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护理对策论文_王松柳 陈峰松(通讯作者)

王松柳 陈峰松(通讯作者)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江苏海门 226100

【摘 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0 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调查,同时分析UC 患者Walmsley 简化结肠炎临床活动指数(SCCAI)、SAS 评分、SDS 评分、SSRS 评分之间相互关系。结果:UC 患者SAS、SD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3.5±10.3 vs 31.9±5.3,55.0±9.2 vs 32.7±6.3,均P<0.05);UC 患者SSR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7.3±8.1 vs 44.7±8.4,P<0.05);UC 患者SAS、SDS 和SCCAI 指数显著相关(r=0.448,0.324,均P<0.05);UC 患者SAS、SDS 和SSRS 显著负相关(r =-0.356,-0.313,均P<0.05);UC 患者SSRS 和SCCAI 无显著相关(r =-0.054)。结论:UC 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差,并和焦虑、抑郁状况负相关。在护理时,应注意加强心理护理并完善患者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社会支持;护理Social Support and Nursing Strategy for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Wang Song-liu,Chen Feng-songGastrointestinal Department,Haimen People’s Hospital,Haimen 226100,Jiangsu Province,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xiety,depression,social support of UC patients to provide thebasis of clinical nursing strategy.Method:Sixty UC patients and twenty controls were investigated by SAS,SDS and SSRS.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CAI,SAS,SDS and SSRS of UC patients were evaluated.Results:SAS and SDS of UC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controls’(53.5±10.3 vs 31.9±5.3,55.0±9.2 vs 32.7±6.3,all P<0.05).SSRS of UC patients was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controls’(37.3±8.1 vs 44.7±8.4,P<0.05).SAS and SDS of UC patien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CCAI(r =0.448,0.324,all P<0.05),but they were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SSRS(r =-0.356,-0.313,all P<0.05).Conclusion:The social support for UC patients is worse and it is associative with anxiety,depression conditions.It could bepay attention on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completing social support system for UC patients.Key Words:Ulcerative Colitis;Social Support;Nursing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多位于结直肠,呈连续性分布,其临床症状包括黏液脓血便、腹痛等[1]。近年,随着经济基础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习惯的改变,UC 发病率也出现了持续性增长。作为一种慢性病,其病程长、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患者在承受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的同时,还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社会压力,有关UC 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以及治疗干预也越发受到重视[2]。本研究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UC 患者进行调查,以期对其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评价,从而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依据。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06月30日在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设为UC组,年龄23-67岁,平均(46.1±10.7)岁;其中男24例,女36例;病程1-12年,平均(3.8±2.7)年。另选取同期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年龄21-65岁,平均(44.2±11.4)岁;男7例,女13例。

两组之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1.2 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诊断标准[3],确诊6个月以上,无并发其他严重疾病,无精神疾病史和相关家族史,年满16周岁,有正常沟通能力,能单独完成相关问卷。

1.3 排除标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患者不愿意参加研究;不能理解相关问卷;有其他重大器官慢性疾病史,如糖尿病、冠心病、严重肝肾疾病等。

1.4 观察指标:UC组和对照组完成下列调查内容:⑴SAS:SAS标准分>50分为焦虑状态;⑵ SDS:SDS标准分>53分为抑郁状态;⑶ SSRS[4]:对UC组和健康对照组进行社会支持状况评估,其包括客观支持(3项)、主观支持(4项)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项)等3个维度,总分最高66分,评分越高则社会支持越多;(4)Walmsley简化结肠炎临床活动指数(theSimple Clinical Colitis Activity Index,SCCAI)[5]:对UC患者,在完成上述调查表后,按照文献进一步采用Walmsley简化结肠炎临床活动指数评估病情活动程度。

1.5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用SPSS15.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 ±s表示;如果数据成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否则,两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UC 患者及健康对照组SAS、SDS 评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 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较高,而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明显偏低,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SAS、SDS、SSRS评分

* P<0.05,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原因暂不明确,现认为其发病因素多包括: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6]。近年随着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在UC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步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应激行为和情绪心理因素参与UC 的发病过程,其能对全身和局部的炎症反应、免疫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参与UC 的发生发展进程[7]。

3.1 UC 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焦虑是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后果时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同时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抑郁是由于现实或预期丧失导致的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精神状态,可表现为对生活丧失信心、无价值感、无助感、意志减退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机能障碍。Zung 于1971 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是含有20 个项目,4 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可反映焦虑患者主观感受。Zung 于1965 年编制抑郁自评量表(SDS)是美国教育卫生福利部推荐的精神药理学研究量表之一,同样为含有20个项目、4 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其能较好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使用简便,多用于患者抑郁状况评估。Walmsley 简化结肠炎临床活动指数是基于症状的疾病活动性指数,包括6项:白天大便次数、夜间大便次数、里急后重、便血、总体满意度和肠外表现等。其无需借助肠镜和生化等检查,便于计算,并能即时得出结果,故常用于临床研究中判断UC 活动程度。

在我们的研究中,UC 组SAS、SD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和SCCAI 显著正相关,提示UC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且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UC 患者SAS、SDS 评分显著相关,提示焦虑和抑郁存在相关性,两种负性情绪可互为影响。

3.2 UC 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和焦虑、抑郁的关系: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精神、物质上的支持或帮助,是影响心理应激和健康关系的重要因素,反映个体与社会联系程度和质量。它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三类。本研究表明UC 患者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低于正常人群。同时评分和SCCAI 评分无显著相关,而和SAS、SDS 评分呈明显负相关,即社会支持评分越高,焦虑抑郁评分越低,这表明UC 患者社会支持的水平越高,患者相关消极情绪越少,提示UC 患者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如获取更多社会支持,能有助于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

3.3 护理对策3.3.1 加强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患者,尤其是住院患者来说,护士是其整个诊疗过程中接触最为密切、最为频繁的人群,因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整个诊疗过程尤显重要。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谈,从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着手,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并适时向患者进行相关疾病诊疗知识教育,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引导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3.2 加强心理护理,充分给予社会支持:在日常工作中,提倡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给患者创造良好、舒缓的诊疗环境。同时,护理人员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谈话技巧,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同时在诊疗过程中,护士本身是患者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护士应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等。前者包括充分尊重、鼓励患者,建立患者的自信心,后者包括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耐心诚恳回答患者和家属的相关问题,满足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

3.3.3 协助患者优化社会支持网络:疾病在给患者带来躯体痛苦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患者的社会生活。对疾病不良预后的担忧、家庭的经济压力、疾病对工作社交的影响等因素对患者社会支持体系产生着负面影响。为此,医护人员除在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外,还应协助患者优化社会支持网络,加强患者亲人、朋友、单位或其他组织所给予的社会支持,并鼓励患者在获得社会支持时,积极主动地利用支持,提高支持利用度。其具体措施如建立健康学校,定期对患者及其亲朋好友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家人对疾病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亲朋好友共同参与到疾病诊疗过程中,共同面对疾病;建立患者俱乐部,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或具有乐观心态的患者为核心,建立互助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在UC 的诊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的改变。在实施整体护理、人性化护理的同时,注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和完善患者社会支持系统,从而更好地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85~393.[2]孙晋洁,翟晓峰.心理社会因素与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30):4695-4700.[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2):139-145.[4]肖水源《.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5]Bewtra M,Brensinger CM,Tomov VT,et al.An optimized patient-reported ulcerativecolitis disease activity measure derived from the Mayo Score and the Simple ClinicalColitis Activity Index[J].Inflamm Bowel Dis,2014,20(6):1070.[6]赵曼,高峰.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6):3160-3165.[7]Hyphantis TN1,Tomenson B,Bai M,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somatization,and defense mechanisms associatedwith quality of lif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atients[J].Dig Dis Sci, 2010,55(3):724-732.

论文作者:王松柳 陈峰松(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及护理对策论文_王松柳 陈峰松(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