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信息研究的思考_金融论文

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信息研究的思考_金融论文

贯穿东南亚金融动荡的情报研究思路探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南亚论文,动荡论文,情报论文,思路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震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动荡余波未平,东南亚各国惊魂未定的人们就开始了对这次金融动荡起因、发展和后果的研究。从情报研究的角度探寻这次金融动荡的成因是十分有益的,它能深刻揭示这次金融动荡中争斗双方的策略形成轨迹,也是用情报研究这一有效工具剖析类似金融动荡等重大实际问题的尝试,开拓情报研究的新的适用领域。

一、东南亚金融动荡概述

今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泰铢实行“有管理的浮动”,取消泰铢汇率同美元挂钩体制,放弃了执行长达13年之久的汇率管制政策,泰铢可根据市场需求浮动。这实际上是泰国不得不为泰铢贬值作出政策让步。随即出现泰铢兑美元汇率20%以上的贬值。泰铢贬值不仅对泰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带来巨大影响,而且对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国家的货币和股市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在以后的几个月,东南亚金融动荡不仅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经济增长,对世界金融市场也产生明显的连带影响,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二、东南亚金融动荡中争斗双方的情报研究思路

本次东南亚金融动荡表面上是金融市场上一笔笔貌似正常的交易,实际上是两种力量明争暗斗的较量。争斗双方就是国际金融投机商和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及金融机构。一方蓄谋已久、策略严密;另一方麻痹大意、漏洞频出。双方截然不同的情报研究思路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金融投机商的情报研究思路

国际金融投机商是这次金融动荡中的进攻者,他们为追求巨额利润发动了一场亚洲金融狙击战,袭击对象是泰国。他们的动机是如何挑起的?“猎物”是如何选择的?袭击是如何实施的?从其情报研究思路上一目了然。

1.理论信息挑起进攻动机。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美国颇具影响的“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亚洲奇迹之谜”的文章,正是这篇文章挑起了投机商们的贪婪欲望。

29岁就出任里根政府经济顾问的克鲁格曼选择最引人瞩目的时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当时正值举世关注的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召开,各国首脑参加了会议,世界舆论浸在“亚洲世纪”的展望之中。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在跨越国界,资本正流向亚洲,西方将失去经济优势,世界经济中心正转向亚太地区。而克鲁格曼却意欲挑战这种流行观点,给东亚热浇一盆冷水。他指出,亚洲的高速发展没有神秘之处,并无奇迹可言,当前西方对亚洲经济发展的过于乐观乃至狂热完全是一种错误判断和夸大其辞。亚洲经济是前苏联式的全员投入驱动型经济,其经济高速发展得益于资源的大量投入和勤奋工作,以及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化变革,而不是靠提高生产率,即不属于效率增长型。比如,新加坡的高速增长几乎可以全部用可衡量的投入予以解释,而单位投入的产出本身看不到明显增长。投入驱动型经济的增长是有限的,必然走向收益递减阶段。因此,他语出惊人地指出,东亚“四小虎”是“纸老虎”。这篇文章一发表立即引起了国际金融投机商们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与一般人的重视是不一样的,多了一分险恶的用心,在亚洲寻找袭击的目标。正是克鲁格曼的文章把这种进攻意识引到了亚洲。一位投机商看了文章后立即思忖:“亚洲的增长有个限度。”重视面向现实的理论信息的分析与研究是当今国际金融投机商的新作法,他们了解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与复杂的今天,理论信息的宏观导向作用日益突出。在本次东南亚金融动荡中,理论信息就为投机商们起了情报研究思路的导向作用。

2.通过严密的现实信息搜寻与分析找到“猎物”。那么,可乘之机在哪里呢?金融投机商们象山岭上俯瞰鹿群的豺狼,经历了长达2 年多的密切观察,终于猎物出现了。经过严密的现实信息搜寻与分析,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泰国身上。

9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泰国。但是,从1994年起,尽管泰国经济表面上仍一片景气,但实际上正从内到外受到一连串的冲击。这些冲击的不利影响有的是即时的,但更多的是长远的。国际上,泰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在中低档商品市场和高附加值商品市场都面临巨大压力。在鞋、纺织、服装等中低档商品市场,泰国的传统市场逐渐被中国、其他东盟国家取代,而日元持续下滑,使泰国高附加值产品的竞争力也有所削弱。泰铢与美元挂钩,美元升值带动泰铢升值,使泰国难以应变。而泰国的竞争对手却可以通过汇率变化取得相应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泰国由于缺乏高素质劳动力而导致工资急剧上升,进一步削弱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国内,由于监管不力,源源不断流入的外国资本从以前的工业投资大量转向房地产、金融市场投机,新建办公楼空房率为50%,30%的房地产投资无力偿还。泰国经济已成为非生产力的泡沫经济。这个耀眼的泡沫在1996年底已膨胀到权限,终于被投机商们盯上了。当时,泰国外债急增至1060亿美元,比外汇储备多近两倍。1996年经常性项目收支赤字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 %,超过国际通行的警戒线。面对危局,泰国政府束手无策,为遏止工资上升、继续吸引外资维护经济运转,不得不继续维持高利率,而高利率又使债务负担更加沉重。泰国经济已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唯一的出路是泰铢贬值,这将是泰国政府最不愿走,但不得不走的路。国际金融投机商通过全面细致的情报分析研究,把这一结果预测的很准,时间还超前了近半年。

3.以灵敏的信息反馈快速的行动反应实施对猎物的袭击。当泰国苦苦支撑高利率、高债务的危局而不愿牺牲既得利益时,投机商行认为猎物已穷途末路,袭击时机已成熟,时间是1997年初。国际金融市场投机商向泰铢发动的首轮攻击是买入泰铢/美元的期货合同,如果泰铢升值,卖家赚钱(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如果泰铢贬值,投机商用较不值钱的泰铢结算合同就能赚钱。由于投机商们攻势集中,对此类合同的需求强劲,使利率上升,泰国各类银行纷纷发出此类合同,连泰国银行也加入发出此类合同的行列。银行在2月和3月便发出150亿美元远期合同, 其中八至九成落入投机者手中。直到5月,泰国银行才知道铸成大错, 匆忙停止发出合同。与此同时,泰国有关部门公布1997年头几个月的贸易数据,由于出口形势继续恶化,更坚定了投机商们的猜测:泰国政府不得不使泰铢贬值以推动出口。于是第二轮攻击开始了。投机商们纷纷在海外市场抛售泰铢,泰国政府以强硬手段对付, 在短短几天耗资100亿美元吸收,使国际金融市场泰铢汇率稳定在23~24铢兑1 美元的水平。然而,泰国银行在海外市场的干预使泰铢汇率在海外和国内市场形成双重汇率,国内汇率为26.67铢兑1美元,于是投机商又在泰国市场大量抛售外币买进泰铢,再将泰铢转到海外市场兑换美元套利。与此同时,投机商们向公众发出泰国政府已黔驴技穷的消息,美国一些银行甚至在泰国刊登广告,招揽汇款到外国的生意,激发资金抽逃。此时,已人心大乱,进口商力争及早结帐,以防泰铢贬值,出口商则不敢让货款回国,这一切加剧了资金外流。泰国政府声称5月份损耗外汇储备20亿美元, 而投机商通过在泰国中央银行的内线得知损失50亿美元。到这时,泰铢贬值已不可避免,投机商们估计贬值时间是7月, 以让公司把损失汇入下半年帐目。果然不出所料,7月2日,泰铢贬值。据估计,投机商暴利30亿美元。

(二)泰国政府及金融机构情报研究方面的失误

与国际金融投机商相比,泰国政府及金融机构则显得被动、反应迟钝、策略失当,在投机商眼中,它已不是一只有生气的亚洲虎,而是一头得了病无力反击的猎物。在情报研究方面出现以下明显的失误:

1.信息视点出现严重盲区,导致事态恶化。泰国金融动荡与其说是投机商兴风作浪,不如说是泰国自身为投机商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表演舞台。长期以来,泰国就存在巨额外国资本使用不当,金融管理制度薄弱,房地产建设过度膨胀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被经济的高速增长所掩盖,而正是它们为国际金融投机商提供了投机条件。对于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后果,泰国政府和金融界并不是一点也不了解,但没有正视,没有作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相反,他们采取了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态度,听之任之。这种有意无意的信息盲区,导致事态最终恶化。由此可见,决策者抛弃主观愿望的影响,对内部信息进行客观、准确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次金融动荡中,泰国政府的决策失误就是从信息环节开始的。当事态恶化时,才发现真实信息与以前的虚假信息的本质差别,但为时已晚,与事无补。

2.缺乏竞争性、防范性的信息意识和机制,使投机商得手。在自身存在严重问题的同时,泰国政府和金融机构还缺乏针对国际金融投机商的竞争性、防范性信息意识与机制,导致战略战术上均处于不利地位。比如,在竞争性信息意识方面,没有对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引起应有的警觉,没有对国际金融投机商的几次较明显的行动信号作出快速反应,导致战略失误。在防范性信息机制方面,没有预先设置专门防范金融投机的管理机制,信息保密不严,屡次泄露内情。相反,对投机商的策略却缺乏信息来源与情报研究,导致诸多回合的战术失误。这对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还是新手的发展中国家的确是难得的教训。金融领域竞争性强,参与者广,影响因素复杂,了解参与者的心态以及决定这种心态的原因是十分重要的,这都取决于信息意识与机制。与泰国政府不同的是,国际金融投机商们不仅重视克鲁格曼独树一帜的观点,更重视这种观点所造成的广泛的心理影响,它有可能改变人们对东南亚经济的信心强度,这就是可乘之机。争斗双方在信息意识与机制上有本质的差别。

3.缺乏准确、严密的情报研究,上了投机商的圈套。在投机商向泰铢发起首轮攻势时,由于缺乏准确的情报研究,泰国政府把投机商大量买入泰铢/美元的期货合同所造成的兴旺假象误认为是经济繁荣的表现,应其要求大量发出这类合同,使其中八到九成落到投机商手中,结果授人以柄,把泰铢的命运拱手让给他人主宰,造成致命伤。这一重大失误充分说明提高情报研究水平的重要性。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依靠现代化信息网络能够在大范围内全面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动态,以信息传递代替资本划拨开展金融活动。信息获取和情报研究已成为金融机构赢利的主要手段。比如,目前美国银行收入4/5来自信息,只有1/5来自存贷利差。

4.封锁国内消息,刚好给投机商创造了散布小道消息的渠道。在国际投机商发动第二轮攻势时,泰国内政部对传媒采取封锁行动,防止发出对泰国经济不利的消息。而此对泰国民众正躁动不安,急于获取事态进一步发展的信息。这就形成了信息真空,刚好给投机商散布泰国已黔驴技穷的消息提供了机会。他们采取在泰国各大报刊上刊登招揽向外国汇款的广告的方式,巧妙地向泰国民众传递了特定信息。其实,在这种关键时刻,与其封锁消息不如有分寸、有节制地传播信息,稳定公众心态,恢复公众信心。不能把信息传播途径拱手让给对手。

标签:;  ;  ;  ;  ;  

东南亚金融风暴中信息研究的思考_金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