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余宝骏

广州市荔湾区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510000

摘要:建筑施工中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掌握该技术要点,这对工程质量提升、建筑施工任务及时完成有促进意义。本文简要介绍软土地基概念及特点,然后总结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作用及注意事项,最后针对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重点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技术要点

引言:近年来,建筑施工任务量不断增多,并且建筑施工要求相应提高,进而建筑施工单位处理软土地基时,应掌握软土地基处理技巧,处理好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益间的关系。本文针对该论题深入探究,对建筑事业有重要影响,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1软土地基概念及特点

1.1概念

所谓软土地基,指的是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呈现流塑状态的饱和土层。软土地层概念还可以这样阐述,即软土地层组成成分主要为淤泥土质、颗粒、分散土,软土地层在长时间冲刷、沉淀作用下形成软土地基。当软土地层承受力度超过抗压强度时,则软土地层会出现沉积现象,导致地基稳定性降低,进而会为建筑施工增加难度,影响建筑物安全。

1.2特点

首先,渗透性。软土地基含水率较高,进而透水性较差,这也是软土地及承载力弱化的主要原因。其次,触变性。软土地基在外力作用下,地基变形,进而对后续使用产生影响。然后,压缩性。软土地基压缩系数较大,如果垂直压力超过承受范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进而影响软土地基使用,导致软土地基质性能受到影响。最后,非均匀性。外力作用下,软土地基土质以及强度明显改变,进而降低建筑物质量。

2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作用及注意事项

2.1作用

一方面,软土地基处理有利于减缓压缩速度。软土地基压缩性缓慢推进,能够降低非均匀沉降现象发生几率,并且建筑物整体质量能够得到保障,针对压缩幅度以及频次合理控制,有利于取得良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地基土抗剪度。软土地基有效处理后,能够减少剪力破坏现象发生,同时,还能提升建筑物质量,从整体上提高地基稳定性,增强地基承载能力。

2.2注意事项

首先,全面勘察施工场地。建筑施工活动实施之前,应调查、分析工程地质资料,了解施工场地水文变化情况,据此总结工程特点,为建筑施工活动制定合理方案。然后,做好施工准备。施工单位参照相关规范以及要求,准备施工工具以及材料,优选适合的施工方式,从整体上提高施工质量,与此同时,掌握地基承载力变化情况,探索适合的地基处理方式[1]。

3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施工中常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类型多样,下文结合工程案例具体分析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由于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条件以及应用效果各异,因此,建筑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这不仅能够提高软土地基处理质量,而且还能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提高建筑物外力抵御作用。

3.1“垫层换填”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所谓垫层换填法,指的是清除湿度较大、土质松软的地基土层,之后应用性质稳定、不易变形的材料进行换填,最后对垫层压实处理。例如,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用碎石材料进行垫层换填处理,以此提高承载力,确保软土地基层水分及时排出,该工程使用该方法的过程中,针对垫层厚度以及密实度合理掌控。由于“垫层换填”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便捷等优势,进而在房屋建筑工程,以及其他类型建筑工程中大范围应用。垫层设计时,合理控制压实系数,即,并掌握沉降计算公式,

3.2“静压力桩加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该方法作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一种,通过预制桩逐节压入这一操作完成地基处理目的,这种方法具有低成本、噪音弱、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常用压桩机的荷重有80t,120t,150t等数种,最为常用的当属液压式静力压桩机,压力可达8000KN。某建筑工程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配合应用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消减超孔压、引孔等措施,从整体上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加强建筑物稳定性。“静压力桩加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细致分析技术运行机制,减少桩基沉降差,从整体上提高建筑物外力抵御能力。

3.3“固结排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固结排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在强夯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具有低成本、短周期、地基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淤泥土质中具有良好适用性。例如,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基施工时,施工单位细致分析“固结排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流程,以及技术要点,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横向与竖向结合的排水体系,以此加快水流速度,提高夯击效率,确保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基施工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工。此外,该施工单位应用信息技术动态监测施工进程、检测施工结果,从整体上提高施工质量。“固结排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这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同时,拓展了施工人员思路,这对固结排水法大范围推广有重要意义。固结度计算时,带入固结度计算公式,依次代入已知参数,n井径比为19,F(n)为2.02,Tr=,计算Cr(水平向)和Cv(垂直向)固结系数,分别为,最终求得固结度值为

3.4“高压喷射注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方法最早应用于日本,它以化学注浆和高压射流切割技术为基础,它具有适用性、便捷性、高质量等优点。这一方法应用的过程中,充分准备高压工具(地质成孔设备,搅拌制浆设备,供气、供水、供浆设备,喷射注浆设备,控制测量检测设备),以及施工设备,根据施工流程完成回填注浆工作任务,最终针对固结体质量全面检测,具体记录固结体均匀效果以及整体效果,通过开挖检验法、静载荷试验法、钻孔取芯法完成质量检测。例如,某高层住宅项目位于市区,总层高为十八层,工程基础选为钢筋混凝凝土筏板基础,施工现场地层土质分别为杂填土、低压缩性土、高压缩性土。该施工项目应用“高压喷射注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之前,合理设计参数;准确确定桩径以及桩身长度,其中,桩径为550mm,桩身长度为11m;优选注浆材料——水泥,合理配置材料比例,水灰比为0.8。高压喷射注浆实际施工时,首先进行钻孔、喷浆;然后合理控制旋喷速度、压力等技术指标,并做好记录,应用这一公式计算求得喷射流破坏力,(p为介质密度,为喷嘴断面积,v=um为喷射流平均速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那么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制定相关补救措施;接下来保持匀速送浆,对于送浆堵塞现象应停机处理,并将送浆管清理干净,避免出现端桩现象;最后在原孔进行冒浆回灌[2]。

结论:建筑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为了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活动顺利推进,取得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应探索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方法。本文在介绍软土地基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作用,以及软土地基处理注意事项,最后结合工程案例,分析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希望能为施工人员以及技术研究者提供借鉴。由于我国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平较低,对比于西方国家,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应主动向发达国家借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先进经验,从整体上提高软土地基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小垒.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7):16-17.

[2]杨建平.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7(03):100+104.

论文作者:余宝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研究论文_余宝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