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圈”阅读方式促进英语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课外阅读论文,方式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语言学习必须有足够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而不是依靠纯粹机械的、零散的单词、短语记忆和各种语法讲解、练习。“Krashen(1985)认为,理想的输入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可理解性;(2)趣味性和相关性;(3)有足够的输入量;(4)不是按照语法排列”(吴旭,2012)。这种理想的输入一方面通过参与课堂中的各种听、读活动获得,另一方面,与学生水平相当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英语读物也基本满足上述要求,其积极有效的阅读也能有力推动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值得推广。但是,笔者发现日常的英语课外阅读却存在以下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
1.阅读材料数量少、质量低
以初中英语四级的阅读量为例,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教育部,2012)。一学年中,去除假期,按一年40个学习周计算,平均周阅读量应达到2500词左右。据笔者在教学一线的经验,受应试思想的束缚,目前大多数初二学生(对应四级要求)一周的课外阅读量是3—5篇短文,以每篇文章250词计算,总阅读量不超过1200词,呈现严重不足,而课后大部分时间用于读背单词、短语,完成语法练习。这与《课标》要求相距甚远。
很多老师将“阅读”简单理解成完成阅读理解题(Reading comprehension),为达到所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他们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阅读理解题,学生所读文章大多是250词左右的“豆腐块式”的小故事或说明性小短文,文后附带相关练习或问题。这类文章大多信息量丰富,但语言平淡,趣味性、生活实用性不强,适合寻找细节信息的蜻蜓点水式的“快餐”阅读,充其量只能称为“阅读材料”,而不能称为“阅读作品”。课外阅读缺乏情节生动、语言优美、生活性和趣味性较强的读物或作品。
2.阅读目的重工具性,轻人文性
笔者认为,真正的阅读过程承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作用。一方面,阅读是语言知识输入的重要过程,即学生通过阅读,接受语言刺激,获取有效信息,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语言能力得到发展,阅读过程作为语言能力发展的工具而存在。另一方面,阅读过程应该是读者与文本及作者进行思想交流与精神对话的过程,是作品对阅读者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人文素养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即发挥其人文性作用。
目前的课外阅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为完成练习或考试而采取的浮光掠影式快读,只能理解短文大意,获取细节信息,缺乏对文字的深层品读,忽视了对写作背景、作者思想和观念的分析反思,最终导致阅读者失去个人思想与人文基本素养接受熏陶与洗礼的机会。而人文性的实现更是一个长期熏陶浸染的渐进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可能靠几堂课、几句鼓舞性的口号就能一蹴而就(林立,2012)。“文学圈”阅读恰好为学生深层阅读和人文素养发展搭建了平台。
3.阅读过程重策略培养,轻兴趣培养
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为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效果,教师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阅读策略,如Skimming(略读),Scanning(寻读)等。阅读时学生自觉运用阅读策略,快速浏览全文,捕获信息,但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少有机会品味欣赏文中的优美词句,领略文本的巧妙构思、独特的组材方式等更深层次的内涵。这种阅读方式属于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粗放式低级阅读,阅读过程机械、枯燥,使学生对阅读材料很难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觉得英语课外阅读索然无趣。
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苏霍姆林斯基,1980)。可见,如果这种功利性阅读方式长期大行其道,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目标定会落空,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为不利。
二、“文学圈”阅读实施过程及意义分析
Harvery Daniels对“文学圈”的含义作了比较全面而明确的描述:“文学圈”是暂时性的阅读小组,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并阅读同样的故事、诗歌、论文或书籍,在完成独立的阅读之后,小组共同决定要讨论的内容。每一位成员根据自己在小组中特定的角色和职责为即将到来的讨论会做准备,按照角色设计作业纸,填写讨论发言的提纲。在讨论会上,每位成员按照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讨论提纲进行讨论,努力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刘淼、金艳峰,2006)。
“文学圈”一般由四到六名学生组成,在课外阅读和讨论活动中,每个成员都分配到一个特定的角色并承担具体任务,成员分工也具有灵活性,可一人担任多个角色,也可多人担任同一角色。“文学圈”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常见分工参见文后附表。“文学圈”阅读活动的任务有两个,即阅读与讨论。先阅读后讨论,阅读通过讨论提升质量,讨论以阅读为基础,两者彼此影响,互相促进。以这种形式开展课外阅读,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文学圈”阅读有利于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以圈内所有成员的共同爱好为基础,选择大家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这会增加课外阅读本身的内在吸引力。同时,在阅读中学生能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人或事,满足成长过程中增长知识、丰富思想、提高能力等方面的需要。所以,“文学圈”阅读活动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通过自主阅读和深入思考,能让学生知有所增、情有所动、能有所长、思有所得。这一切均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兴趣启动阅读、阅读丰富兴趣、兴趣助推自主阅读习惯养成的良性发展。
2.“文学圈”阅读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文学圈”阅读活动中小组成员角色分工明确,每位成员都有明确的阅读责任意识。为了在展示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生会积极阅读自主选择的作品,品味其中的细节内容,深刻分析人物语言、行为特征及思想表现,为如何将自己的阅读所得与大家共享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这一过程是学生接受语言刺激和可理解性输入、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阅读过程中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以及阅读后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也是阅读者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
3.“文学圈”阅读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文学圈”阅读活动对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自主阅读过程中,阅读者会自然地与作品内容和作者展开精神交流与思想对话,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对作品中表达的善恶、美丑进行评判,同时也受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交流展示环节,每位成员会对作品中的人物言行、作品背景和作者观点等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针对不同观点展开深入讨论,在交流中使原有观点得到澄清、原有思想受到洗礼、人文基本素养得到提高。
三、“文学圈”阅读实施注意事项
1.阅读材料的选择要遵循学生自主原则
与教师指导下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和快餐式阅读练习不同,“文学圈”阅读活动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生自主阅读,这里的独立指“学生有权自主选择想阅读的书籍”及“学生自主决定交流展示的内容和方式”这两大要素。因此,“文学圈”阅读材料的选择要遵循学生自主的原则,即赋予学生真正的自主选择权。只有在自主选择权的支配下,学生才能将自身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作为材料选择时的主要考量依据。只有与阅读者自身水平相适应的、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才能激起阅读者赏析文本的求知欲望和积极阅读的内驱力,这是“文学圈”阅读活动有效实施的首要条件。另外,为求拓展读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安排若干小组阅读相同的作品,因为相同的阅读经历在读后交流时可以催生更多的讨论话题或不同观点,将阅读推向深入。
在阅读活动实施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已经阅读过的中文版作品或故事进行梳理,然后再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感兴趣的对应英文版作品开展阅读。因为选择学生熟知故事内容的英文故事,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并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胡英雁,2013)。这种自主选择的相对熟悉的作品能有效助推阅读者快速融入“文学圈”阅读活动,建立兴趣和动力以继续阅读更多的作品。
2.阅读目标的确立要遵循全面发展原则
目前,学生从事的阅读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下的阅读,主要目的是进行词句学习和阅读技能培养。另一种形式是课后“题海战术”式的阅读训练,强化阅读技能,应对中高考。这两种形式都是建立在“应试”基础之上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培养,属于功利性阅读,目标指向学生发展的某一方面,而置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于不顾。
“文学圈”阅读活动的开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摒弃快餐式阅读,改变阅读——做题的应试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首先,人的语言发展与其文学经验的多寡有密切的关系,尤其在词汇的发展和文风的建立上(胡英雁,2013)。开展“文学圈”阅读,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英文作品或故事,增加学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让他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巩固已学词汇及语言知识,接触并掌握新的语言知识,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其次,坚持“文学圈”阅读活动,能帮助学生自主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再次,语言学习与文化意识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林立,2012)。“文学圈”阅读为学生语言学习搭建了有效平台,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接触并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加深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最后,阅读后的自主反思、圈内交流分析,能有效展开读者与作品以及读者与作者的精神对话,挖掘作品内涵,发掘作者思想,充分发挥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精神引领和心灵熏陶,真正做到阅读过程与人的语言能力进步、思维能力提高、人格健康发展同步并行。
3.阅读过程的实施要遵循信心培养原则
阅读自信心的培养是阅读活动持久开展、阅读习惯成功养成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文学圈”将爱书、爱读书的人和爱思考的头脑紧紧地吸引在一起,个体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自然地改变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另一方面,阅读者在交流中产生智慧的碰撞,激发创造性的见解,实现心灵的成长,两个过程均能有效提升个体的自信心。美国田纳西州的研究者就曾成功地利用“文学圈”这种阅读方式帮助和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他们为这种方式起了一个形象的名称:“读书疗法”(一种以读书为辅助手段的治疗方法)(刘淼、金艳峰,2006)。无知和贫乏是自卑的一个根源,随着知识、阅历的丰富,个人的自信心才得以逐渐提升。这是在“文学圈”阅读活动中,通过主体在阅读和交流中的所思、所感、所悟而达成的自信心提升的自我和自然实现。
作为阅读活动的观察者、调控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开展多样的活动,创造合适的机会,引导学生展示个人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为他们搭建平台,使他们体验活动前后的自我得到发展与变化,从而进一步增强自信。比如,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交流或课外作业中使用阅读中自主习得的新鲜词句、优美表达,甚至将阅读作品中的某个事件或相关观点引入课堂进行讨论,给予他们高度的信任和多方面的鼓励,为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
4.阅读成果的展示要遵循真实运用原则
美籍文学理论学者刘易斯认为,阅读好比一场探险,除非读者能与文学作品的意义产生链接并应用到生活上,否则文本只是墨水印成的铅字,与读者之间毫无感应(刘淼、金艳峰,2006)。因此,阅读成果的展示既是对阅读效果的检验,也是有效阅读的促进因素之一。阅读成果的展示必须抛弃信息搜寻式的快餐阅读,改变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操练性展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按照阅读活动的圈内分工,积极展开作品赏析。一方面,建立读者与文本的交流,通过深入阅读,有助于帮助读者还原作品原貌,赋予作品新的意义建构,发掘作品故事与现实生活存在的某些有意义的联系或启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开展读者与作者的精神对话,对作者的某些表达或观点发出质疑,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
“文学圈”阅读成果的展示可以分为组内个体独立展示、组间交流展示和综合输出展示等方式。组内展示是按照阅读前的圈内角色分工,每位成员在阅读结束后将本角色所承担的阅读任务呈现出来,组内其他成员进行相应的纠正或补充。而组间展示则由各阅读小组将本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其他阅读圈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观点进行探讨,发表本组成员的不同观点,将阅读引向深入。同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作品中的某个人物或事件,不同的读者可能持有不同观点,获得各异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搭建展示平台,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所悟、生活所感展开辩论。在综合输出展示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某一段故事情节或整个作品进行简单改编,形成英语短剧进行演出,将学生的阅读感悟、情感体验、语言能力发展以舞台呈现的方式进行展示。以上各种展示方式力求摆脱应试思想束缚,以语言真实运用为出发点,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归宿。
5.阅读、交流要遵循师生共同参与原则
本文探讨的“文学圈”课外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实施的阅读、交流展示活动,但这并不完全排斥教师的阅读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的示范者(Model),二是学生有效阅读的帮助、促进者(Facilitator)。
教师的阅读参与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树立爱阅读的典范,发挥教师示范作用,在润物无声中引领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担当起阅读示范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教师体验阅读深入了解作品或故事内容,有助于发现作品中对学生来说存在的阅读难、易点,弄清他们对作品内容理解或不理解的真正原因,鼓励他们及时反思、调整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益。同时,教师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交流、展示的质量,这是因为对作品的透彻理解有助于教师在参与学生交流时能引导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悟,将交流、讨论推向更深处。此外,当阅读成员在交流中对某个问题持有不同观点时,教师能发表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或意见,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厘清真相,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体验到文学阅读对个人综合能力发展的积极意义,增强阅读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可持续阅读的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帮助、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人格的培养和自信心的建立则是全面发展的首要前提。“文学圈”阅读活动中的自主阅读、交流展示能给每一位学生搭建语言发展、思维历练和人文综合素养提高的平台,实现个体独立阅读体验与圈内成员交流互惠的有效融合、共同发展,弥补当前“快餐式”浅层阅读存在的明显不足之处。“文学圈”阅读的整个实施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活动的核心,赋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自主发展权力,有效地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他们的独立人格与自信,引导他们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追求思想的真善美,感受语言的魅力,享受文化的多样,体验思维的深邃,最终实现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真正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