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论文_樊伟民,徐芳萍

浅谈如何加强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论文_樊伟民,徐芳萍

樊伟民 徐芳萍

陕西省渭南公路管理局蒲城管理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公路养护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四章第三十五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干线公路的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3.养护作业措施的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公路养护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同时,对出现的病害应快速、及时进行修复,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养护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按《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执行,且在作业区域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要求采取安全措施。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公路的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在养护检测手段上,需具备现代化综合检测设备,养护工作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宽泛,科技含量高、技术工艺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养护总投入较大、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干线公路养护对象自身价值较高,为保持或恢复养护对象使其达到技术标准和必需的服务水平,所需投入较大。直接从事养护工作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对养护对象的技术构成、方案和措施十分熟悉,综合素质要高。

6.养护管理行为已上升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必须树立服务观念、环保观念。

三、如何加强干线公路养护管理

加强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就是要保证公路的高效运营,使巨额建设资金能够及时收回,并不断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公路公益性商品的属性。

1.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对策

(1)顺应干线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建立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评判标准、统一计量定额。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干线公路的正常养护和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3)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4)建立科学的公路养护技术决策机制和质量评判指标。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转变,建立并完善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指导作用;养护质量评价标准通过MQI综合服务指标,对干线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5)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MQI综合服务水平指标,建立和完善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主导作用。

2.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干线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干线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3.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干线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4.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公路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路;社会应加大对养护管理行为的监管。

论文作者:樊伟民,徐芳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加强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论文_樊伟民,徐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