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借词及其标准化研究

新借词及其标准化研究

浅议新外来词及其规范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来词论文,浅议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几年,新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1.音译词大量增加。仅女鞋商标就有“达芙妮”“米罗”“威纳尔”“黛安娜”“孚德”等。

2.音译词译名形式混乱。许多音译词以不止一个书写形体出现,造成了音译外来词中的异形词。例如:

曼陀玲——曼德林

涤纶——特丽纶

冰淇淋——冰激凌——冰搅棱

艾滋病——爱滋病

BP机——BB机

桑那浴——桑拿浴——桑纳浴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科技术语、专业名词的译名也很混乱。这表现为:(1)大陆、香港、台湾、澳门对同一英文名称都有不同的译法;(2)就是同一个行业、专业的不同译者,也是按照各自的习惯、标准加以翻译,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原则。例如:accumulator,台湾译为“累数器”,香港译为“集数器”,大陆译为“累加器”。

3.音译词“复辟”。有些外来词,最初是以音译词的形式出现的,但后来被意译词所替代了,最近有些地方又出现了音译词“复辟”的现象。例如:巴士——公共汽车 的士——出租汽车 司多——商店 司的克——手仗 卡通——动画 幽浮——飞碟。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一些以这些音译词为基础造出来的新词。例如:巴士——中巴——大巴;的士——打的——面的——警的——轿的。

4.外语字母介入。外语字母直接进入汉语这在过去就曾有过,但那一般局限在科技领域,而且以英文缩写形式为主。最近几年,这种现象不仅出现于科技方面,其他各方面的外来词中也经常看到直接使用外语字母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类型:

1)半缩写半译义的外来词。如“IBM公司”,“ABC公司”等。

2)英文缩写词。如“GATT”“NHK”“CT”等。

3)特殊形式。如“卡拉OK”“B超”“T恤”等。

4)在报纸、广播等新闻传媒中直接使用英文。上海的某些报纸已将报名下的汉语拼音注音取消,代之以英语;某些版面的版头及专栏全部配上了英文注释。

5.港、台的地区性外来词大量进入内地,尤以来自香港的音译词为多,其中一些以粤方言的发音来音译外来词,如的士(TAXI)、作秀(show)、泊本(park)等。

以上现象的出现,说明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都存在着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

1.盲目歆慕外文,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心理因素。

2.译名机制本身的问题。至今汉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外来词译音的规范标准。

3.没有引起各个方面的重视,缺乏研究,缺乏管理。

4.地域差异带来的影响。港、澳、台地区吸收外来词的方法和标准与大陆的不一样,形成外来词的地域差异。大陆某些地方盲目照搬港、澳、台的译音词,这就造成了外来词的混乱。

外来词的规范化是语言规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来词的规范化可以使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有一个明确的一致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科技引进和文化交流。外来词的规范化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它不光涉及语言自身,还涉及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等因素。对于外来词吸收和使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和认识;对于外来词规范原则和标准的制定,也应考虑到语言、历史、社会、文化、心理等等因素。

1.音译外来词的增加不能看作是一种好现象,因为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心理,另外,音译外来词的构造和表意方式与汉语自造词不一致。我们认为对外来词的吸收还是应该以意译为主。以意译词为主,并不等于拒绝音译词,吸收音译同时,应以使用方便为原则,应考虑它是否优于意译词,是否有意译词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西哈努克亲王和拉那列王子领导的组织意译过来是“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名称过长指称不便。这个组织的音译词是“奉辛比克党”,虽然是音译词,但字数较少使用方便。再如,现在广泛流行的音译词“艾滋病”,如意译应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名称太长,音译为“艾滋病”比意译词优。“桑那浴”是英语词suuna的音译词,如果意译为“荷兰式的蒸气浴”,虽然意义明确了,但使用不便。

2.目前,音译外来词比较混乱,主要表现为使用了不同的译音标准而造成一词多形。如上文谈到的“桑那浴、桑拿浴、桑纳浴”等,另外,外国人名、地名的译音也存在着因标准不同而产生的一词多译现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重新研究制定译写外来词的技术性标准和原则。这里比较重要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外语原词与音译词音节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译音时是否可以按照外语原词的一个音节在音译词中用一个汉字来表示的方法,使音译词在音节上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另一个是外语原词的音标与所用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能不能确定一些“译音字”,然后规定“译音字”与不同语种音标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比如英语音标[S]与汉字“斯”相对应,Smedley应译为“斯梅德利”而不应是“史沫特莱”。

3.我们坚决反对音译词“复辟”的现象。其理由是:

第一,这是崇洋媚外心理状态的一种表现。吕叔湘等八位专家曾对国内滥用英语的倾向提出过批评,说这是“殖民地思想借改革开放之机复活的表现,会使人联想起解放前有些人借洋泾浜英语吓唬和欺骗中国老百性的情形。”(吕叔湘等《加强国家对语言文字的管理》,《语文建设》1991年第12期)滥用英语和音译词“复辟”,这两种倾向的实质是相同的。

第二,意译词已流行多年,早已被群众所接受,再回过头来使用音译词,会出现意译词、音译词并存的情况,会造成外来词中的异形词的增多,这只能增加使用上的负担,造成语言运用的混乱。

对外语字母直接进入汉语这种做法,应该持慎重态度。外语字母进入汉语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外语的全名缩写词,其二是外语字母加汉字。这两种形式最近几年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汉语中可以容纳这种形式,最近几年出现的新词语中也不乏采用这种方式的,如“中国三S研究会”“KSJ心理咨询所”“TT型人才”等等,说明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生命力。这类外来词最大的特点是简捷,这也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比如医院里有一种超声显像法,叫B型超声,简称为“B超”。如果不使用外语字母,也不使用简缩的形式,恐怕就不会这么简捷。再如C·T是英语Computed Tomography的缩写,原词意思是“计算机断层摄景装置”,如不用外语字母,代之以汉语意译形式,恐怕也不如C·T这么简单、易记。当然,这种形式也有它的缺点,这就是和词的意义联系不大。

在使用外语字母构成的外来词时,一定要慎重。在遇到外语节缩词时,还是以汉语意译词的形式出现为好。如嫌意译词过长,可以在意译词的基础上加以节缩。下面这种情况不可取:

“据了解,根据关贸总协定(GATT)的非歧视原则,各缔约方要求国入‘关’后,保证总协定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GATT认为,实行特殊政策影响了外贸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造成了不平等竞争,威胁到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履行GATT义务的能力”。(摘自哈尔滨《新晚报》1993年1月31日)

这段话中,有三个形式表示一个意思:关贸总协定、GATT、总协定。行文中一会儿用汉语意译词,一会儿用英语节缩词,这种变化是毫无意义的。为了使词语统一,意思清楚,也为了读者阅读的方便,使用“关贸总协定”较好,如果这个词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也可节缩为“总协定”。

至于使用了外语缩写词而不加任何注解的做法则应该禁止,因为对于不了解缩写词意义的人来说,缩写词就是几个外语字母。例如:

……美国职业篮球明星,“飞人”乔丹24日被评为NBA最有价值球员,领走了他应得的奖杯和奖品——一辆新汽车……(摘自《生活报》1993年6月12日)

整篇文章没有对NBA加以解释,读者始终不知道这几个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进程势必要大大加快,国外的信息,国外的事物也会大量地介绍到中国来,外来词引进的高潮方兴未艾,外来词的规范工作更应引起重视。我们建议:

1.语言工作者应该对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找出外来词混乱的真正原因,提出外来词规范的具体对策。

2.由权威机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有关外来词规范问题的语言政策。

3.由权威机构重新审定外来词的音译标准,并在此标准基础上编写出版汉语和不同语种的译音表、对译词典。

4.呼吁各个方面重视外来词规范问题,加强管理和监督。由新闻出版部门根据外来词译音的原则和标准把关。

5.开展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在外来词规范问题上达成共识。在吸收外来词时,不同地区要使用同一个标准。

新借词及其标准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