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分析论文_许峤枫

基于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分析论文_许峤枫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昆山分院 江苏省昆山市

摘要:可移动止停装置器检验对于电梯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的关键技术要求,探讨了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的检验方法。旨在为电梯安全检验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关键词:可移动止停装置;技术要求;检验

引言:近些年,电梯安全事故高发,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的电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原有电梯技术的限制,电梯安全性受到双重的影响,导致安全性较低。为了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改善电梯运行性能,降低运行能耗,国家住建部门提出对老旧小区电梯进行改造。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是电梯机械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安装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对于有针对性的改造老旧电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研究该课题。

一、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概述

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是是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允许电梯在端站之间自由移动的机械装置;而在人员进人轿顶或底坑时,该装置限制轿厢的行程,保证顶层或底坑有足够的安全空间。对于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的安装要求,由于受不同建筑物结构的限制,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可参考GB7588-2003或GB21240-2007中的相关标准,在不满足其中的要求是参考合GB28621-2012《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相应的要求,或参考其他有关建筑物加装电梯按章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技术要求

可移动止停装置的安全保护分为两级,一级保护是中断电梯轿厢运行开关,制动电梯轿厢。减小其顶部与底部的距离,在技术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执行一级保护操作时,电梯维修安全装置失效的情况,此时不能靠符合程序的操作来降低风险。另一种降低风险措施无须任何干预自动做,为了防止失误操作进行手动止停[1]。关于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及其要求分析如下:

(一)制动器的自监测

7588-2003中间制动器自监测的情况分为以下几种:(1)如果当制动器动作检测期间检测制动力,检测周期应该超过15天。(2)如果在制动器动作检测时未发生制动力检测,需要在定期维护中检测制动器制动力。(3)如果制动器检测时未发生检测动作,制动力的检测间隔时间应该超过24小时。

(二)制动距离与位置要求

在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制停中,当轿厢载重大于100%额定载重量时,从平层停止的位置计算轿厢的移动距离,制停距离与位置技术要求如下:(1)制停距离与测得UCM的层站距离应超过1.2米。(2)轿厢护板最低点与层门地坎之间的垂直距离应超过20公分。(3)轿厢入口处井道壁的最低点与轿厢地坎的距离应保持在20公分以上。(4)层门门楣与轿厢地坎或轿厢门楣与层门地坎的垂直距离应超过1米。

(三)制动减速要求

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在制停中,轿厢减速关键要求如下:(1)轿厢空载时,线上的减速度为1gn,向下的减速度应该与自由下落时保护装置保护动作一致,渐进式安全钳制动减速度的均值应限定在0.2-1.0gn。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检验方法

(一)技术文件

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检验参考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相关规则。检验时要对相关的技术文件及其资料进行审查。

(二)底部间距测量

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底部间距测量检验参考TSGT7001-2009中的3、4条规定。关于底部间距测量的具体检验如下:(1)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缓冲器被压缩,底坑的空间间距为于0.50m×0.60m×1.0m。(2)轿厢底部部件与底坑底部垂直间距大于0.5米。当相邻井壁与护脚板、垂直滑动门部之间,电梯轿厢底部部件与导轨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15米,垂直距离小于0.1米。电梯轿厢在正常运行时完全压在缓冲器上,要做好电梯轿厢底部部件的保护,防止底部部件与底坑上部发生碰撞。(3)底坑上部的最高部件与轿厢底部部件的自由垂直距离大于0.3米[2]。

(三)移动支撑的检验

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移动支撑技术检验参考TSGT7001-2009中第3条、第8条规定。移动支撑的具体检验方法如下:(1)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应安装在底坑,用于机械性的制停轿厢。(2)电梯可移动制停装置要与安全系统动作保持一致,或自动操作,或开启手动操作制停轿厢。(3)当电源发生故障时,自动操作动作要与电源恢复前的动作状态保持一致。手动操作时,要确保轿厢机械制停的安全装置保护动作状态与电源恢复前保持一致。(4)电梯可移动制停装置应该按照安全规定安装安全装置,监测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的伸展位置和收回位置。自动操作电梯可移动装置可防止在完全伸展位置和完全收回位置之间移动时因为碰撞造成的机械性损坏。手动操作电梯可可移动止停装置,当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不再动作状态位置时,机械安全装置可自动开启安全系统,用于防止轿厢下行时向上移动的动作状态。检验可通过模拟进行验证。

(四)动态试验

动态试验参考TSGT7001-2009中的第8条、第13条。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在额定荷载与额定速度下实施可移动止停装置的动态试验。在一些强制驱动电梯、曳引驱动可移动止停装置检验中,电梯制动器应该始终保持为打开状态。液压电梯的动态试验应该短接附加的极限开关。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动态试验结束后,要采用动态模拟操作检验电梯运行状态,观察电梯可移动装置检验是否对电梯正常造成影响[3]。

(五)缓冲装置行程检验

电梯可移动缓冲装置行程检验参考TSGT7001-2009中的第3条、第16条。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应该设置符合安全规定的缓冲器,缓冲器需要有经验的检验人员目测完成检验。

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在电梯检验或改造作业中通过制停轿厢等预留出安全作业空间,确保电梯改造人员的安全。由于不同的电梯性能不同,因此操作性不同。在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实际操作中和电梯安全检验中,要根据工作人员实际的作业要求和电梯运行要求检查制动器、制停距离、减速速度和位置等参数,调整参数,确保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止机械运行时的安全,从而有效的避免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瑞宝.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J].中国电梯,2018(07):44-45.

[2]孙军强,卢兵.既有住宅加装曳引驱动电梯检验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8(04):37-41.

[3]龚川江,马明月.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检验的注意事项——以南充市为例[J].西部特种设备,2018(03):68-71+44.

论文作者:许峤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基于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分析论文_许峤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