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高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并依照阿替普酶使用效果加以判断。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80名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照溶栓治疗效果的好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年龄小于80岁的脑梗死病人分到研究组中,详细比较小组资料,掌握全部病人入院前的真实状况,观察各小组差值、死亡率、出血转化率、卒中率等信息。结果:研究组卒中量表评分结果要比对照组、观察组低。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入院2周后的卒中量表和评分中差异化当明显。经过90天的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中位数和预后良好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观察组和研究组溶栓后出血转化对比没有任何差异性。结论:在高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运用阿替普酶的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血转化率和死亡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安全性;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病症,且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在所有脑血管病种占据主导地位。截止到当前,治疗脑梗死的最佳方法是运用静脉溶栓,保证血流通畅,而溶栓药物使用最多的就是阿替普酶。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80名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他们使用的药物均为阿替普酶,从而观察其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详细资料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80名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照溶栓治疗效果的好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年龄小于80岁的脑梗死病人分到研究组中,随即对比各个小组的一般资料,详细了解患者入院前的所有情况。
1.2方法
在临床医学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药品均为阿替普酶,并且效果显著。依照0.9mg/kg完成注射,1分钟的静脉推注,其余的静脉滴注在1小时内完成。溶栓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头颅CT的检查,在治疗溶栓和其他症状时都要根据相关指南明确的方法实施个体化诊治,帮助病人早期康复。
1.3观察指标
仔细勘察各个小组分别在治疗前期和卒中率的真实状况,溶栓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和整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x±s”代替,t检验,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2.1比较脑梗死溶栓治疗成效
2.2高龄脑梗死溶栓安全性分析
颅内出血和严重过敏是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最明显的反应症状,患有溶栓症状的病人都要在24小时后进行头颅CT的复查,观察小组目前有4名患者出血,研究小组10名患者出血,相较于两组出血情况对比没有任何差异性,没有出现药物过敏的症状。
3.讨论
脑梗死在临床医学生非常常见,其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残障率极高,只有少数患者可以存活,但都会出现瘫痪、语言残障等情况,给家人和自身带来极大痛苦。脑梗死的发病群体多为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几率就越高。现如今,随着老龄化的不但加重,年龄超过80对的脑梗死老人非常多,所以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现阶段,治疗脑梗死的最佳方法是静脉溶栓,据实验分析,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我国相关条例把大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归结到溶栓禁忌范围内,然而在医学临床上有很多80岁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阿替普酶溶栓进行治疗。据国外研究证实,超过80岁的高龄脑梗死溶栓在治疗方面具备一定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已经发表了关于高龄急性脑死静脉溶栓的相关治疗内容,相较于同龄不溶栓患者而言,年龄超过80岁的静脉溶栓病人在服用阿替普酶静时其效果要好一些,减缓了颅内出血的症状。
据资料证实,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将阿替酶治疗法应用于高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出血转化率与死亡率,明显改善溶栓2周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针对病情较轻的脑梗死病人来讲,高龄脑梗死病人的评分数值要高很多,状况也相对严重。在高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运用阿替普酶的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血转化率和死亡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晓成,王文峰.阿替普酶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效果及其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29):81-83.
[2]方明,章湉.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10):65-67.
[3]赖舒帆,朱钦辉.高龄与非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静脉溶栓方案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8(16):50-53.
论文作者:黄文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溶栓论文; 脑梗死论文; 静脉论文; 高龄论文; 患者论文; 安全性论文; 病人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