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及台湾高科技开发区概况_生物技术论文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及台湾高科技开发区概况_生物技术论文

美日英德法等国及台湾的高技术开发区概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德论文,美日论文,台湾论文,等国论文,高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技术开发区,又称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园、科学城、高技术中心或科技园区。这种开发区的名称虽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一种以智力密集的大学或科研机构为依托,以开发高技术、开拓新产业和研制新产品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综合基地。也是形成高技术产业并使其带动其它产业迅速发展的示范区。

一、美国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工业园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技术开发区。目前它已在美国18个州建立了115个高技术开发区。由斯坦福大学创办的科学工业园区迅速发展而成为今天的美国硅谷。今日的硅谷已有约8000家公司,6000余名博士、22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76万科技劳力。其中电子公司2000余家。硅谷集中了世界电子工业资金的1/3,它曾占有世界电子工业总产值的40%,其年产值超过400亿美元,硅谷真正成了“世界电子革命中心”和“半导体工业王国”。除硅谷以外,波士顿的128号公路上的高科技园区,北卡罗来纳州的高科技三角园区,芝加哥附近的生物医学技术高科技园区,纽约州的康奈尔工业高科技园区。都很有名。

此外,1988年,美国电子行业13家大公司组成了赛马泰克集团,其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该市已成为美国的第二个硅谷。美国的第三个硅谷,即东部硅谷,它位于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的270号公路的高技术走廊上,近两年它声威大振,成为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蒙哥马利县的高技术产业走廊不同于硅谷和波士顿的128号高科技园区,它是以国家卫生研究所、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等政府实验室为基础,在近十年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技术产业群,因而其高科技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美国全国总共有280多个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其中有100多个集中在这里。高技术走廊两侧汇集着不同规模的600多个高技术公司和14个国家级实验室。蒙哥马利县还有一座占地7284亩的研究和开发村,其核心部分是著名的谢迪格罗夫生命科学中心,该生命科学中心的科研设备和人才属世界第一流,也是美国唯一将生物技术产业、生命科学服务和大学教育融为一体的高科技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园区。

在美国现有的115个高技术园区,其中56个是1984年后建成的。这些高科技园区的建立壮大和充实了美国的科研实力、开发实力和经济实力,使美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日本

日本是亚洲最早建立科学工业园区的国家,它仿效美国的做法,于1968年建立了筑波科学城,是世界上最大和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工业园区之一。在筑波科学城中建有47所日本国内研究所,占日本全国研究所总数的一半。此外,信息大学、筑波大学、民间企业和团体也陆续在这里建立了科研机构,如汽车研究所、海洋环境技术研究所和饲料畜产研究所等。早在1986年,筑波科学城中就已有科研人员6000名,约占日本国立研究所人员的60%,其中博士为2500名。

日本的大企业如三菱、三井、住友和芙蓉等集团约300多家公司将和日本通产省合作,在筑波科学城建立大型科研基地。到1990年7月,日本建设省决定,拨款785亿日元,用10年时间全面修缮筑波科学城。日本还准备投资200亿美元在关西地区再建一座科学城。

这些科学城的建立有利于日本实施其在80年代所提出的科技立国的发展方针,实现其提出的“人类新领域研究计划”;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筑波宇宙中心透露,日本将在20年后在月球上建立开发基地,从月球上提取其所需的一些资源。

目前日本已拥有26个科学工业园区,它对促进日本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促进日本的电子元器件和半导体芯片的大规模产业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英国

英国是西欧地区最早建立科学工业园区的国家,1973年兴建的剑桥科学园,被认为是继美国硅谷之后又一个令人瞩目的高科技工业园区。1984年英国成立了旨在促进和协调科学园区发展的科学园区协会,进一步促进了科学园区的发展。到1989年4月,英国已建立了40个科技园区,建筑面积达279万平方米,参加科学园区的公司达807个,从业人员10540人。在这些园区内,集中了大量科研机构和设施,直接向企业进行技术转让,提供技术服务。近年来英国各大学也纷纷建立科技园区。剑桥、黑里奥特瓦特、布拉德福德、利兹、利物浦和曼彻斯特等10个城市的大学已建成了科技园区,此外,基尔、萨里、斯旺西、南安普敦、约克等城市的大学也兴建了科学园区。90年代英国兴起建立科学园区热,最终将建成60个科学园区。

三、德国

德国于1983年在柏林建立了第一个高技术园区,即柏林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它后来在亚琛、卡尔斯鲁厄、海德堡等地又建立了10个高技术园区。这些高技术开发区已开发出一些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了高技术含量高的高新产业。德国正在筹划和兴建的高技术园区还有六七十个之多。

四、法国

法国的索非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区迅速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科技工业园区,其中已有700多家机构,包括20个研究中心、11所高等工业院校。园区内高技术涉及到微电子、信息自动化、应用数学、新材料、遥感技术、生物工程等学科领域,年生产总值达80多亿法郎,人均产值高出全国水平1.5倍多。

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正在建设高技术园区,汇集了产业界、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科研与开发力量;该地区内的雷思市的高技术园区雷思·大西洋城,以国家通信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为其核心,已建立了与电子技术有关的高技术产业20多家。法国的南特市至圣约泽尔市的长达50公里的卢瓦尔河沿岸广大地区,正在实施开发国际大西洋城高技术园区的计划,其投资总额约为15亿美元。它的建成将促进法国高技术产业和经济实力向前急剧发展。

五、台湾

我国台湾省的新竹高科技园区始建于1980年12月15日,如今已成为明星厂家汇集,年产值达500亿新台币的科技城,被誉为台湾省的“硅谷”。台湾的电脑及周边产业的年产量已占世界年产量的10%,其中60%是来自新竹科学园区。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主要集中在科学园,其产量居全世界的第四或第五位,同欧洲诸国的高科技产业相比毫不逊色。

目前台湾“国科会”已规划出新竹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向四个方向发展:一、精选必需的高科技;二、重视知识产权;三、管制高科技出口;四、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他们提出以法国索非亚科学园区为标本,着重发展电子、资讯、半导体等产业,而发展集成电路成为重点的重点,计划在5年后,使集成电路的产值提高到目前的5倍,即达800亿元新台币。并将全力支持液晶显示器和硬磁盘的开发。

台湾还决定以新竹高科技园区为榜样,在台湾中南部兴建第二个高科技园区。将来还打算在花莲、桃园建立第三和第四个高科技园区。与此同时,还决定在云林、台南、台中、峨眉建立四个高科技工业区,以及建立北、中、南三个软件科技工业区。

为进一步促进台湾高科技的发展,台湾当局还将把新竹科技园区建成一座科学文化城,未来的科学城包括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华工学院、玄奘工学院、师范学院、元培医学院等六所大专院校,以及工业技术研究院、食品工业技术研究院、新竹市中心竹西、竹北工业区、竹东、南寮及香山、宝山等地区。

到1996年,新竹科学城中的科学园区面积将扩大到580公顷,工作人员将增到5万人,入园企业可达200多家,每年营业额可达1800亿元至2000亿元。

标签:;  ;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及台湾高科技开发区概况_生物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