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过程中职工思想指导的思考_减员增效论文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过程中职工思想指导的思考_减员增效论文

对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中职工思想引导工作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论文,职工论文,思想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五大,中国一直在探索革除计划体制弊病的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之路,这其中充满了曲折与艰辛。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作为高投入(既包括物力投入,也包括人力投入)高产出的计划体制运行的典型代表,在日益步入市场经济的今天,特别是在面临着生产成本递增、效益下滑、工作量严重不足的矛盾的情况下,冗员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影响改革成败的关键。做好减员增效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各项工作中,涉及到人的问题是最敏感的问题,涉及到人的工作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国内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国企改革,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难处是人员。特别是对生产经营状况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还比较好的企业,推行减员增效工作,难度更大。要做好这项工作,最为紧要的就是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关键是解决领导层的认识问题。同时也要统一全体职工的认识。只有上下思想统一,认识一致,工作才可以顺利推开,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要引导职工对减员增效工作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理性认识

首先,要正确认识到“减员增效”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全部经济活动的核心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问题。企业减人实质就是让劳动力进入市场,促使生产力内部要素结构调整合理,整体功能优化。劳动者是生产力惟一有能动性的主体性要素,劳动者的功能,只有同其他生产力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发挥最佳作用。一般而言,企业生产力的形成,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生产力诸要素齐全完备;二是诸要素之间质量或属性相互匹配;三是诸要素在数量上保持适当的比例,任何一个条件的缺项或变异,都不可能形成具有一定整体功能的企业生产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一个萝卜一个坑才能形成最佳状态,否则,僧多粥少则会面临着人人挨饿,个个受饥的痛苦。实质上企业减员,就是调整生产力中人与物搭配的比例,达到生产力的最佳发展组合,因此,减员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谋求一席生存之地。

减员增效是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期里,躲不开,绕不过的关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国企改革已经走到了事关前途和命运的关口:要么尽快摒弃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陈旧观念和习惯思维,确立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国际化要求的新观念,直面压力,激流勇进,赢得美好的发展前景;要么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随波逐流,无所作为,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在这个事关前途和命运的大事面前,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

其次,要正确认识到减员增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振兴国有企业的政治要求。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有企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能不能经受住考验,关键在改革,根本在发展。作为一个企业,光讲指标、光喊号子不行,提高效益,发展生产,保持队伍稳定这是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体现。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即将加入WTO的现实临近,从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格局、大形势出发,重组、改制,结构调整,是国有企业必然的选择。减人增效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都迈不出去或迈不好,我们就不能说讲改革,更谈不上讲政治。

第三,要正确认识到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选择。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现有生产建设规模、资产总量和用工总量,都是当年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再加上企业办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导致规模和用工总量越来越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根本任务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资产的增值、保值。效益不佳、运营不畅,企业规模再大,人数再多最终也必然要被公正无情的市场所淘汰。目前,我们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不论生产资源,还是队伍素质和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劣势,如果不加快改革,尽快解决制约生产发展的实质性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出发,联系企业的生产管理实际,不难得出,我们的出路之一就是减人增效,尽快提高竞争能力。事实将会证明,在这个问题上,谁认识得早,解决得快,谁的工作就主动,谁就能早日摆脱困境,更好地加快发展。反之,则会丧失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

第四,要正确认识到减员增效更深的意义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职工本身素质低,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往往是职工失业的原因之一,因此,减员增效对职工来说,实际上是一种促使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锻炼自身能力的强大外在动力。实行减员增效,竞争上岗,建立起企业内部公平的竞争机制,就会使劳动力这一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在新机制的运行中更加活跃起来,促使在岗的敬业爱岗,工作的努力工作。从另一方面看,实施减员增效是确保职工长远利益的战略要求。江泽民同志讲,实行减员、下岗分流,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帮助下岗职工搞好再就业,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把经济更快地搞上去,为最终实现包括职工群众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如不解决好减员的问题,我们就会吃不饱,子孙就会挨饿,我们的企业就会濒临生死存亡的边缘。我们实行减员一是为精干主业,提高效益;另一方面是能够腾出更多的劳动力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要正确认识到,减员增效是维护职工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具体反映。实施减员增效,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矛盾和问题,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痛苦过程。企业只有轻装上阵,经历脱胎换骨式的改革,才有可能不断发展、壮大,大多数职工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维护。企业不减人就不可能增加盈利能力,不可能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如果现在不减人,将来负担就会越来越重,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这才是对职工最大的不负责任。现在的改革,触及了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有的群众不理解,有想法、有情绪,都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们是为职工的根本利益去推动改革,而不是不负责任地等下去、混下去,将来企业发展好了,职工是会理解支持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注重引导广大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消除几种思想上的误区:一是不能“刮风”,对待减员一定要辩证地看问题,想对策,决不能形而上学,搞形式主义,上级一说减员,就不问青红皂白,不管什么原因,什么情况,你减,我减,他也减。在有些人的观念中,好像一减就增效,不减就不能增效,这种观点显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二是不能搞一刀切。减员增效不应是简单划一地减员或下岗,一些单位以年龄划线,以区域或行业为界,致使部分技术骨干或有用人才被减掉或外流了,同时,一些混岗者却躺在企业被奈何不得。试想,这种减员又如何能增效?三是不能光减工人不减干部。干部和工人一起接受市场检验这是企业减员增效的题中应有之义。而目前,在有些单位一提减员似乎总是与工人联系在一起,如此,减员只能引发群众的怨气,同时也加深了干群矛盾。四是不能搞不正之风。减员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决避免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搞裙带关系。五是减员增效本身不是优胜劣汰,更不是要端掉职工饭碗。现在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在教育职工时常用“优胜劣汰”等词句,甚至有人把减员下岗作为惩处职工的手段,这显然不符合十五大精神。江泽民同志讲,“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下岗的未必人人“劣”,在岗的也未必个个“优”。因此,我们在实施减员增效的过程中,只有辩证地去处理问题,才会防止陷入误区。

二、搞好减员增效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处理好四个关系,完善三项规范

减人增效是当前众多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重要途径,但是如果不正确处理好减人增效中的各种关系,不采取强有力的配套措施,不积极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减人增效就容易走偏。从实践来看,减人增效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减员增效与企业其他管理工作的关系。减人增效是企业扭亏增盈的一大举措,但决不是包办一切的“灵丹妙药”,更不是搞活企业的惟一出路。搞活企业仅在减人增效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绝不能只强调减人而忽视其他有效工作方法。实际上,要真正搞活企业应多在转换经营机制、加强企业管理、让企业真正走向市场上下功夫。二是要处理好减员增效与“减人增灶”的关系。减人增效能否稳步发展和最终取得实效还取决于能不能更多地开辟就业渠道,即另起炉灶。另开火,只有尽可能地提供再就业岗位,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既减人又增效的目的。在这里,我认为企业减下来的富余人员,他们重组的实体或企业,必须要彻底走向独立经营,自我发展的新路子,真正成为国有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这才是减员增效的重要着力点。三是要处理好减员增效与择优上岗的关系。减员增效决不能搞近亲繁殖,情化组合,亲化组合,更不能借此打击报复,将一些优秀人才减之门外。四是要处理好减员增效与维持稳定的关系。减人增效必须保证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原则。从目前企业职工承受能力来看,我认为采取“渐进式”改革较为稳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越慢越好,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能快则快,宜慢则慢。这项改革毕竟是前所未有的,其阻力之大将是空前的。如果搞不好,职工对此就不会有认同感,很可能形成开渠水不流,有岗人不去,有职人不求的现象,到头来,费心劳力的改革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外,搞好减员增效工作还必须抓好三项规范。首先,要规范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确保企业的减员行为健康有序地进行。在这里,我认为在有条件的单位不妨设立由职工代表组成的临时监委会或其他组织,参与企业减员全过程的监督,对于不公正、不合理的减员行为有权提出质疑,同时也可以协助企业或组织对被减职工做好疏导思想、端正观念、提高认识的工作,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顺利改革。其次,要规范企业操作行为,使企业严格按照增效原则,公平、公正原则,透明公开原则,稳定原则,团结协作原则,合理有效地进行企业减员。企业减员转岗切不可各自为政,搞小圈子、小集体主义,只推不接,应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企业各项生产和建设的大局出发,使劳动力合理流动、真正优化。为此,就需要各部门、各行业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互相支持,放长眼光、立足大局。特别是作为新生事物的劳动力市场,必须在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完善机制,规范操作,真正发挥劳动力合理配置、顺应市场调节的功效。再次,要规范职工行为。国有企业减员已是一个既定的方针政策,这是经济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趋势,基于这种客观实际,各级党委和领导一定要积极引导职工以冷静的心态,正确认识减员问题,要认识到国有企业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而这种攻坚直接关系到职工的长远利益,减员就是攻坚的一部分。为些,要充满信心,迎接考验,积极理解,主动配合。同时,还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放弃过去那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及择业上的“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是个体”的片面认识。要不断增强自主择业意识,敢于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总之,减员增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只有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引导职工正确对待这一经济现象,才能使企业更好地走向市场,不断向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

标签:;  ;  ;  ;  

国有企业减员增效过程中职工思想指导的思考_减员增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