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论文_邵芳萍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论文_邵芳萍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

摘要:工程项目预结算审核工作综合性较强,覆盖的科目范围较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部分客观要素限制会出现多项问题。当前针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预算人员需要对行业各项规定进行分析,对各类问题深入探究,整合问题产生的原因,拟定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措施,防止造价预算成本增加,对企业发展效益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应对策略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属于复杂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各专业人员配合完成,才能提升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近些年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逐步扩大,预结算出现问题,会导致企业发展受到阻碍,无法正常运作。所以当前施工单位预算人员要全面控制造价,扩大造价预结算审核力度,企业要对相关审核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提升项目造价真实性、规范性。

一、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基本概述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就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费用,其中主要有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风险等费用,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就是对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进行系统分析,在施工阶段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全面化、精确化计算。工程施工图预算就是在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结算过程中项目工程需要投入的全部费用。在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中,工程预算是重要手段,通过规范化的工程概预算能为施工单位各项活动提供有效参考,为后续各项施工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周期较长,资金投入量较大,通过工程结算能保障施工项目各个环节资金合理的补充,确保项目能依照计划进行施工建设。在常见的工程结算方式应用中,主要有每年年终结算、竣工结算以及中间结算。施工单位在工程审核中就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项目工程,针对施工图纸、工程变更、经济签证及相关规范等对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全面汇总分析及审核[1]。

二、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分析

(一)工程造价常见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中,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部门单方面重视施工项目成本要素,对内部人员基本构成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中存在较大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检查时,未能对内部各个细节部分进行控制,未全面掌握造价基本现状,对审核工作有效开展造成了较大偏差。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新材料、新工艺、新规范更新换代较快,施工方式也在逐步优化,传统的造价审核各项条例不能有效适应新时期项目造价审核基本要求。在造价审核过程中,会出现审核材料数据不真实、政府定额不能完全匹配等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反应项目真实造价情况,导致后续各项审核工作难以有序开展。施工企业各专业人员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对各个环节施工工程未能有效记录,工艺标准不能完全执行,材料品牌差异大等,导致施工人工、材料、机械等直接费用参考价值较低[2]。

(二)投标常见问题

目前建设单位主要是通过工程量清单开展招标工作,施工单位要严格依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对工程进行报价。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招标文件、图纸答疑及现场勘察等进行系统分析后确定综合报价。施工单位投标人员应熟悉招投标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以便在投标工作中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利益。在项目投标过程中,清单特征描述是组价的基本依据,投标人员不能仅参考特征描述组价,同时应查阅施工图、施工规范及施工技术措施,考虑各类潜在风险因素。综合单价能真实反应施工企业综合能力,每竣工一项工程,造价人员应总结分析每项清单综合单价,建立企业数据库,在往后投标中才能保证将亏损堵截在源头。施工图是项目施工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能综合反映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各项费用与耗费的施工时间。竣工图能集中整合项目施工中各项情况,记录施工中各项突发问题,比如建筑设计变更、经济签证等问题。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中应采用报价技巧,如: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无利润竞标法及突然降价法等,为企业赢取更多的机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施工过程常见问题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使工程造价一直处于可控状态。在过程中对工程设计变更、工程索赔进行及时管理,工程设计变更和工程索赔是影响工程价款结算的重要因素,也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工程造价中,建筑材料价格是造价主要费用之一,达到了工程造价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现场材料管理的好坏,是衡量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实现文明施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保证工程进度、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加强现场材料管理,是提高材料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无论采取如何的管理措施和办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材料损耗,节约材料使用,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工程项目的利润最大化。人工费也是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人工费仅占工程造价的百分之十五左右,但是目前市场人工费价格较高,因此应严格控制在计划之内。在项目施工建设中还需要应用各类大型机械设备,此类设备通过租赁用于施工会产生相应费用。

三、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应对策略探析

(一)应用规范化审核方法

工程项目各项管理制度与造价审核之间具有较大问题,在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完善过程中,要确定项目管理各项操作,确定各个环节操作的责任主体。管理部门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能为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目前在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应用方法较多,比如全面审核法,就是依照项目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要消耗较大人力物力,工作量会上升。其次是应用重点审核法,重点审核法主要是对项目中的重点环节进行审核,实际操作较为简单,工作任务量不太大。还能应用筛选审核法,就是对照工程量、建筑单位面积工程量、用工工程量,整合三个标准值表。在审核中,要对不同数据与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最后还能应用标准图审核法,主要是依照标准图开展造价预审核,此项方法应用范围受限,但是精确率较高,审核速度较快[3]。

(二)预结算审核合理编制

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编制阶段,施工单位预算人员要对项目建设基本现状进行分析,明确项目合同以及招标文件内容与要求。以业务稳定情况为基础,对固定预算编制进行合理筛选。在预算编制全面创新基础上,能为工程造价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制度拟定过程中,为了全面满足工作量审核基本要求,要对各项内容真实性进行检查。在审核过程中,实际选用的审核方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取,保障项目建设质量能全面提升,降低项目成本。另外,材料审核是关键点,要及时掌握材料市场价格,质量信息等。

(三)对审核过程进行控制

施工单位预算人员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套价、取费、工程量三步走原则。在具体审核过程中需要明确具体方向,对细节工作进行合理控制。强化审核工作,与提升预算工作准确率都较为重要,为了对各个环节操作进行控制,要合理应用科学化论证方式,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考察措施。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审核人员展开专业化培训,采取有效的考核措施,提升人员综合素质以便适应造价审核工作基本要求[4]。

结束语:

当前大多数建筑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项目建设总量较大,致使工程预结算审核难度加大,其中涉及的审核细节与内容较为广泛。审核人员要坚持公正、务实、求真的态度对工程造价进行评价,要对施工文件进行参考,还要依照现有的建筑规定与概预算定额审核。技术人员要不断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专业业务素养,保障工程预算审核结果真实性、客观性的有效提升。要明确当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的各项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控制措施,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贵平.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162-162.

[2]陈青青,季玉.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对应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3188-3188.

[3]刘洪坤,方娜.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984.

[4]石宗保.论工程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J].城市建筑,2016(15):194.

论文作者:邵芳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  ;  ;  ;  ;  ;  ;  ;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论文_邵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