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碧瑜
广州南沙明珠湾区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在实施造价管理控制策略时,应从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两大要求的分析框架来寻找实现途径。将“全面预算管理”转换为“全面造价管理”,进而在落实造价管理主体责任和完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过程中,杜绝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三超”。实施策略包括:优化现场勘查人员构成、辩证考察建筑项目功能、大数据下助力造价概算、创新班组造价控制模式。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策略
在探讨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时,需要从造价管理的视角下来展开。根据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在要求可知,建立全员参与下的预算管理和全过程预算管理应成为确保造价管理合理性的关键。那么,在实施造价管理控制策略时,也应从以上两大要求的分析框架来寻找实现途径。为了有助于本文的讨论,这里将“全面预算管理”转换为“全面造价管理”,进而在落实造价管理主体责任和完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过程中,杜绝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三超”。
笔者参与建设的广州市某建设项目,建设范围包括新建及拆除提防3.054km;重建规划纵二涌水闸1座;新建水闸2座,分别为规划纵一涌北闸及东环涌北闸;配套临时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堤岸及闸桥的软基处理、堤岸结构、水闸、闸桥控制房、配电房、电气二次、自发电、施工期抽水、施工临时道路及配套临时工程等。基于该项目,以下将就本文主题展开讨论。
一、建筑工程概预算对造价的影响分析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对造价的影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对造价概算的影响
该建议项目由若干个子项目构成,且各自项目因功能定位不同、施工工艺不同,进而也对造价概算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概预算环节,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完成整体造价概算,且造价概算经审批之后便成为了刚性的项目投资经费。若是概预算环节未能赋予合理的弹性系数,则可能会影响到对各子项目施工的资金配置绩效。在项目外包模式下,则会进一步影响到各子项目的施工进度。
(二)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造价控制构成了全面造价管理的核心工作,在前期概预算存在数据失真的情形下,将必然会对造价控制带来诸多干扰。在造价控制与施工质量之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下,为了满足造价控制目标,必然会牺牲部分项目施工品质;或者在满足项目施工质量不变的情形下,则存在着强烈的追加预算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人工成本一般占据30%左右的项目造价额度,所以在保障这部分劳务费用支出的情形下,必然会形成通过侵蚀项目质量来满足造价控制的结果。
(三)对造价结算的影响
在分子项目施工的模式下,结算可以分为阶段性竣工结算和整体竣工结算两种。前者可以作为造价过程控制的手段,后者则从总体上完成造价管理的事后控制,且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概预算对造价结算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后者,即整体竣工时的结算环节。对于前者而言,可以采取项目资金弹性管理来进行调配,进而能够有效减少负面影响。
二、控制造价影响的模式定位
为了防止在造价管理中出现系统性风险,控制造价影响的模式需定位于以下四个环节:
(一)定位于现场勘查环节
实践表明,概预算所最终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大概率存在于现场勘查环节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地质条件勘查、生态环境勘查,以及在社会人文环境考察中存在着缺失。根据所缺失的勘察数据来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则必然会将客观存在的风险“合规化”。因此,根据建筑项目功能定位,夯实前期现场勘查工作则是控制造价影响的第一步。
(二)定位于方案论证环节
建筑项目方案论证主要针对施工方案来展开,而施工方案又主要以施工图纸的形态存在着,其将作为造价概算的原始资料。实践表明,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可能会出现方案调整的需要,该需要部分归因于对建筑项目功能设计的重心定义,另一部分则对归因于设计方案在实施中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因此,增强方案论证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则成为了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定位于造价概算环节
造价概算与前面所提到的概预算属于同类工作内容的不同表述,其主要根据施工图纸来开展项目造价概算。作为笔者所在公司的建设项目,其内含有相互联系且由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所以对它们实施造价概算需要考虑到施工中的工艺风险问题。因此,需要增强造价概算的精准度,并以权变管理的视角来调配各子项目的资金配置。
(四)定位于造价控制环节
造价控制的难点和重点在于事中控制,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使用监管。在散落化的空间场域下,其本身就会对资金使用监管带来信息不对称的干扰。再者,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流存在着不可分性,所以无法通过边际成本分析来强化班组成员个体的造价控制意愿。另外,施工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都将影响到造价控制的稳定性。
三、定位驱动下的造价控制策略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造价控制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优化现场勘查人员构成
优化现场勘查人员的构成,其目的在于发挥相关人员的专业优势,增强现场勘查质量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根据笔者所在公司的建设项目可知,建设内容包括堤岸及闸桥的软基处理、堤岸结构、水闸、闸桥控制房、配电房、电气二次、自发电、施工期抽水、施工临时道路及配套临时工程等。因此,在人员构成上应以核心子项目勘查人员为牵头人,与上述其它子项目相关联的人员共同组成。
(二)辩证考察建筑项目功能
辩证考察的重点在于需要对建设项目建立起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建筑整体功能的发挥,来调整各子项目的功能定位与功能联系。根据笔者所在公司的建设项目内容:建设范围包括新建及拆除提防3.054km;重建规划纵二涌水闸1座;新建水闸2座,可知,需要在保障上述项目得到顺利完结的基础上,来开展其它配套设施的施工。因此,在明确了主次关系后,便能为项目方案设计提供科学的综合论证视角。
(三)大数据下助力造价概算
增强造价概算的精准性,不仅需要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还需要对未来不确定风险的应对做好准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助力造价概算的精准性。为此,公司需要建设和完备历史项目施工数据库管理,根据大数据分析在均值回归统计计算的基础上,寻找到造价概算的合理波动区间,并在计算上赋予该区间以弹性系数来作为表达,进而为接下来的造价控制提供保障。
(四)创新班组造价控制模式
创新班组造价控制模式的基本思想在于,将传统基于外围造价控制监管转换为形成班组成员主动开展造价控制的意识。那么,这就要求建立需要创新子项目资金配置和使用模式。笔者建议,公司管理层与子项目施工方可以签订任务书,在规定双方权益与责任的同时,设计出按任务书完成任务后,节约资金可按比例提成作为班组成员奖励性经费的条款。进而,这就在激励兼容条件下强化了班组成员造价控制的意识。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本文认为,将“全面预算管理”转换为“全面造价管理”,进而在落实造价管理主体责任和完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过程中,杜绝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三超”。实施策略包括:优化现场勘查人员构成、辩证考察建筑项目功能、大数据下助力造价概算、创新班组造价控制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霞.全面预算管理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探讨[J].中国外资,2012(17).
[2]裴春燕.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河北企业,2008(8).
[3]廖楚如.全面预算下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模式构建[J].科学与财富,2012(5).
论文作者:罗碧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班组论文; 水闸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概预算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