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在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徐淑英 陈镇城 刘丽容 黄嗣煜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 510510)
【摘要】目的:探讨吞咽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干预(对照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加上肌内效贴治疗(治疗组)各45例,2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反复唾液吞咽试验(RSST)和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其RSST和WST评定,结果间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分别为95.55%和6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吞咽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可改善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肌内效贴; 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吞咽训练;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065-02
吞咽功能障碍是听神经瘤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危及生命。肌内效贴(kinesiotape,KT)可辅助运动疗法,激活主导的或机能减退的肌肉发挥正常功能,改善感觉输入,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运动医学领域,而在神经康复领域的应用仅有较少的循证依据[1]。近2年来我科应用吞咽功能训练配合使用KT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取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0例,男43例,女47例。年龄23~ 76岁,平均54岁。左侧听神经瘤41例,右侧49例;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1)纳入标准:①符合《神经病学》中听神经瘤诊断标准[2].;经头颅MRI确诊,均接受手术治疗并存在吞咽呛咳现象;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生命体征平稳,均能主动配合检查及治疗。(2)排除标准:①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不稳者;②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③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患。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吞咽训练干预(对照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上肌内效贴治疗(治疗组)。1.2.1 对照组:常规吞咽训练干预
(1)间接吞咽训练:①口颜面肌肉按摩②冰刺激③发音训练。④舌肌训练 ⑥面颊、唇肌等训练。⑤深呼吸训练。⑥声门上吞咽训练。⑦门德尔松手法(2)直接摄食训练。治疗1次/d,30min/次,6次/周、共4周。(3)吞咽治疗仪治疗:选用美国产Vitalstim治疗仪,吞咽低频电刺激3a处方,7.5强度,1次/d,30min/次,6次/周,共治疗4周。
1.2.2 治疗组:KT布贴扎方法
KT布采用产品注册号为苏宁食药监械(准字2011 1640043号)。贴扎方法:在下颌底部到甲状软骨处采用一条Y字型贴布,基底部固定于下颌底部(下颌舌骨肌起点),锚的宽度约0.5cm,尾端贴布以自然拉力沿舌骨两侧贴至甲状软骨两侧。贴扎1 次/d,单次贴扎维持24h左右;6次/周,共治疗4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由专人采用盲法进行疗效评定:①采用反复唾液吞咽试验(repetitive salivaswallowing test,RSST)[3]、②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WST[4]]: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I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Ⅱ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Ⅲ级及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RSST及WST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分 别经相应治疗后RSST及WST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RSST及WST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讨论
Carolin等[5]认为,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是皮质延髓束损伤,导致具有吞咽功能得舌咽、迷走和舌下颅神经瘫痪,舌运动受限,软腭麻痹,口腔内和咽部的压力不能充分的升高,食物由口腔向咽部和食管移动乏力,通过时间显著长,滞留增加。吞咽训练可通过大量重复的刺激训练,改善患者咀嚼肌及舌的协调性及灵活性,增强口唇及咽部肌肉肌力,恢复大脑皮质控制功能,增强吞咽反射。
KT改善吞咽的机制可能是:①贴布对于局部软组织提供单一方向的持续引导力量,可作为引导筋膜,促进肌肉或放松肌肉及支持软组织的作用[6]。②贴扎而产生的皮肤皱褶,增加了舌骨及喉的活动空间,减少了阻力。③通过KT贴扎,促进其咽喉的感觉输入,皮肤感受器将刺激反馈给大脑运动中枢发出指令,募集并激活更多的肌纤维细胞,促进吞咽动作的完成。
本文结果显示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RSST、WS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呛咳患者给予吞咽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效果显著。综上所述,吞咽训练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听神经瘤术后吞咽呛咳,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文君,史佩佩,王盛,等.肌内效贴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理疗与实践,2014,20(11):1047-1049.
[2 ] 谭慧,纪玉桂,侯玉娟,等.护理干预对大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比效[J].安徽医药,2016,20(12) :2375-2377.
[3] 大西幸子,孙启良,主编.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3-44.
[4] 宋志香.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2004,26:548-550.
[5] Cordon C,Hewer RL,Wade DT.Dysphagia in acute stroke .Br Med [J] .1987,295:4111-414.
[6] 闵瑜,颜海霞,黄志锐,等.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8):583-586.
论文作者:徐淑英,陈镇城,刘丽容,黄嗣煜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听神经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障碍论文; 差异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