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资是现代企业核心资源之一,物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铁路建设物资占项目投资的比例较大,供应管理直接影响施工进度,更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源头,铁路建设物资管理是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物资设备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物资管理
一、铁路建设项目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铁路总公司高度重视铁路物资管理,出台了《铁路建设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等规定,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规范了铁路建设物资管理要求,铁路建设也形成了以“四化”为支撑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但铁路建设项目物资管理在内容、标准等方面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加之铁路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临时性、短期存续性及隶属关系不一、目标需求不同、管理要求和方式各异等特性,导致铁路建设项目物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一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也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是认识不一致,导致建设物资管理的介入深度和程度理解不一,管理的内容、方式和效果也不尽一致,由于缺乏统一性、规范性要求,许多建设单位在履行建设物资原则性管理及甲供物资采购供应基本职责后,一般不愿拓展物资管理外延,直接管理施工现场、深入到施工单位内部、延伸到供应商源头,加之部分建设单位由于自身认识和管理能力等原因,导致各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的内容、标准、方法不一,系统性、全面性、主动性、实效性也存在问题。二是文化存有差异,由于建设项目中施工单位较多,隶属关系不同、管理理念和要求不一致,导致各施工单位现场物资管理方法、手段和标准存在差异。三是思想不统一,由于参建各方利益诉求不一、目标不一,加之激励约束手段缺乏,把参建各方思想行为统一起来的难度较大。四是制度体系不健全,铁路建设物资管理除有宏观的管理要求及采购供应的规范制度外,没有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统一、具体的要求,管理深度不一致、权责不清晰、内容不明确、标准不统一、机制不健全。五是质量管控手段不足,施工单位重成本效益,轻物资质量,监理单位履职不主动、工作不到位,建设单位虽主观上重视,但除严格甲供物资进场验收和加强抽验外,很少关注施工单位自购物资,更没有深度介入源头和过程,物资质量控制的形式和手段单一,对物资质量管理乏力。六是现场管理薄弱,由于铁路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物资的管理主体是施工单位,且均存在不同程序的重生产安全质量、轻物资管理,重采购供应、轻施工现场物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等现象。加之普遍存在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手段落后、人员配备不足、专业人才缺乏、主动作为和进取精神不足等问题,导致了铁路建设项目物资管理定位不准、目标不明、主责不清、各自为政、现场混乱,管理缺失等问题,与目前铁路建设管理标准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更谈不上“领先”。
二、铁路建设项目物资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1、健全管理制度
要对建设项目物资实施一体化、全方位直接管理,整章建制、立规明序是关键,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物资管理工作才有章可循,各工作环节才有规可依。项目开工前期,建设单位要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制定《物资设备管理办法》《物资设备现场管理办法》《现场物资管理标准化台账示范文本》等基础性管理文件,明确物资采购、供应、验收、检验、现场管理等不同阶段、不同工作内容的要求,并形成管理闭环,明确各施工单位职责,规范物资管理工作内容和流程,建立工作标准,使物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求各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管理要求制定并完善各自的管理体系文件和实施细则,做到物资现场管理制度化和流程化。并通过学习宣贯、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及交流总结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制度体系有效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强化招标计划管理
一是严格把关,在初步设计阶段就主动介入,认真核对甲供物资清单,品类是否齐全,型号及技术条件是否满足项目建设标准,范围是否符合中国铁路总公司目录管理要求。二是认真审核,在甲供物资招标前,建立由施工单位现场调查、图纸审核,建设单位物资、工程、计划等部门联审的工作机制,确保甲供物资项目和数量的准确性,为编制上报甲供物资招标总计划创造条件。三是强化管理,以甲供物资招标总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施工组织设计,由工程部门结合施工组织及工程进度,提出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部门牵头联审后,对应编制甲供物资年度采购计划及批次招标计划,每年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保证计划与施工组织的一致性。
3、科学规划设施
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在组织各施工单位调查分析资源和工点分布情况基础上,按照“工厂化、规模化”的原则,系统科学规划仓储设施,并按照方案制定、审查把关、设施建设、验收审批的程序严格管理。集中设置中心料库、拌合站、加工厂,杜绝零散、分散设置小型物资材料库、拌合站、加工厂的现象,减少管理环节,实现物资进场、检验、储存、生产、供应的集中管理。一是中心料库按照“集中仓储、集中供应”的要求,每个施工标段集中设置1~2个中心料库,由项目部集中管理,统一编制需求计划,统一组织供应验收,统一调配供应物资。二是拌合站原则上设在长大隧道口和复杂桥梁工点附近,综合利用,合理布局,方便生产。三是加工厂按运输距离优化设置,原则上与拌合站同设计,同布局、同步建设,并按生产流程优化原则设原材料区、加工区、半成品区和成品区进行管理,标识清晰。
4、加强日常检查
以每月干部下现场检查及专项检查为抓手,推进物资管理标准化管理落到实处。一是制定物资标准化管理工作检查表,涵盖施工单位各层级、物资管理各项点、现场管理各工点和物资管理的内外页,规范检查内容、统一检查标准。二是规定施工单位从主管领导、部门到个人的每月现场检查定量指标。三是每月以文件形式统一下达检查计划,将各施工单位的检查要求一并明确,并兼顾全面性,要求公司物设部每季度覆盖所有标段,每年覆盖所有工点,指挥部和各施工单位的检查根据管辖范围统筹安排,一并纳入管理。四是注重检查的多样性和实效性,采取“四结合、一统一”的检查、定量评比和结果公布(或通报)形式,即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抽查相结合,检查与复查相结合,现场检查与报表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与交换意见和有效整改协调统—,突出检查效果。
5、规范管理标准
物资标准化管理,现场是关键。专门制定《现场物资管理办法》及《现场标准化流程、台账范本》,对现场物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外业方面:明确从项目部到架子队物资管理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使之清晰、合理、可控、具备操作性;按物资专业化要求规范现场物资收、发、领、用及统计分析管理,实现闭环,物资流向可追溯;按标准化要求统一全线物资仓储、防护、标识建设管理标准。内业方面:规范项目部、项目分部、架子队(包括:拌合站、加工厂)的台账、报表和资料汇编归档要求,印发统一的示范文本,形成7个台账、2个报表和2份汇总资料的内业标准化管理,切实做到各级物资管理部门的台账、报表和资料格式规范、内容完整、准确,填写方便。通过内业和外业物资标准化管理,做到“五对应四合一”,即拌合站、加工厂、施工日志、监理日志与架子队工作内容相对应;现场主要物资的使用时间、部位、规格、数量合一。
结束语
有效的物资管理是铁路工程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并实现预期目标和效益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源头,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是施工建设的保障,是新材料、新技术在工程建设中推广的纽带。
参考文献
[1]武晨.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物资设备成本管理的建议[J].管理观察,2013,36.
[2]郭雷军.关于铁路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工作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2.
论文作者:罗维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物资论文; 物资管理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铁路论文; 现场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