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给予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太富水

太富水

(迪庆州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卫生院 云南迪庆 674403)

【摘要】目的:评估中医内科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情况。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筛选出6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上述病人分别列入西医治疗组(31例)与中医治疗组(33例),西医治疗组向病人予以常规化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组向病人施行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对照两组病人实际疗效、服药后不良反应及疾病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中医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出西医治疗组,组间对照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病人服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及疾病复发率都低于西医治疗组,对照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开展中医内科辨证施治,有助提升总体疗效,降低服药不良反应出现率和疾病复发率,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163-02

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初期不易引起患病者的察觉,若没有及时采用安全、有效的方法予以治疗控制,有可能发展成为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中医理论中认为肺部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变部位,该疾病的发生和病人肝脏、肾脏及脾脏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性失调有关联性,同时外邪侵入肌体为慢性支气管炎的首要发病因素,致使病人出现病情反复、久治不愈等问题[1]。此文从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筛选出64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病人列入西医治疗组与中医治疗组,分别选择常规西药治疗、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对病人展开临床治疗,继而评比疗效、不良反应及疾病复发率等指标情况,作汇报内容见下。

1.对象、方法

1.1 对象

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中筛选出64例,所选病人都符合临床慢性支气管炎的有关诊疗标准,且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不含药物过敏体质、并发严重感染和其他严重内科疾病、器质性病变、重度精神障碍或难以正常交流等情况的病人;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上述病人分别列入两组,西医治疗组(31例):17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处在24~83岁,平均为(64.8±8.03)岁;病程平均为(7.2±1.81)年。中医治疗组(33例):18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处在25~83岁,平均为(65.1±7.99)岁;病程平均为(7.4±1.82)年。将两组基线资料予以对照,未见突出差异性(P>0.05),能进行评比研讨。

1.2 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组向病人予以常规化的西药治疗,温水送服阿莫西林胶囊+盐酸氨溴索片,阿莫西林胶囊(哈药集团三精明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批号:H20067886) 每日3次,每次0.5g;盐酸氨溴索片(山西仟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批号:H20060254)每日2次,每次30mg;均为进餐后服用。

中医治疗组向病人施行中医内科辨证治疗,先观察、评估病人的疾病证型,然后针对不同证型施予对症治疗。风寒袭肺型病人,可给予杏仁15g,麻黄10g,甘草10g进行治疗;风热犯肺型病人,可给予菊花3g,薄荷3g,桑叶7g,杏仁7g进行治疗;燥热型病人,可给予杏仁4g,梨皮3g,川贝3g,桑叶3g进行治疗;痰湿型病人,可给予甘草10g,陈皮10g,厚朴10g,茯苓20g,半夏15g进行治疗;痰热型病人,可给予苏子15g,贝母15g,半夏15g,杏仁20g,黄芩20g进行治疗;脾肾阳虚型病人,可给予泽泻20g,陈皮10g,附子15g,肉桂10g,半夏15g,党参25g,山药25g进行治疗。依照每种证型病人的症状变化适量增减合适中药材,取水进行煎服,1日1剂,分为早晚时段服用两次,每次取汁250mL口服。两组病人治疗90天后进行统一的疗效指标评价。

1.3 疗效指标及标准

治疗90天后,评估两组疗效、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及疾病复发率。疗效判别标准:病人气喘发作、咳痰咳嗽等相关症状基本消除,病情得到稳定控制,随访1年时间内没有出现疾病复发现象,视作痊愈;病人气喘发作、咳痰咳嗽等相关症状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视作好转;病人气喘发作、咳痰咳嗽等相关症状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都没有改变,或者有症状加重的迹象,视作无效[2]。总有效病例数=痊愈病例数+好转病例数。

1.4 调研数据处理

对病人各项调查数据进行分类统计,使用SPSS22.0软件予以计学处理,计量数据表达为(x-±s),计数数据表达为 (n/%),计量数据的比对经过t检测,计数数据的对比经过χ2检测,当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来表示。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数据对照

中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出西医治疗组,组间对照差异性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数据记于表。

2.2 两组病人服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及疾病复发率情况对照

中医治疗组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口干口苦,不良反应出现率是6.06%(2/33);随访1年中疾病复发率是3.03%(1/33)。西医治疗组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有5例出现口干口苦,3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出现率是29.03%(9/31);随访1年中疾病复发率是25.81%(8/31)。中医治疗组病人服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及疾病复发率都低于西医治疗组,对照差异性明显(P<0.05)。

3.讨论

使用西医药物作为内科临床中慢性支气管炎的常用治疗措施,其对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具有一定缓解作用,但用药期间较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致使疗效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3]。中医内科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因外感入侵所导致,外感六淫由口鼻、皮毛侵入机体内,常犯于肺,使肺气上逆并诱发内伏宿疾,进而出现内外合邪,以致病发。特别是在秋冬寒冷时期,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极易受到风寒而发病[4]。故此,针对慢性支气管炎者的中医治疗应以止咳化痰、祛风散寒为主要目的。因此病分为多种证型,医师需先正确判定病人的疾病分型,然后施予辨证中药治疗。此次治疗组方中的甘草能祛痰理气,麻黄可宣肺平喘,桑叶具备散热、止咳之效,杏仁能止咳化痰,菊花能散热肃肺,薄荷可疏散风热,川贝具润肺生津的效果,黄芩可清泻肺热,贝母能够解毒清肺。立足于疾病分型的角度出发,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开展辨证施治,能够取得化痰止咳、活血化瘀和解毒清热之功效[5]。

此调研中的结果指出,中医治疗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服药后不良反应出现率及疾病复发率都显著优于西医治疗组,对照差异性明显(均P<0.05)。

综上可知,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开展中医内科辨证施治,能针对其不同证型及具体症状实施治疗,有助提升总体疗效,降低服药不良反应出现率和疾病复发率。

【参考文献】

[1]邓蓉燕,廖中林,彭启安.黄芪半夏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2):103-105.

[2]赵嘉.化痰祛瘀汤及中医护理治疗慢性支气管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2):139-140.

[3]吕俊,鞠娅,何晓凤,余小萍.清热平喘定哮方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01):80-81+104.

[4]商文君.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8):145+147.

[5]崔斌.采用中医辨证法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8):43-44.

论文作者:太富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给予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_太富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