说,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远远滞后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最近央行发布统计数据强调,货币供应总量并不少。而经济专家说,通货紧缩趋势值得格外关注。这种矛盾恰好证明了上述说法。所以,加速推进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就显得一天比一天紧迫。
事实上这是件业内人士一直在干的事儿。不过,现在看来有些值得忧虑之处。比如,银行业市场化之路可能陷入了一个怪圈:为中国经济发展计,银行业非市场化不可,但国有商业银行对市场化的种种不适应表明,它们很难市场化,也就是说,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市场化。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抵触对此堪称一个绝妙的注脚。
本来,银行业市场化还有另外的路可走。
至少在某种意义上,市场化意味着民营化。银行业的民营化可以由两个轮子驱动,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二是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创办或控股银行。
对于前者,用不着再多说什么。
对于后者,可以说条件基本具备。20年经济改革的一大成果是民间积聚了不可限量的财力,为银行业的增量改革创造了条件。现在只要解除不许民间资本介入银行业的紧箍咒即可——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猜测,因为已经有令在先: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均允许民间资本介入。而没人解释说,银行业是个例外。
但银行业差不多就是个例外。入世后外资银行跑圈地的消息不断,但国内民间资本介入银行业的事儿谁听说过?
这里可能存在一个更大的怪圈。
银行业是个敏感领域,是个特殊行业。如果允许民间资本介入,而监管又不能到位,可能会引致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那就是一场灾难。但是,如果银行业市场化因此迟迟不能推进,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同样近乎一场灾难。
这里不同的是,前一种灾难是推进银行业市场化可能要冒的风险,后者是一种经济现实。
标签:银行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