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与政策选择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与政策选择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与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需求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F019.6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经济的短缺时代已成历史,市场格局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开始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供给瓶颈制约”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制约”。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扩大需求已成为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因素和政策重点。

一、经济增长的供需因素分析

(一)经济增长的供给因素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的总供给能力迅速提高。1978~1997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9.8%。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供给结构也发生明显的变化,见表1:

表1 1978~1997年我国三次产业增长对GDP 增长的贡献份额 %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1978 9.9

61.962.2

27.8

1979 25.1 51.350.3

22.0

1980 -5.8

84.371.7

16.1

1981 42.4 16.813.6

43.2

1982 42.3 27.826.1

31.2

1983 25.2 42.735.7

31.3

1984 27.2 41.438.2

31.6

1985 3.8

59.552.0

38.7

1986 10.1 50.742.2

39.5

1987 10.9 51.943.7

36.4

1988 5.7

56.752.5

35.3

1989 19.1 40.248.1

42.6

1990 51.5 34.732.8

18.7

1991 6.4

63.758.7

32.0

1992 7.2

65.357.5

29.9

1993 6.9

69.860.7

25.9

1994 6.4

69.761.9

24.2

1995 9.7

64.556.3

24.5

1996 10.9 62.555.8

24.8

1997 7.4

60.453.6

29.9

资料来源: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的有关数据计算。

这一时期,供给能力的迅速提高,主要依靠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际资本的大量输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能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产品的供应量大幅度提高,农业产值增加。1978—1984年,农林牧渔年总产值由1379亿元增加到3214亿元,年平均增长7.6%。GDP增长中,第一产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高达28.8%。

2、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 大大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供给能力

在市场化改革中,各类非国有经济异军突起,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 我国非国有工业产出增长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由1986年的64.95%上升到1997年的92.5%, 由于非国有工业的迅猛发展,使80年代中期以后第二产业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率上升,稳定在45 %左右,也相应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27.8%上升到1997年的29.9%。

3、对外开放,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与我国闲置的劳动力相结合,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供给能力

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80年代逐年上升,1994年达17.08%。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也由1983年的0.31%,上升到1990年的0.91%,到1997年达到占5.03%。根据分析, 每增加1亿元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72.19亿元人民币的供给增加。

4、供给结构的优化与存在问题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的增长仍然主要由投资推动,但是,投资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投资主体分散化,形成中央、地方和企业三个主体,在市场化进程中,投资流向由利润率引导,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地方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提高。在获得自主权的企业在利润驱动下增加对消费需求有关生产部门的投资,使短缺的消费品供给大为改善,促进了生产结构的优化。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造成当前部分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这为我国总供给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有序运行带来严重隐患。

(二)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

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所组成,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 主要是分析以上三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表2 是1978—1997年的情况。

表2 1979—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份额 %

年份

经济增长率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净出口

1979 7.6 81.21

20.56 -1.77

1980 7.8 74.72

24.26 1.03

1981 5.2 95.12

-2.57 7.46

1982 9.1 55.94

30.49 13.58

198310.9 65.17

41.70 -6.86

198415.2 61.94

42.61 -4.55

198513.5 66.26

56.36-22.62

1986 8.8 57.36

34.31 8.33

198711.6 55.06

28.83 16.11

198811.3 65.37

40.17 -5.54

1989 4.1 67.90

34.05 -1.95

1990 3.8 43.63

18.83 37.54

1991 9.2 60.14

36.24 3.62

199214.2 61.23

46.23 -7.46

199313.5 48.98

62.08-11.06

199412.6 55.78

33.80 10.42

199510.5 59.49

37.55 2.96

1996 9.6 65.36

30.02 4.63

1997 8.8 55.56

25.28 19.16

注:本表三项需求的贡献份额按现价计算。资本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67页数据计算。

1、最终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

从表2看出,在三项需求中, 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都在50%以上,这说明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表3 1979—1997年我国各项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的贡献份额 %

年份 最终消费 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消费

1979 81.21 28.61 52.60 35.72 16.87

1980 74.72 9.43 65.29 35.11 30.18

1981 95.12 13.14 81.98 58.13 23.85

1982 55.94 11.06 44.89 33.29 11.59

1983 65.17 11.58 53.59 40.35 13.23

1984 61.94 16.73 45.21 29.62 15.60

1985 66.26 10.08 56.18 32.92 23.27

1986 57.36 13.65 43.71 21.52 22.19

1987 55.06 7.45 47.61 25.44 22.17

1988 65.37 8.12 57.25 28.87 28.38

1989 67.90 17.37 50.53 25.35 25.19

1990 43.63 11.82 31.81 11.29 20.52

1991 60.14 19.52 40.62 17.25 23.37

1992 61.23 14.45 46.78 20.33 26.45

1993 48.98 11.66 37.32 15.00 22.31

1994 55.78 11.79 43.99 20.81 23.18

1995 59.49 5.73 53.76 25.80 27.95

1996 65.36 11.66 53.70 31.93 21.77

1997 55.56 11.90 43.66 16.33 27.32

资料来源:本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第67、68页数据计算。

从表3看,在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需求又占主导地位, 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40—50%之间。而在居民消费需求中,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不断上升,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不断下降。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贡献率由1996年的31.93 %下降到16.33%,下降15个百分点。这一信号显示, 农村居民消费需要过低是我国1997年以来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因素。

2、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表2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呈较大的波动状态, 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1979—1983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56%上升到30.49%,但1981年却为-2.57%,波动幅度高达33.1个百分点。1984—1988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猛上升,一般都在40%以上,最高年份达到56.36%,最低的1987年也达到28.83%,由此导致了1988年需求过度型的通货膨胀。1989—1991年,由于治理整顿,投资需求下降,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下降,1990年仅为18.83%。1992年以后,投资需求又开始扩张,随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又大幅度上升,1993年高达62.08%, 并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从1994年开始,中央加强宏观调控,实行“适度从紧”政策,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下降,1997年仅为25.28%, 出现投资需求不足状态。

3、经济增长的外需因素

在总需求中,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小。并且在不同年份,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国内经济不景气时,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加强。这说明在国内需求不足时,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缓降和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探讨

需求不足是相对概念,即相对于供给而言需求不足,因此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需求不足的原因,既可以从需求角度也可以从供给角度进行探讨。同时,需求不足,也还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侧面分析。本文关于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定位于总量不足,且主要是从需求角度进行探讨。

(一)消费需求不足

按照宏观经济学原理,消费需求的形成是由以下两组因素决定:居民可支配的货币收入水平;消费倾向。

1、居民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增速减缓

这可以从居民人均收入占GDP比重和居民人均消费占GDP比重中看出,见表4。

表4 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 %

年度居民人均人占GDP比重居民人均消费占GDP比重

1985

57.7 50.1

86—90

51.1 48.3

91—96

47.2 44.3

1997

45.2 40.2

从表4可以发现,居民人均收入占GDP的比重,在1985年占57.7%,以后逐年下降,到1997年仅占45.2%,下降12.5个百分点。由于收入增速减缓,直接导致居民人均消费占GDP比重也大幅度下降,从1985 年占50.1%,下降到1997年占40.2%,下降近10个百分点。在此期间, GDP仍保持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率过高,投资挤占了消费。

2、居民消费倾向减弱

表5 居民消费若干指标

年份 消费品总额年 居民储蓄余额年 消费率% 边际消费倾向

增长率% 增长率%

1992 17.7 26.8 61.3

0.646

1993 28.4 27.9 59.0

0.802

1994 30.5 45.8 56.5

0.815

1995 26.8 37.8 55.9

0.845

1996 20.1 29.9 56.1

0.733

1997 10.2 20.1 54.8

0.576

1998 6.8

17.1

— —

从上表的四个指标可以看出,在居民收入增速减缓的同时,居民消费倾向也在呈减弱趋势。但居民的储蓄倾向依然居高不下,连续7 次减息并没有降低居民的储蓄意愿。

居民消费倾向减弱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

(1)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下滑,职工下岗、失业人数增多, 使居民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预期不乐观,预期收入下降,增强人们对货币保有和储蓄的偏好。

(2)养老、医疗、住房和教育等制度的改革, 加重了居民对预期保障费用支出的不确定感,依赖政府保障的心理崩溃,削弱了即期消费的倾向。

(3)城市居民家庭在基本上满足了对家用电器的需求之后, 没有形成新消费热点,而更高档次的消费需求(小汽车、住宅),从目前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看,需要一个很长的“购买力积累期”,目前出现的消费结构“转换缺口”,导致了消费欲望的减弱。

(4)我国城市化水平过低,只有30%,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而这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实际收入没有增长,农民购买力自然降低。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电价过高,使一些积压的适用于农村的家用电器,也难以在农村推广,农民的购买意愿更低。

(5)股市走低,使居民储蓄存款无法流动,分流于股市。 由于居民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增速减缓,加上居民消费倾向减弱,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消费需求疲软的现象。我国商品销售总额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从1996年的12.5%,下降到1997年的10.7%,到1998年只有6.8%,逐年回落。

(二)投资需求不足

投资主体由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所构成,当前投资需求不足,主要是民间投资需求不足。

1、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属于政府支出范畴,包括商品和劳务的实际支出,直接形成社会购买力进而形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并通过乘数作用将其效应数倍扩展。近几年来,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来刺激需求,克服萧条,一直是我国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从1998年夏天以后,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增发1000亿特别国债,带动银行贷款1000亿元,其拉动需求增长的作用开始见效,但政府投资受制于中央财政收入状况和国债承受能力,而且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不大,因此,扩大投资需求主要立足于扩大民间投资需求。

2、民间投资

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680亿元,比1997年增长15 %。但是,这种投资的增长主要来自政府投资增长的带动。1998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00亿元,增长22%。与此相反,1997年以来, 我国非国有单位投资增长缓慢,以往我国投资增长主要来自非国有单位。1981—1996年,非国有单位投资平均增长29.9%,而国有单位投资平均增长20%,其中国家财政预算内投资增长不到5%。但1997年、 1998年,我国非国有单位的投资增幅仅为8.6%和8.8%,低于同期国有投资增速0.4和11.6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不足的原因是:

(1)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 许多传统产品的生产能力出现过剩,使得以前只要上项目就不愁盈利的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投资行为的盲目性受到了市场的有效约束。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条件,新产品开发乏力,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进展缓慢,难以有效发挥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一般生产能力过剩而又缺乏新增长点的情况下,企业普遍感到难以找到效益好的投资项目,投资欲望减弱。

(2)作为公有制组成部分的国有和集体企业, 长期以来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中运行,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制动力,以至于在经济放开搞活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企业经营管理落后,效率低下,资产负债率高,许多企业依靠银行不停货款的输血作用才得以维持,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大量堆积,据统计,1995年87905 户国有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2.3%,中型企业为71.6%,小型企业为71.5%,负债中约有30%为不良负债。这样的企业在投资收益预期低下时,自然会采取审慎的投资态度。

(3)个体或私营企业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 非国有经济部门目前在工业增加值中占到70%以上,提供着95%的新增就业机会,支撑着8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但是国有银行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恐惧感,缺乏对中小企业放贷的多样化方式及工具,使得资金这一稀缺资源的配置被大大扭曲,只生产30%产值的国有企业占用70%以上的信贷,而生产70%以上产值的非国有企业贷款一直很困难。

3、出口需求不足

改革开放20年, 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进出口额已占GDP的40%,GDP增长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日趋加深,利用外资规模很大,1997年达644亿美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1998 年利用外资589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7.9%,我国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金额已超过国内市场金额。

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使我国经济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动影响的程度加大。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辐射,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1998年上半年,我国对日本、韩国、东盟的出口分别下降了 4.7%、30.2%、12.9%,加工贸易出口增幅同比下降12.7%,工业品产品出口交货值增幅同比回落9.8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 仅工业品出口放缓就影响工业增长放慢2.1个百分点。从整体上看, 上半年进出口总值仅增长5.2%(其中出口增长7.6%,进口增长2.2%), 而且这种增长是以提高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退税作为代价的。

由于人民币坚持不贬值,增加了国内商品的出口成本,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作为应付危机的措施,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许多发达国家增强了贸易壁垒,通过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形成压力,恶化了国际贸易环境。

三、政策评价和选择

(一)政策评价

1、在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特别是在出口需求受世界经济的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是正确和明智的,而且已经逐渐显示出其积极的效果。

1998年,我国GDP增长7.8%,接近预定8%的增长目标, 其中工业增长8.8%。进入1999年,总体经济形势又有所好转,第一季度GDP增长8.3%。今年1—2月份,市场状况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国有单位投资增长28.3%,财政收入增长28%,金融运行也出现积极的变化, 今年一季度, M[ ,2] 余额1084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M[,1]为380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我国采取以扩大内需政策的正面效应正在逐渐显现。

2、为了扩大投资需求,1998年下半年起转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实际上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内容包括:(1 )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调升到15%,主要用于加大对农林水利、铁路、公路、通信、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除上述领域外, 又集中力量对粮库、农村和城市电网、城市经济适用住房及生态环境建设增加投资。(3)增加政府支出,发行特别国债1000亿元, 用了增加公共基础建设的投资。在内需中占主体地位的最终消费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靠扩大投资需求,特别是扩大政府支出来拉动经济增长,是正确、及时和必然的选择。它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遏制经济下滑的趋势,对经济增长起启动作用,但不能作为从根本上扩大内需的长期政策。这是因为:一是扩大政府投资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挤出效应”,即政府投资挤出民间投资的问题,而后者则是投资政策的关键。二是过分依赖投资的杠杆作用容易引起市场竞争效率的下降。照权威的说法,我国财政投资的状况大概是有效益、零效益、资不抵债各占1/3, 引起每年几百亿呆、坏帐。三是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受到国家财力的约束,不可能无限制扩张。1999年预计我国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分别达到2.2%和12%,虽然均低于欧盟国家经济趋同标准3%和60%,但也应该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如下表:

表6 1993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中国美国德国澳大利来法国马来西亚泰国

12.634.554.8 36.9 48.3 31.4 21.6

而且我国债务依存度(60%)已达到了不堪重负的程度。1999年计划发行国债3165亿元,又是一个巨额国债年。因此,靠增发国债从而进行大规模投资只能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4)此外, 还有投资结构的问题。近二年政府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只能对钢铁、建材和一部分电器制造业有拉动作用,这部分产业只占到全部工业的15%,而且由于产业链太短,难以通过产业间的相关联系,带动工业的总体增长。目前工业速度虽见反弹但力度微弱,问题就在投资结构问题上。

3、由于政府投资“孤军突进”,而民间投资缺乏动力, 因此扩大投资需求虽有作用,但不足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这时候,政府才认识到扩大消费需求的重大意义,但为时太晚,而且缺乏相应的有力措施。

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力量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因此,从长期看,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政策重点要从扩大投资需求转向扩大消费需求,采取“双轮驱动”的办法。据统计,消费每增长1%,会拉动GDP增长1.05%, 而投资每增长1%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0.44%。 而且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只有消费需求扩大了,经济增长才能获得持久的推动力。

随着改革的深入,消费与投资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商品供给短缺,企业和居民分别存在“投资饥渴症”和“消费饥渴症”。当投资膨胀时,居民增加的货币收入几乎全部转化为有效的购买力,投资和消费可以实现同步增长,而且消费总是处在投资的附属地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商品价格由市场形成,买方市场的出现,使消费者行为开始走向理性,消费需求也逐渐脱离投资需求对它的决定性影响,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独立变量。投资需求的扩大不一定随之带来消费需求的增加。消费需求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及其分配状况,取决于居民的消费倾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消费政策的导向,对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意义十分重大。

从政府已实行的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看,最早出台的是下调银行存款利息率,截至1999年6月止,已连续7次下调利息率,但由于不少居民储蓄的目的已不是追求利息收入,而是出于一种“预防性”考虑,因此,降息未能刺激居民消费欲望,其短期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但从长期看其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从1999年起,商业银行开展居民消费信贷业务,从住宅、高档消费品逐渐扩大到教育及小额消费品。但消费信贷在我国尚未普及,在当前这一政策的续效尚不明显。最近,从新闻媒体上透露,为了有效启动市场,扩大消费,政府将实施分收入阶层制定消费政策,以调整高、中、低三个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而且着重从减免或征收个人(利息)所得税为政策手段。由于该政策的详细内容尚未得知,因此无法对其进行评价。

总之,政府现在已开始从消费领域入手,调整政策,以扩大消费需求,这种思路是正确的。但是,消费只是收入的函数,从根本上说,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提高居民的货币购买力,特别是提高构成居民80%以上的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这就涉及到收入及分配政策,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单纯的消费政策也难以奏效。

(二)政策选择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得知,当前投资不足主要是民间投资不足;消费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不足。政策选择应针对这些主要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1、从扩大投资需求考虑,政府投资仍然是必需的

近期内还需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以启动经济回升。但投资结构要调整,除了继续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外,要增加对高新产业、企业技术改造、科研开发和教育、军事工业、环境治理和保护等产业的投资,使政府投资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同时,要防止因加大政府投资而出现新一轮重复建设。

现在主要问题是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如何能有效地带动民间投资问题。民间投资需要解决“钱从那里来”和“钱往那里投”的问题。因此,首先必须改革金融体制,改变以往商业银行主要向国有经济部门放贷,切实纠正对私营、个体企业贷款的歧视性政策,放宽担保条件,简化借贷手续。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引导民间企业向产业政策中鼓励发展的产业部门投资,并在利率、税收、外汇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条件。只有民间投资问题解决好了,才真正做到扩大投资需求,启动经济增长。

2、从扩大消费需求看,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上

(1)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信贷体系。 中国的消费信贷起点低,起步晚,远远落后于社会的需要。目前只有上海、广州等不多的大、中城市开通了消费信贷业务,其范围非常狭窄,只限于住房、汽车等几项大宗业务,且申请贷款手续繁琐,条件苛刻。谨慎放贷虽然与当前整顿不良债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要求相一致,但却极大地影响消费信贷流程的顺利实现。消费信贷作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具有市场容量大、流动性高、完全性好的特点。在美国,居民每年收入的30%用于信贷的分期付款,消费信贷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扩充了市场的需求规模,还提高了居民消费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有利于利率杠杆作用的实现。消费信贷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开拓潜力,当务之急是转变银行和消费者的观念,简化消费信贷申请手续,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在已有的基础上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如旅游信贷、教育信贷等项目。

(2)尽快明确今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 教育制度改革的细则和实施办法,给民众一个明确和稳定的未来支出预期。目前居民储蓄率仍然很高,其中重要原因是对社会保障等改革的细则不明确,不敢把收入用于即期消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居民储蓄消费意愿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储蓄的10%是准备用于教育支出。另据上海市统计局的调查,居民家庭存款计划用途依次为子女教育(占37%)、养老防老(占20%)、暂无其它消费打算(占12%)、购买耐用消费品(占8%)、买房换房(占7%)。

(3)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开拓农村市场的力度。 在城市消费品市场基本饱和而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时候,开拓农村市场是最为现实的途径。目前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提高缓慢,使城乡之间的购买力差距扩大。1978—1985年,农村人均实际纯收入年增长10%以上,“七五”期间降到8%,“八五”期间又进一步下降至4.3%。加上“三乱”现象严重,加重了农民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农民购买力。农民收入水平只及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二,农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要落后10—15年。因此,需要把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摆到农村,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4)积极培育城市住宅市场。目前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5000 多万平方米,占压资金1000多亿元,但居民住房需求远未达到饱和状态。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一是房价过高。因此要开拓住宅市场除了减少各种不合理的过高税费和土地价格外,要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预期膨胀的势头予以冷却,切实解决房地产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的现象。二是要开放房地产二级市场,使购买行为从消费观念转到投资观念上,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育。三是取消福利分房改为货币分房的房改战略决策应加快落到实处。

(5)激活股市。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下,激活股市, 使其摆脱低迷状态,有利于恢复投资者的信心,进而增强对整个经济的信心。股市复苏和上涨,人们对未来经济和收入增长的预期就会由悲观转向乐观,人们的投资和消费欲望也会增强,会有更多的人投资于股市以寻求较高的回报,也会有更多的人敢于大把花钱,用于各种消费,据介绍,美国道琼斯指数每上升100点,就可以促进美国居民消费率上升0.4百分点。从1995到1998年,美国家庭在股市的投资数量增加到6 万亿美元以上,其结果是促进了家庭支出,也对美国连续5 年的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我国目前有4000万股民,上市公司已达800多家,市价总值已达2万亿元。这4000万股民,属于全国人口中最具有经济实力,也最具有消费能力的人,如果股市复苏,将使我国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走出低迷,带动经济增长,其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总之,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要启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其难度是相当大的,不可能寄望于某一单项政策可以“一蹴而就”,需要多管齐下,多轮驱动,讲究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深化改革,使各项政策得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应。相信经过长期努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一定会有效的实现。

本文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闫革、杨伟嘉、蒋重秀、张莉、王巧玲、曹平、王广深、周平顺。本文执笔:王广深、曹平,由闫革修改、定稿。

收稿日期:1999—08—05

标签:;  ;  ;  ;  ;  ;  ;  ;  ;  ;  ;  ;  ;  

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与政策选择_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