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国内数字化图书馆研究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国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字图书馆是一项崭新的事物,它的提出,并不是源自于图书馆自身,而是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所造成,它的出现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图书馆数字化的外部直接动因有两个,一是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二是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目前国内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多为介绍发达国家的实验,研究数字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又一个与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

1 对国外数字图书馆研究情况的介绍

国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迅速开展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有很大益处,近年,专业刊物上此类介绍比较多。

美国的政府、基金会、企业、团体、高校都致力于数字图书馆研究,目前介绍的主要是两个项目: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 美国回忆(American Memory)”项目和由ARPA、NSF和NASA资助、由美国六所著名大学为主承担的“美国数字图书馆首倡计划(DLI)”。 北大图书馆肖珑对此作了比较全面完整的介绍。对于国外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总体状况,北京图书馆许绥文的两篇文章作了详尽、准确的报道,只是部分资料已经跟不上当前的实际进展。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目前尚在起步阶段,掌握世界大趋势十分重要。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投入强度很大的工作,即使美国政府的项目,也不是由政府出全资开发建设,并且在项目的管理上多采用经营模式,技术的开发上很注重标准化和开放性。因而,为什么美国许多私人企业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表现出非常的热情,美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联盟(NDLF)在各项数字图书馆计划中起到什么作用等问题都值得深入探索。

数字图书馆方案首先是一套技术方案,美国数字图书馆首倡计划(DLI )就是由六所著名大学分别主持六个专题的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开发项目,目前已开始第二期的研究开发。在对国外众多的数字图书馆的介绍中,涉及其技术实现路线方案的较少,数字图书馆离不开资源的数字化,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对国外数字图书馆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

此外,对于建设数字图书馆中一些具体问题我们还缺乏研究,例如元数据问题,海量存储与检索问题,基于内容的检索问题,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安全性问题等等。

2 国内对于数字图书馆的认识

2.1 定义问题

对于“数字图书馆”,目前尚未有精确的定义,但基本上已经达成一致的理解。可能由于国内只有图书馆界的人士致力于研究数字图书馆,故而释义中传统图书馆功能的成分比较多。

以下是国内文章中对“数字图书馆”定义的一些描述:

数字化图书馆就是图书馆在线服务系统;

数字图书馆就是以数字形式存贮和处理信息的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指图书馆所有的工作流程都基于计算机,而且馆藏资源都实现数字化;

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图书馆馆藏实现数字化管理,并上网服务,供读者随时随地查阅;

数字图书馆是指通过多种技术将各种文献数字化,并将其组织起来在网上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

数字化图书馆实际就是人们所说的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无墙图书馆,不同的称谓只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征;

数字式图书馆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关键性的信息管理技术,同时提供主要的信息源和资源库。换言之,数字式图书馆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

数字图书馆一般而言是指利用当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通过诸如Internet国际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使人数众多且又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系统。它将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贮存,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其核心是数字化和网络化;其实质则是形成有序的信息空间;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大系统,它具有分布的、大规模的和有组织数据库和知识库,用户或用户团体可对系统内的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一致性的访问,获得自己所需的最终情报;

上述后四种说法比较接近前沿的定义。有作者指出,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馆”一词,“在这里代表着有组织、有系统的信息资源”,因此从抽象的概念上讲,“数字图书馆”与传统的有实体的图书馆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借用了“图书馆”一词表示它是网上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

由此可以给数字图书馆下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数字图书馆是社会信息基础结构中信息资源的基本组织形式,这一形式满足分布式面向对象的信息查询需要”,其中“分布式”和“面向对象”的含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前者指跨图书馆(含跨地域)和跨物理形态的查询,后者指不仅要查到线索(存贮地),还要直接获得对象(相关文献)。

2.2 特征和要素

① 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基础。数字图书馆的目的是直接提供读者所需的最终信息,而不只是二次文献(获得文献的线索),但数字图书馆并不排斥书目数据,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它们也是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

万千世界统一于数字图书馆中的0和1,书籍、期刊、录音录像带、乃至古籍善本、稀世字画甚至X光片,都消失了原本的物理形态, 只要有相同的属性,就能被同时获取。因此多媒体也是数字图书馆的一个基本特征。

② 网络化存取

高速的数字通信网络是数字图书馆的存在基础,数字图书馆依附于网络而存在,其对内的业务组织和对外的服务都是以网络为载体,得益于网络也受制于网络,只有利用网络至极限,才能发挥数字图书馆作用至极限。

数字图书馆内部本身由局域网构成,一般是高速主干联接数台服务器及工作站,外部通过数台广域网服务器面向浩瀚的国际互联网,今天是Internet,明天可能是Internet2。

③ 分布式管理

分布式管理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意味着全球数字图书馆遵循统一的访问协议之后,数字图书馆可以实现“联邦检索”,全球数字图书馆将像现在的INTERNET联接网站一样,把全球的数字化资源联为一体,联接成为一个巨大的图书馆。

分布式管理之所以是数字图书馆的基本要素,在于它强调标准协议的重要性,只有全球共同遵循TCP/IP协议,才有INTERNET的今天。而数字图书馆技术还没有这样一个公认的标准协议,因此技术标准的选择和参与制订,对每一个数字图书馆研究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2.3 几个类似概念

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搬到网上去并不是数字图书馆,将馆藏资源进行大规模数字化后也并不一定是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在建设数字图书馆时会涉及到电子图书馆、网上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几个类似概念,把它们的不同侧重点表述出来,对我们建设数字图书馆有一定的帮助。

电子图书馆:侧重对收藏特色的概括,收藏品基本为电子读物,阅读手段一般通过电脑等。不强调提供网上信息或上网服务。

网上图书馆:将一定量的信息在网上组织起来,供“读者”查阅和检索。这种网上图书馆不一定需要对应的图书馆社会实体,它也可以视为数字图书馆的初级形态。

虚拟图书馆:网上图书馆的别称,侧重其无实体的特征。

同样,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中呈现出一种递进和包容的关系:

①馆藏建设中传统媒体与数字化媒体的关系问题(走向电子图书馆);

②传统图书馆业务与服务的网络化问题(走向网上图书馆);

③广域网环境下的多馆资源共知共建共享问题(走向虚拟图书馆);

④特色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及网上提供(联邦检索)问题(走向数字图书馆)。

3 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

中国国家图书馆已迈开数字化步伐,1998年已建立有300 万页全文资料及500万条书目数据的基础,1999年拟完成3000万页全文和600万条数据的上网规模。另外国家馆正在实施“中国国家试验型数字图书馆计划”,该计划是国务院文化部倡议,以国家图书馆和上图、南图、深图等国内主要公共图书馆为参与主体的试验示范项目,目标是建立一个从内容上和技术上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数字图书馆原型,并为我国大规模建设数字图书馆工程提供样板。

在全国公共图书馆中首家启动数字图书馆工程的辽宁省图书馆,把对古籍文献的加工整理,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头戏之一,辽宁省图书馆馆藏古藉60余万册,其中善本珍本12万册。重点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数字化转换加工体系建设,采用先进、 成熟的技术, 组建INTERNET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

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与IBM合作, 正在创建“中国高校学位论文联机服务系统”,用户可在国内15所联网学校和国外互联网上进行透明的、无国界的信息寻检。

上海交通大学正在创建一个数字化图书馆的现实模型,将其拥有的300GB数字化馆藏(包括联机目录,电子参考书如索引和摘要、辞典、 百科全书、电子全文杂志和会议录,多媒体有声读物,影视片、动画片和计算机软件等,约占实际使用馆藏文献的25~30%)提供网络服务,在交大校园网内甚至可以提供VOD(即视频点播)服务。

上海图书馆数字化工程将在Internet虚拟空间中建一座世界级水平的上海图书馆,其内容不仅包括上海图书馆的现有馆藏,而且面向全世界介绍上海,宣传上海,成为全世界了解上海的重要窗口,成为有关上海的情报资料中心。

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将与许多著名的大学图书馆共同联合建设中国数字化图书馆示范系统。

标签:;  ;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