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厨房里的“福”与“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厨房里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变我人生的“肉丸事件”
那天是我女儿的三岁生日。餐桌上摆满了妻子准备的饭菜。其中,有一个盘子装着肉丸,我随手拿起一个扔进嘴里,顿时僵住了。
那不是别的,正是我开发的肉丸。
我急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xx生产的吗?”妻子若无其事地回答我“是啊,xx生产的啊”,说着便拿出袋子给我看。
没错。的确是我自己开发的商品,那种肉丸作为超市的特卖商品,是一个制造商委托我们开发的。那个制造商采购了大量便宜的肉碎。肉碎就是从牛骨头上剔下来的几乎不能称之为肉的那部分,一般用来制作宠物饲料。
于是他来找我商量,看看用这些肉碎能做什么。
首先,加进一些不能下蛋的鸡的肉馅,以增加分量。接着加进一种叫做组织状大豆蛋白的东西,以便制作出柔软的感觉。使用大量牛肉浓汁、化学调味料等来增加味道。同时为了使口感嫩滑,还加入了猪油、加工淀粉等。另外,还加进了黏着剂、乳化剂等。由于是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所以作业起来也容易了许多。为了使颜色好看,我还使用了着色剂;为了延长保质期,使用了防腐剂、pH调整剂;为了防止退色,使用了抗氧化剂。这样,肉丸就基本上做好了。
最后,再往里混入用添加剂做出的“具有调味汁和调味番茄酱味道的东西”。把这种汤汁浇在肉丸上,放入真空袋子里加热杀菌,商品就完成了。整个制作过程大概使用了二三十种添加剂,真可称得上是“添加剂堆”了。
我开发的这种肉丸,一盒的售价不到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8元)。价钱之所以定得这么低,是因为成本才二三十日元。产品一上市,立刻大受欢迎,得到了小孩子和家庭主妇的喜爱。那是开发之初就制定的目标。那个制造商都笑得合不拢嘴了,据说他仅靠这一种商品的利润就盖起了一座大楼。
在此之前,这种肉丸对我来说,还是值得骄傲的。将本来已没有用处即将丢弃的东西制成食品,一方面有利于环保,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连一元钱都要省的家庭主妇来说,简直就是福音。而且我使用的添加剂全是经国家认可的,我还很自豪为食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但是,那时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这种肉丸。原来,我只认为自己是“生产方”“销售方”,那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也是“买方”。
可能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我觉得添加剂就像军工产品一样,我和那些出售杀人武器、中饱私囊的“害人的商人”难道不是一丘之貉吗?
于是第二天,我辞去了工作。
○食品添加剂是“敌人”吗
其实,大规模的现代食品工业,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上的。因为消费者对食物的外观品质、口感品质、方便性、保存时间等方面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所以要想按照家庭方式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只怕大部分食品都会难看、难吃、难以保存,或者价格高昂,消费者是无法接受的。
促进食品加工发展的无疑就是食品添加剂。过度使用添加剂确实是个问题。但是“食品添加剂=毒害”这样一刀切的话,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仔细想来,我们实际上很早以前就已经和添加剂打交道了。
不应该单纯地把添加剂作为敌人加以拒绝,而要想想如何与其打交道、如何面对它,自己所能接受的程度。这才是关键。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但是我的解释很简单,“食品添加剂就是厨房里所没有的东西”。
厨房里有酱油、砂糖、盐、醋等基本调味料。可能也有化学调味料(谷氨酸钠),此外像是添加剂的东西就是小苏打、发酵粉之类的了。如果是自己腌咸菜,可能还有给萝卜咸菜上色的栀子色素。但是,没有人会用防腐剂山梨酸,也不会用苯甲酸、增稠剂、胭脂红、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盐。
凡是厨房里没有的东西、想象不到的东西,就是食品添加剂。这样,在挑选食品时,尽量不选择含有很多“厨房里没有的东西”的,自然而然就能够买到添加剂少的食品。
在这个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消费者要想真正避免摄入大量食品添加剂,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购买新鲜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费一些时间,按照传统的方式,亲自动手制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与食品添加剂和平相处的五个要点
(1)仔细看好“背面”再买——从手腕开始练起
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有多少人会看“背面”?希望大家买东西的时候,务必养成翻过来看“背面”的习惯。然后,依据“厨房里没有的东西=食品添加剂”这一公式,尽量买含“厨房里没有的东西”少的食品。
(2)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时间和添加剂,你选哪一个
买食品的时候,要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
我不是说加工度高的食品绝对不能食用。偶尔吃一两次也没什么问题。只是,我建议大家不要频繁地食用,平常尽量自己动手做,实在不行的时候再买现成的。
(3)“知道”了以后再吃——反省了才能决心自己动手做饭
反省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我偷懒了,对不起”,第二层是“让你们吃进了添加剂,对不起”,第三层是“我亵渎了食物的尊严,对不起”。有了这样的愧疚之情,接下来才会想到要让家人吃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
如果知道了自己正在吃些什么的话,就一定会对家里人及自己产生歉疚的心情。即便不是很清楚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及危害,但只要知道自己今天家里人吃进嘴里的加工食品里含有添加剂,就一定会产生一种要亲手制作的冲动。这周有三天都依赖加工食品了,剩下的几天要亲手做——大家是不是会这样想呢?
(4)不要贪便宜——便宜是有原因的
超市打价格战,仅通过省去中间商佣金的方法,商品价格不会便宜到两三成。在价格战的背后,有像我这样的人以及食品加工业者在暗中活动。
如果有厂商对我们说,香肠以前都卖398日元,明天起想卖298日元,那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不改变利润的前提下,做出298日元的东西。也就是降低对原材料的要求,使用添加剂做出“相应的产品”。但是,对于这种“相应的产品”,消费者只会看价钱,觉得“这么便宜,真走运”,就买走了。便宜是有原因的。这一点请务必牢记在心。
(5)具有“简单的怀疑”精神——与添加剂打交道的开始
我曾反复说过,首先要具有“简单的怀疑”精神——这是与添加剂打交道、挑选加工食品的第一步。“为什么颜色这么漂亮?”“为什么这么便宜?”……具备了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之后,在挑选加工食品的时候,务必翻过来看看“背面”,真相自然而然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