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学院护理学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课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专升本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77名专升本护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课前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微课视频、重难点、作业等实施翻转课堂,比较两组护生的课程考核成绩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结果 除人际关系外实验组课程考核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各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的考核成绩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专升本护理;外科护理学
微课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针对教学内容重点或难点而录制的教学视频,时间一般为5-10min,具有针对性强,由浅入深,突出重点的特点[1-2]。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课前护生自主学习教师布置的任务,课中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师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课后安排适量的拓展任务[3]。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可促使课外的自主学习,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对薄弱的知识点反复学习,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4]。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专业性强。专升本的护生曾系统的学习过外科护理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其缺乏吸引,因此急需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改善护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微课加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对我校专升本护生的外科护理学教学进行改革,实施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纳入我校2016年专升本大三的护理学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7-8班为对照组,9-10班实验组,两个大班全为女生,对照组共73人,年龄19-24岁(21.23±1.12)岁,实验组共 74人,年龄19-24岁(20.91±0.91)岁,两组年龄及入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授课内容的选择:两组授课教师相同,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5版《外科护理学》中的运动系统疾病护理为例,共16学时,其中理论课12学时,见习课4学时。
1.2.2制作微课:注意知识点的取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筛选内容,将知识点定位在重点难点上。可充分利用案例、图片来丰富教学内容。共制作《石膏固定术护理》、《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锻炼》、《肩关节脱位》、《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护理》、《良恶性骨肿瘤鉴别》等内容。
1.2.3微课教学平台的建立:加入实验组的班级QQ 群及微信群,通过社交平台进行混合性教学,教师通过QQ 以及微信群发布微课视频及翻转课堂的学习资料,包括重难点并设置问题和作业。管理员在群公告将学习内容及任务发布,并要求护生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护生学习过程中可利用该平台对疑问在线反馈,教师回复。
1.2.4实验组护生采取分组管理:采用“类品管圈”模式对实验组的护生进行分组设置组长,护生自愿分组,组长负责收集和汇总组员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课堂上集中进行讨论,见习课程中,组长负责组织下临床见习,并与临床带教老师沟通组员意愿。每周对本组一周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优化措施。
1.2.5 翻转课堂的实施:课堂上由教师随机抽取一名护生来讲解各章节的知识点,讲解完后,组内队员可进行补充,其他组同学点评,提出改进的意见及措施。最后教师总结,对护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鼓励其认真思考,重视知识的内化。
1.2.6 对照组授课方式:对照组按传统的方式进行授课,以老师讲授为主。
1.3评价方法
1.3.1 课程成绩评价:运动系统章节理论课上完后,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单元测验,比较两组的理论成绩。
1.3.2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价:采用Williamson教授编制沈王琴汉化的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测试两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5个维度,即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及人际关系,经检测该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Self-Rating Scale For Self-Directedness in Learning,SRSSDL)的性效度良好,其内容效度CVI为0.963,重测信度为0.855,Cronbach'sα系数0.966,可以用于我国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评估[5-6]。所有条目得分的总和即为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得分,分值越高,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越强。当场发放量表177份,回收177份,有效量表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由双人重复录入并核查,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课程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的课程考核成绩比较(n=177,)
2.2 两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
除人际关系外实验组的总分、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n=177,)
3.讨论
3.1混合式教学可提高护生的考核成绩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课加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护生的考核成绩得到了提高,这与张艳云[7]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web2.0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教育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微课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微课不受学习时间、地点的控制,可充分利用碎片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8]。翻转课堂要求护生课前自主学习并总结问题,同时鼓励护生开阔思路,在课堂上有目的的与同学及老师交流[9],微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让护生主动的学习,实现了从接受知识向构建知识转变,利于学习知识的掌握,故护生的考核成绩提高。
3.2混合式教学可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课加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可提高护生的除人际关系外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有专家指出,我国护生自主导向学习能力培养处于初级阶段,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不高,护理学是一门需终生学习的学科,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因而护生必须具备自我导向学习能力[10]。大学生的学习是兼具自主性和探索性的,不适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讲授为主,此种模式不能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护生的学习能力。微课加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护生通过完成任务及解决问题来构建知识体系,老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启发护生自我学习意识,为护生提供学习策略。但此种模式并未改善护生的人际交流能力,这可能与分组模式有关,此研究过程中,采取自愿分组的原则,护生拥有并习惯固定的交流圈,因而分组自然与熟悉的人一起,故此种模式未改善护生的人际交流能力。
4.小结
本研究初步尝试在专升本的《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微课加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护生的考核成绩,增强了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为今后开展更大规模的混合性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微课加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与微课制作、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密切相关的。教师在课程实施的前期阶段要根据教学大纲制作微课同时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分组时应尽量采取随机分组方式,以提高护生的人际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慧霞.微课在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489-490.
[2]陶继新. 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N]. 中国教育报,2017-03-18(004).
[3]陈玉琨. 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周贤波.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81 -84.
[5]Williamson SN.Development of a 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J].Nursing Researcher,200714(2):66-83.
[6]沈王琴,胡雁.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211-1213.
[7]张艳云.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03):196-199.
[8]杨满福,桑新民.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23):1-5.
[9]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1):105-112.
[10]孙东晗,李莉,王传英,郑艳.自我导向学习理论联合激励机制法在本科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07):1099-1101.
作者简介:何汶霞,女,硕士,助教。
☆通讯作者:邱翛然,女,硕士,助教。
论文作者:何汶霞,黄红玉,李潘,邱翛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导向论文; 实验组论文; 能力论文; 自我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课堂论文; 护理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