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打造养老服务新格局论文

新时代如何打造养老服务新格局

罗亚玲

【摘要】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存在质量良莠不齐、供需匹配欠精准、支持性政策落地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养老服务转型升级。对此,应树立医养结合的养老观念,完善养老服务配套环境,建立“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新时代养老服务新格局。

【关键词】 医养结合 智慧养老

当前,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49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其中,高于65岁人口规模为16658万,占人口总额的11.9%。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养老观念从消极、被动养老转为积极、主动养老;养老服务内容也由低层次的满足日常生活照料升级到高层次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及精神慰藉。而我国当前的养老服务尚存在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供需匹配欠精准、支持性政策落地不足等问题,已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医养结合”可有效解决医疗与养老彼此独立、各成体系的问题

我国“80后”“90后”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多为“4+2+1”模式,即“夫妻双方父母+夫妻双方+一个孩子”。一个独生子女需要承担四个老人的养老任务。我国现存的主要养老模式是居家养老,但居家养老目前存在服务质量不均衡、服务效率较低、服务人员数量少、难以实现老年人行为及病况实时监测等缺陷,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养老服务需求。此外,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同时,不同失能等级的特殊老年人口也在迅速增长,仅仅依赖家庭养老,远不能满足其相应需求。而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资源与养老服务资源各自分立、自成体系且供给不足,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养老的需求,造成我国社会养老成本负担加重。

“医养结合”是将医疗卫生资源融入到养老产业中,对其进行重新配置,使其实现价值最大化。采用医养交织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实现就医、康复、修养一条龙服务,通过对运营模式的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实现养老产业和医院功能的完美对接,将日常护理和康复护理合为一体,可有效解决现存养老模式的医疗与养老彼此独立、各成体系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机制,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

借助“互联网+”打造智慧养老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互联网技术为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将打造新时代智慧养老模式。新时代智慧养老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具有突出优势:一是可以实现信息的高效匹配,利用互联网技术快速完整地搜集信息,并高效运算处理数据将其匹配到对应的信息需求方;二是菜单式选择服务在使用中更具灵活性,互联网技术可以为老人提供多种菜单式选择,老人可以在相关平台和手机APP上进行自由操作;三是可以实现对老人状况的实时监测,子女、家庭医生等可以借助传感装置和监控设备等对老人的行为和病情等进行实时观察。

情景教学是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向着生理、心理、社会角度转变的表现[3]。相关研究发现,借助情景教学开展临床护理带教,在注重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护理实习生的应急能力实行持续性的质量控制,做到亲身参与真实情景,在情景结束时便可以解决部分的问题并明确的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实现问题的解决,达到稳定提高带教质量的目标。

鼓励养老地产开发。除对已有房屋进行适老型改造外,积极开发养老地产,有效增加新建养老房供给,关注养老地产社区医养结合配套设施设计,是完善养老配套环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政府应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土地、资金资源不能仅靠开发商,还需要借助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整体产业网构建和资源整合,进而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盟与合作,构建养老地产开发的完整体系。

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配套环境

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健全。例如,筹集和使用养老资金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应建立由政府主导,有关组织和个人合理有序参与的养老服务建设机制,将资金筹措问题由大化小,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养老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我国目前的养老扶持政策落地不够精准,相互独立,缺乏系统性考虑,执行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形成一套系统的、完善的政策体系。

推进适老型房屋改造。目前高龄老人由于收入不足等原因造成住房条件较差的状况犹存,有序开展适老型房屋改造工程,是切实改善贫困老人居住环境的有效措施。适老型房屋改造,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发力以持续推进。另一方面,需要养老机构参与以减轻政府负担,在前期投资建设“租家”公寓或社区,形成一定数量的、相对集中的适老型房源。

新时代养老服务新格局需要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配套环境,包括养老服务相关的配套软环境和硬环境。软环境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硬环境方面,需要推进适老型房屋改造和鼓励养老地产开发。

结对帮扶没有统一标准,对贫困户的帮扶仅停留在柴米油盐上,缺少项目扶持、对口技术或业务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帮扶支持;有的帮扶单位干部不熟悉基层工作,且难以潜入基层,无法发挥在协助乡、村班子厘清发展思路、制定扶贫规划等方面的作用。

2.1.2治理原理将上游来水通过导水渠或导水埂全部汇集到沟头处入水口,沟头修筑工程跌水,径流经过沟头跌水消力后进入沟底,不对侵蚀沟头造成冲刷损毁,遏止沟头发展;在沟道内建造石谷坊防止沟底下切,层层拦截泥沙,抬升沟底,减少沟岸崩塌;工程削坡后,在沟坡和沟岸栽植松树、杨树等水保林,减少下泄径流,有效减少冲刷。

新时代智慧养老模式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而目前我国的智慧养老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推广和普及还需要攻克一系列专业技术难题,如养老服务数据平台建设和智能设备的研发,降低技术成本和养老成本,形成医养结合机制,实现养老服务产业链的调整和优化。

不过,2016年的时候,出于某些原因,斯沃琪集团品牌也曾全部缺席当年GPHG日内瓦钟表大赏;2017年,只有浪琴一只“大眼”计时码表参加最佳复刻表的评比,并最终获得该奖项;2018年,已经有多只浪琴、美度和汉米尔顿腕表出现在最新一年的GPHG报名名单里。

建立政府扶助、社区主导、企业培育“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政府、社区、企业“三位一体”的新时代养老体系,是从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实际出发,是从目前养老服务供给“哑铃型”与养老服务需求“橄榄型”供求错配的实际情况出发,是大力缓解不断加剧的老龄化压力的主要途径,是养老模式由传统供养模式向社会化、市场化的现代养老服务模式的转型。

“三位一体”养老模式的提出既强调了如何抓住关键环节,保证巩固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提高社区的平台和枢纽功能,发展适应多层次需求的养老机构,同时要求政府要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保障,努力推进以形成社区、企业、政府共担养老职责的服务体系。具体来说,需要做到完善养老服务制度,增强政策统筹、整合和落地。一是完善对城乡生活困难的高龄老人的兜底保障工作,为指导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发挥作用。二是重点强化社区的平台和枢纽作用,支持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组织的发展,规定社区养老应承担的职责。三是吸引人才,增建养老服务队伍。通过号召社会人士志愿参与养老服务,鼓励大学、技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设立养老护理培训基地等方式,同时关心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社会地位、待遇水平等,从而吸引人们关注并加入服务队伍。四是着力补偿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增建农村幸福院,解放贫困家庭劳动力,努力发展集中式养老模式及创新性养老模式,因地适宜。

新时代呼唤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尽管养老需求多样化以及传统家庭结构的嬗变致使传统养老模式功能逐渐弱化,但我国目前依旧不能摒弃家庭养老等传统养老模式。在新时代养老服务配套环境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需要经历一段养老服务转型升级的过渡时期。在转型过渡期内,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家庭状况的差异性导致人们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差异化和多元化,需要传统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新时代智慧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并存。长远来看,城市养老需要发展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多种养老模式,农村养老适合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模式。此外,针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服务的需求不同,养老服务需要能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服务深度的专业化服务。

【参考文献】

①张欣:《新时代“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6期。

②李万发、赵勇皓:《沈阳市构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新体系》,《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第4期。

③付诚、韩佳均:《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经济纵横》,2018年第1期。

④吴燕:《“互联网+智慧养老”发展之路》,《人民论坛》,2019年第13期。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责编/李一丹 美编/杨玲玲

(作者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标签:;  ;  ;  

新时代如何打造养老服务新格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