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论文_陈赛雄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采用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评估术后疗效,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前和出院时的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及焦虑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股骨颈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心理康复,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由于骨质疏松导致的髋部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第二位[1],其中股骨颈骨折占一半甚至更多[2、3]。该骨折部位特殊,加上病程较长,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加重心理负担;研究显示此类人群中焦虑的发生率达14%~39% [4]。因此除合理的治疗外,综合性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为探求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所需的最佳的护理模式,我科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3年3月~2016 年3月年龄>50 岁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120例,男77例,女43例,年龄51~88岁,平均72岁。骨折原因为摔伤 93 例,各种车祸伤27例。伴发疾病包括高血压43例、糖尿病22 例、慢支肺气肿13例,TIA7例。以上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跟踪随访至出院后半年。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骨科常规护理模式,如心电监护、吸氧、观察末梢循环血供状况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术前、术后、出院时、出院后的不同阶段应用综合护理干预。

1.2.1 术前心理干预[5,6]①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由于患者骨折后患肢的制动,日常生活难以自理,容易产生焦虑、内疚、急躁等不良情绪。患者进入病房后,责任护士应该主动、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师、同病室病友等,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消除其不安和陌生感,增强信任和安全感。②认真做好术前健康教育。股骨颈骨折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担心术中意外及术后的效果等。护理人员应有的放矢地实施心理疏导与安抚,如向其讲明手术治疗意义,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和良好的预期效果,并把含有股骨颈骨折的常规知识、简单的手术经过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宣传材料及时发放给患者及其家属,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病知识,解除其由于不明白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从而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③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可能出现的不适,告诉患者出现不适时如何用放松方法减轻。

1.2.2 术后康复训练 ① 术后即可指导早期适量功能锻炼[7],待麻醉消退后主动行踝关节的环转、背伸、足趾的屈伸。第1~3天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包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关节屈伸运动和臀肌收缩运动,每次活动用力到最大程度,持续5~10s放松,每日活动3~4次,每次 3~5min。②术后3~7d为关节活动训练阶段,包括仰卧直腿抬高运动、屈膝屈髋运动、患肢外展运动等,关节活动因逐渐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一般以患者能忍受的最大角度为好,时间25~30min,每日两次。③术后7~10d可沿床边坐起,以增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步加大活动幅度及活动量,但不让患肢负重,限在床上练习锻炼。④术后10d起在原来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可以加大活动幅度,逐渐加大活动频率,并可下床扶拐不负重行走,每日锻炼多次,并慢慢过渡到部分负重,直到完全负重[8]。

1.2.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干预①术后功能恢复训练早期,应在锻炼间隙协助患者进行提臀骶尾部解除压迫,并对骨突起处做适当按摩,每隔 2小时进行1次,同时保持床铺柔软平整、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发生。② 指导患者进行深度呼吸以增加肺活量,同时辅助叩背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要及时给予雾化吸入[9],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③早期患肢功能锻炼的开展,有利于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④留置导尿时间不宜过长,导尿期间每日更换引流袋,并清洁尿道口和会阴部,嘱咐患者多饮多尿,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1.2.4 出院指导 为方便患者及家属,我科制作了出院指导便携手册。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责任护士提示患者出院后复诊时间,给予合理功能锻炼、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的建议等。并告知科室联系方式,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咨询。科室要建立患者档案,定期给予电话随访,跟踪至出院后半年时间。

1.3 评价方法

① 髋关节功能恢复评价采用Harris评分,内容包括疼痛程度、日常活动能力、步态、行走辅助器、行走距离、关节畸形和关节活动范围,共计100分,≥90 分为优,≥80 分为良,≥70 分为差,<70分为极差。②两组患者均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入院时、术前、出院时的焦虑情况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进行统计学描述,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 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总体关节功能评分(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 1。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反应迟钝等特点,极易因跌倒或碰撞造成股骨颈骨折,部分老年人因此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这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已经相当成熟[9],然而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因行动障碍、长期卧床,容易造成患者肢体关节功能恢复延迟或难以恢复,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同时因情绪低落、恐惧、孤独等各种心理因素导致焦虑的发生率增高,不良的心理状态又会影响病情的康复。只有通过合理的康复护理,进行科学而有计划的功能锻炼,针对不同的情况,因人而宜,制定关节功能锻炼的时间、范围、方法、幅度,过程循序渐进,配合心理疏导、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让患者在整个关节功能恢复中能积极主动配合,从而对抗焦虑,改善患者情绪,加快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Johnell O,Kanis JA.An estimate of the worldwide prevalence and dis-ability associated with osteoporotic fractures[J].Osteoporos Int,2006,17(12):1726-1733.

[2]程志安,林定坤,刘冬斌,等.广州市 1998-2007 年3449例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住院医疗资源分析 [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1):128-131.

[3]Gehlbach SH,Avrunin JS,Puleo E.Trends in hospital care for hip frac-tures[J].Osteoporos Int.2007,18(5):585-591.

[4]Bruggemann L,Nixon RD,Cavenett T.Predicting acut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ollowing hip fracture[J].J Behav Med,2007,30(2):97-105.

[5]何朝霞.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J].全科护理,2011,9(6C):1638-1639.

[6]宋玉芝,董业利,鲁劲松,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8A):9-11.

[7]郑艳,樊启宜.护理干预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382-384.

[8]马恒銮,徐恩美,王克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61 例康复护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4,23(7):1075.

[9]俞光荣,夏江.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7):601-606.

论文作者:陈赛雄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论文_陈赛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