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肠镜;大肠息肉;漏诊因素;研究
大肠腔内的黏膜表面隆起的病变,称之为大肠息肉,其有恶变的倾向,可是在临床上并没有特异性的表现,一般是因为便秘、腹泻、便血、腹痛等症状的出现而去就诊,进一步的检查中检查出来。目前,肠镜是筛查和诊断大肠息肉的主要方式,可是并不能达到100%的确诊,也存在漏诊的问题[1]。为此,本文就肠镜检查中大肠息肉漏诊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了两次肠镜检查的大肠息肉患者中选择了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有43例,男性有57例,年龄从43岁到67岁,平均年龄为(51.35±5.34)岁。纳入标准为:没有家族的息肉病史;没有炎症类型的肠病;没有腹部手术史、泌尿科手术史、妇科手术史;没有严重的器质性的病变;可以接受肠镜检查;在肠镜检查的前一周没有使用过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排除大肠息肉恶病变的患者;肠镜操作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并且肠道的准备非常理想。
1.2方法
参与检查的患者均接受了两次肠镜检查,检查仪器为本院的最为先进的肠镜检查仪器。第一次检查的时候,详细地记录的息肉特征、大小、数量等。第二次肠镜检查的时候,将一些新发现的息肉判定成漏诊息肉,同样记录息肉特征、大小、数量。
1.3观察指标
息肉漏诊率=漏诊息肉数/两次检查发现息肉总数*1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s,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息肉的检出情况
100例患者两次检查出的息肉总数量是115枚,第一次肠镜检查出了96枚,第二次检查出息肉19枚,漏诊率16.5%(28/115)。
2.2大肠息肉漏诊的单因素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肠息肉的漏诊单因素包含息肉部位、息肉形态、息肉大小,各因素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漏诊与息肉的组织学类型关系不大,各因素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单因素分析的大肠息肉漏诊率与息肉特征的相关性(n)
3.讨论
大肠息肉出现位置是大肠粘膜表面,表现为突出生长的那些异常组织,没有对这些异常组织进行性质确定之前,统一的称之为息肉。该疾病的发病中,男性发病率高与女性发病率,并且男性患者的年龄越大,发病率就越高。大肠息肉的发生位置常在直肠和结肠部位,并且此病有着一定恶变的倾向,为此,必须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前医疗水平下,肠镜是筛查和诊断大肠息肉的重要标准,可是因为肠道生理结构特殊性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诊断中依旧存在极少数的漏诊情况。为此,必须找出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到大肠息肉的肠镜检出率,才能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改正,优化检查,以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问题发生,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一些研究中已经报道,对于大肠息肉的漏检,可能因为息肉形状不同,那种扁平型的息肉,不容易检查出来,检查漏诊率要比隆起类型的息肉高。而在另外一些研究中提出,如果肠镜的退镜时间相同、肠道准备良好、盲插管成功的情况下,再分析漏诊的影响因素,就能发现息肉的大小,漏诊率则不同,息肉越小漏诊率则越高;还有息肉生长的位置,也能影响到检查结果,生长在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位置的息肉,其漏诊率要明显高于生长在直肠位置息肉的漏诊率。可见,肠镜检查大肠息肉漏诊率的影响因素可能包括息肉形状、大小、部位[2]。
此次研究中,全部患者进行了两次肠镜检查,最后得出检查结果可以看出,大肠息肉的漏诊单因素包含息肉部位、息肉形态、息肉大小,各因素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漏诊与息肉的组织学类型关系不大,各因素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样的结果与以往其他研究报道一致,但是总体研究样本比较少,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研究。
综上所述,肠镜检查中,漏诊大肠息肉的影响因素包括息肉大小、息肉部位、息肉形状,受到息肉组织学类型影响不大,在检查时应当连续检查,详细观察检查结果,以避免漏诊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杨婷, 吕志武, 刘锦涛. 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漏诊情况及漏诊危险因素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18, 35(9):1752-1754.
[2]徐静, 魏燕, 张林萍. 二次结肠镜检出结直肠息肉的相关因素分析[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5).
论文作者:杨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