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做为新型输液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中。但在导管维护过程中发现由于导管、敷料及胶布等相关因素导致的皮肤过敏反应日益增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轻者治疗、处理影响化疗进程,重者导致非计划拔管。现就15例置管患者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PICC置管患者发生皮肤过敏反应1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0例,年龄34—72岁,均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根据局部皮肤反应和自觉症状区分程度:轻度表现为PICC穿刺点周围仅有轻微皮肤瘙痒和红斑(面积5cm*5 cm以内);中度表现为皮肤瘙痒感明显,PICC穿刺点周围透明敷料下皮肤出现散在红斑、丘疹、潮湿、(面积为5cm*5 cm以上),部分散在粟料状皮疹;重度表现为瘙痒难忍,可大面积红疹、局部肿胀、水疱、糜烂、渗出(面积为10cm*10 cm以上),抓痒后可使发红的面积增大,夜间不能入睡或睡眠差,影响其生活甚至治疗效果。本组病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9例,中度过敏反应5例,重度过敏反应1例。以上皮肤过敏反应,夏季发生为9例,冬季发生为6例。本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上肢贵要静脉置管,选择美国巴德公司4Fr静脉导管,置管过程均顺利,置管后均予3M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对导管进行常规维护。2原因分析2.1内源性因素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及患者自身的高敏体质等。本组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中10例为女性,皮肤细嫩敏感,一般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皮肤刺激反应。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疗后,皮肤敏感性增加,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过敏反应。2.2外源性因素 主要有季节因素、患者的生活习惯、PICC导管、不同贴膜、各种消毒剂的应用及护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等。(1)PICC皮肤过敏多以夏季和冬季较多见,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汗液分泌多,汗液积存在固定的粘膜下,增加了对置管处皮肤的刺激。而冬季皮肤干燥,皮屑多,加上天气寒冷毛孔收缩,同样增加了患者过敏的概率[1]。(2)患者于PICC置管期间不按时进行导管维护,或长时间不洗澡、不更衣,皮脂屑和衣服毛屑吸附在贴膜的周围,使贴膜局部边缘出现了一层黑垢,引起皮肤痛痒造成局部皮肤过敏[1]。(3)本组患者置管后选用的是3M透明贴膜,3M透明贴膜虽然具有弹性好,粘性大,透明易于观察且价格便宜的优点,但其透气性差,局部出汗不易散发,导致穿刺点感染和粘性不足,长期使用易发生过敏反应。(5)乙醇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导致PICC穿刺点周围皮肤过敏[1]。(6)护理人员能力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及培训,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规范,为患者进行导管维护时动作过于粗暴,使患者敏感的皮肤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导致患者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3 PICC过敏反应疗效评价标准① 痊愈瘙痒停止,置管处皮损全部消退或留有色素沉着,无再次新发皮疹。② 显效瘙痒显著减轻,渗出停止,丘疹、红斑消退60%③ 有效瘙痒减轻,渗出停止,丘疹、红斑消退20-59%④ 无效治疗后皮损消退〈20%4 治疗及护理4.1心理护理 PICC发生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局部出现瘙痒不适,容易引起患者的烦躁情绪,加之担心导管不能保留或影响正常使用,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慌。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细致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稳定患者情绪;对于局部皮肤症状给予积极的处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积极配合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2局部护理4.2.1轻度过敏反应 积极查找原因,耐心听取患者主诉,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及贴膜。本组患者中2例患者对乙醇溶液过敏,消毒液改为穿刺点用碘伏溶液,周围皮肤采用0.1%苯扎溴铵溶液,更改消毒液后未发生过敏反应。1例患者为过敏体质,日常维护选用水胶体敷料代替普通3M 透明贴膜,外露导管固定选用防过敏胶布,过敏反应好转,一周后过敏反应消失。4.2.2 中度过敏反应 穿刺点以碘伏棉球消毒,周围皮肤选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待干后以无菌纱布剪口固定导管,表面以无菌纱布覆盖,周围用弹力绷带固定,24h更换一次敷料。本组中度过敏反应患者均采用纱布包扎弹力绷带固定, 2周左右过敏症状消失,局部有色素沉着。4.2.3重度过敏反应 本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重度过敏反应,穿刺点周围皮肤出现大面积红疹,部分区域表面糜烂、渗出、瘙痒难忍。治疗方法:穿刺点以碘伏棉球消毒,周围皮肤选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穿刺点周围皮肤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湿敷,纱布剪口交叉固定导管,表面以无菌纱布固定,周围以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1周后皮肤过敏反应痊愈,无新皮疹发生;患者无瘙痒主诉。4.3饮食及生活护理 皮肤过敏反应期间,应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产品,多饮水。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刺激,局部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以减少感染机会。4.4预防 置管前应对患者做好评估,了解患者有无过敏史,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出现症状积极处理。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加强维护人员理论及技能操作的培训,规范PICC置管及维护流程,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并发症。患者于化疗间歇期,应学会自我观察,按时对导管进行维护,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大汗,以防止汗液浸渍贴膜下的皮肤导致皮肤过敏。5 外用敷料对比分析5.1 普通3M透明贴膜弹性好,粘性大,透明易观察,但其透气性差,局部出汗不易散发,易导致穿刺点感染和粘性不足,长期使用易发生过敏反应。故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应立即更换普通透明贴膜,改用其他敷料。5.2无菌纱布的优点是增加过敏部位皮肤的透气性,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减少汗液的刺激,改善皮肤过敏症状。缺点是导管固定不牢固、容易污染,且无法观察导管刻度。患者活动时导管容易移位导致脱管,使患者活动受限,增加换药次数。5.3水胶体敷料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细胞缺氧、减少致炎物质产生、减轻血管对导管刺激的敏感性等特点。水胶体之所以能够使过敏的皮肤得到康复,是因为其具有低敏性,能吸收伤口渗出液(包括汗液) ,维持适宜的氧分压,促进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维持创面适宜的温度,促进伤口愈合的特点[2]。6 总结 PICC置管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置管后皮肤过敏反应也时有发生,给患者造成了身心两方面的痛苦,可能导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应不断的总结经验,规范导管维护流程,分析过敏反应的原因,掌握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为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参考文献[1]闻曲,成芳,鲍爱琴.PICC临床应用及安全管理.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1ISBN978 -75091-6220-0[2]乔爱珍.PICC典型疑难病例分析.科学出版社.2018.5ISBN978-7-03-057205-9
论文作者:于海瑛,王斌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患者论文; 导管论文; 局部论文; 皮肤论文; 皮肤过敏论文; 发生论文; 敷料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