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青少年的道德建设_青少年教育论文

网络时代青少年的道德建设_青少年教育论文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时代论文,道德建设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如何正确对待互联网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第一,加强网络建设。互联网的平等、自由、开放性是网络得以普及的重要前提,也使青少年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与主动性。但由于网络的正负效应并存,也要求人们要重视技术的改进。应该加紧研究能够防止、过渡诽谤政府和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的软件控制系统,加强网上信息监控。

第二,实施以德治国战略,优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树立依法治国的观点,崇尚宪法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又要确立以德治国的方略,利用道德律令的作用来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激发个人自身素质的完善与提高。网络时代,青少年受到网络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青少年道德素质塑造过程中,网络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过分关注自我,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使部分青少年或多或少地放纵自我,沉醉于虚幻的梦境,泛滥的良莠不分的观念和信息不加修饰和控制地呈现在辨别能力、是非观念均有待提高的青少年面前,使青少年在道德建构过程中汲取了有害的成分。

针对上述问题,考虑到旧的德育教育模式的陈旧、滞后、乏力、乏实、乏效,我们应该在德育的过程中突出重点,更新方法,做好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

抛弃完美主义的不切实际的追求。突出并围绕重点,有的放矢。德育,首先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要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途径,明确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要求。重点要使青少年明白下述道理:人群构成集体的必要条件包括共同的目的、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组织。因此,个体的利益包含在集体利益之中,集体的利益是个体利益的集中反映。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靠社会提供的条件和手段得以实现,因而,个人就承担着对社会集体的责任,并受社会集体的制约。片面追求自我,极端个人主义是错误的、有害的。

要加强社会公德的基础地位。社会公德是基于人类社会公共生活关系之上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必然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有一部分青少年缺乏网络道德,利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大肆谩骂、攻击,就是缺乏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反映出其极端自利的道德本质。通过教育,要使青少年明白,社会公德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对生活的共同要求。只要在有公共生活的地方,不管何人都必须要遵守社会所公认的公共生活秩序和准则,破坏社会公德就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因而,我们要着力塑造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让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遵纪守信、维护秩序等社会公德深入人心。

抛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德育旧套路,道德建设要将外界强制的规范要求演变为内心的自觉追求。也就是要解决青少年在德育过程中在解决了知与不知问题之后面临的行与不行的问题。我们应该在加强道德规范教育的同时加强法制教育,构建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约束机制。道德作为人们的行动指南,调节重点在于对全体社会成员的个人指导。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要弘扬正气,陶冶、感化青少年。同时要大力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为道德约束提供坚强的后盾。道德约束调节是以两种方式交叉进行的,一种是通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发挥着社会调节作用,称为他律;另一种是通过内心信息和自我评价的方式对个人起着自我调节作用,称为自律。在青少年身上,道德的自律性和他律性是同时存在的。在当前的青少年道德建设中,应不断增强青年的自律性,同时发挥法律、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匡正青少年的道德行为。

抛弃陈旧的道德教育模式,开辟新天地。构建开放的、发散的工作体系,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同时要注意结合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坚持政治课主渠道,同时要扩大阵地,充分挖掘各种德育资源。要广泛运用广播、影视、橱窗、板报等静态阵地,形成强大的思想攻势,也可运用辩论赛、论文竞赛、戏剧小品等动态形式激发青少年思考、升华。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内外结合,综合梳理。可以请法律工作者作讲座,请见义勇为者作报告,请自残志坚者作演讲,请辛苦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战士作辅导。也可以走出去,参观工厂、农村,参观革命纪念馆以树立斗志,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以激发青少年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开展心理咨询,深入青年心灵深处,区分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评价科学,标准合理,允许反复,过程与结果并重。通过努力,实现德育工作方法的新突破,解决德育工作中实效长久性的问题。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网络与其他认知渠道的关系,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继承、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接纳外来意识形态的关系,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正常的人际交往与网上虚拟的交际的关系,正确对待发展个人爱好与遵守社会规则、满足社会利益的关系。提高青少年正确辨别、辩证分析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认清并剔除信息垃圾,抵制负面信息的能力。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的社会观和历史观等等。

网络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同任何事物一样,它的正反两方面效应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整个生存状态,对青少年更甚,尤给青少年道德建设带来许多新问题。但只要我们冷静分析,科学处理,提高信心,更新观念与方法,就可以扬长避短,为青少年发展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本文有删节)

标签:;  ;  ;  

网络时代青少年的道德建设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