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论文_叶敏慧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8月在本研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100例患者中发生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总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血液通路均为中心静脉导管,分析其感染原因,并归纳具体的护理方法。结果: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55岁、临时置管时长>1周、有皮肤感染、有糖尿病肾炎、使用抗菌药物(P<0.05)。结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极易出现临时导管相关感染,所以,血透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透析后预防感染意识,尽可能减少临时感染的出现概率。

【关键词】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261-02

引言

在各种肾病的临床治疗中,血液透析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治疗手段,其对肾病治疗存在重要意义。但是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留置管时存在一个不足,那就是极易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一旦发生感染,不断为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其生命安全也造成极大地威胁[1]。据美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研究报道,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平均构成比大约在5.3/千个导管的留置日,且感染患者平均死亡构成比高至25%[2]。本文通过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2月至8月在本研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100例患者中发生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25例患者作为研究总体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本组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5至75岁,平均值为55.36±2.36岁;置管时长6d~42d,平均值(17.36±6.35)d;左股静脉置管,5例,右股静脉置管20例。

1.2 研究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在出现感染症状时,需在短时间内对其分泌物进行收集及培养,同时将引发患者发生临时导管相关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作比较,主要包含有置管位置、糖尿病肾炎、透析次数、置管时长、皮肤感染以及抗菌药物等,分析出现感染症状的主要原因。

1.3 病菌培养

对患者肢体静脉端及股静脉管的动静脉端两个位置的血液进行取样,并收集后的血液样本放在麦康改平皿、血琼脂平皿进行培养,同时需要注意这两个器皿需要始终保持无菌状态。而阳性菌株一般是其中表现优势生长的或是纯培养,当培养结束之后,借助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制造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病原菌实施分离鉴定[3]。

1.4 数据统计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χ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表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感染类型

见表1可知,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中以隧道感染为主要,出口感染为次要,两者构成比分别是40.00%、24.00%。

2.2 病菌分布

25例临时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病菌培养总有31株,其中常见的为革兰阴性菌,共16株,其构成比为64.00%,其二则是革兰阳性菌,共12株,构成比为48.00,真菌3株占12.00%。

2.3 相关因素分析

见表2,临时导管发生相关的原因与患者的年龄、皮肤感染、置管位置、糖尿病肾炎、透析次数、临时置管时长、使用抗菌药物有关(P<0.05)。

2.4 多因素分析

见表3,可知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55岁、临时置管时长>1周、有皮肤感染、有糖尿病肾炎、使用抗菌药物(P<0.05)。

3.讨论

在此次研究中,100例血液透析病人中共有25例发生临时导管感染,构成比为25.00%。据有关研究表明,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概率大约在32.00%左右,对比此研究就,本研究相对较低,究其缘由是因为人们对于临时导管相关感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护士专业技术得到显著强化存在一定联系[4]。而在临时导管相关感染中主要以隧道感染、出口感染为主,实施透析过程,由于导管需多次暴露,从而导致其接触外界污染物的机率增大,利于细菌的入侵,引发感染。经此次研究调查,可知革兰阴性菌是造成感染发生的主要病原菌,其中常见的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而革兰阳性菌则是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常见,未见真菌感染发生。

经本研究对临时导管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分析,可知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55岁、临时置管时长>1周、有皮肤感染、有糖尿病肾炎、使用抗菌药物。究其缘由:高龄患者因自身免疫力弱,导致其免疫功能相对较差,加上其卫生意识不强,从而造成感染率较高。当置管时长一旦超过24小时,其出现纤维蛋白鞘包裹的概率就会增大,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场所,随置管时长不断增大,细菌定植率也会随之提升。病原菌主要感染途径源自皮肤感染,所以当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就会进一步增大临时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糖尿病会致使病人的免疫功能变弱,血液、组织内糖水平的显著性提升使得酸性环境逐渐形成,降低机体防御能力,增大感染率[5]。

针对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制定了一下几点护理对策:第一,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个人卫生的重要性,饮食以高蛋白食物为主,坚持科学的身体锻炼,提升免疫力;对有负面情绪的病人,护士需耐心疏导,主动与之交流,使其增大治病信心。第二,尽量减少置管时长,当实现治疗目的后,需及时拔出临时导管,置管时长应小于一周,一旦时间过长,必须间隔2周换管。第三,遵守无菌原则,按时更换敷料,护士手部需消毒之后再扎针及护理,需使用到器械也需严格消毒。第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当病人出现感染之后,需对其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菌种类,之后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在再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使用,护士需遵守医嘱,监督病人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观察病人的感染症状是否有所减轻及发生相关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仪.血透室中心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4):180-182.

[2]任元元,吕雯青.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式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8):225-226.

[3]龚姝琴.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06):652-653.

[4]曾蓉.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医药前沿,2017,7(06):40-41.

[5]邹丽丽,张红,于蓉,等.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0):1008-1011.

论文作者:叶敏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临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论文_叶敏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