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司显晴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司显晴

司显晴 贵州省兴义市七舍镇鲁坎小学 贵州 兴义 565214

【摘要】当小学生升到高年级时,许多学习上的习惯早已经定性,难以更改。传统课堂上留下来的一些不规范的方法和习惯会让学生今后的学习之路更加困难,影响学生终身。对于老师来说,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学到更好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能力,并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都是作为老师必须的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96-01

前言

新时代条件下提出了对教学的新要求。不再是传统的大班额,而是注重教学效率的小班额。师生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上面说下面听,而是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要提高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与互相学习。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不仅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新的师生关系进行实践的要求。让学生和老师之间营造出平等、和谐、友好的学习秩序,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教师也要主动的把学习的自主权放给学生,促进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通常情况下,当学生看到课本上许许多多的数学题时,经常会感到烦躁,从而看不下去,当然会影响学习进度。但是如果教师将题目上的情境展示出来,并加上各种各样有趣的贴纸或是其他作为小孩子很喜欢的东西,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学习兴趣,想去了解并解答题目,就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与探索。

有些同学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老师不提问,他便不思考,只有当老师提问到他时,他才站起来支支吾吾的回答。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多了解,多观察,培养这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并且要用实际有效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培养自信心还可以促进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养成的,而是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出来的。老师还要对学生的发展有耐心有恒心,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因为一时的教学目标达不到,就放弃,回归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上。

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传统课堂上,是老师在讲台上做讲解,学生只是坐在自己的课桌前被动聆听,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在现在的课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创新。例如,在教授《三角形》一课时,因为学生对三角形这个图形并没有明确的认知,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是三角形的教具进行具体的解释与分析,也可以让学生上台利用多媒体的可变性对三角形的特征和特点做出进一步的认识,最好是让学生能够自我研究和发现,这样学生不仅会有更明确的认知,也会对三角形的学习有更高的兴趣,渴望进一步进行了解,这样,学生提高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思维,拓宽了思维的维度和广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的知识、自觉发现学习规律、自觉讨论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自主构建知识结构、自主概括学习结论。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和能力。但是这也不意味着老师要把所有事情都推到学生身上,老师要起着宏观协调的作用,让学生自主讨论的同时有老师的科学指导,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有效和科学。学生的亲自动手参与远远比得上老师的十句百句话。

三、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出现问题,学生才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示与启发。教师不应让学生只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去走,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拿《解方程》这一课来说,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这一课的知识,学生可能并不完全理解。但是如果老师可以在教学中自行设计一些问题,比如,你生活中遇到的等号,你生活中遇到的未知数。加入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那么学生就会对方程这个东西有更深刻的了解。

高年级的学生比较能力理解能力都较强,老师可以将课程中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适当的减少课程中的教学难度,也让学生对课程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他们也容易记住要点和难点。有时问题不是只有老师提出来的,学生也可以自行提出问题和其他同学一起解决,或是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时老师要有充足的信心,要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领学生完成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思维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人需要掌握的越来越重要的能力之一。以前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但既然社会在变革,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做出进一步的要求。鼓励学生提出新要求、发现新方法、寻找新结果、做出新决策。虽然数学教学中的计算结果是固定的,但是在通向结果的这条路上,每个人走的却可以不同。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思路,但是大家要朝着共同目标前进。老师要允许同学们去看路上的新风景,也要告诉他们有些花虽然漂亮,但是有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一定不要马上就反对,而是要鼓励他,进而与他研究困难为什么会出现,怎样解决困难才是最好的办法。让他们认识到,老师不会因为出现困难就进行否定。充分的鼓励才能让学生看到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会对培养创新思维有更好的促进。

相对来说,高年级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有办法,但是由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局限性也越大。让高年级的学生养成更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无疑是比较难的,这也为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也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

结语:新时代不仅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也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创造性。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承担起作为老师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义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较高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基础知识积累能力做出适当的调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管有多少理论知识,都要将其付诸到实际的教学中,还要积极探索,努力总结,致力于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动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1]莫绍松,浅议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方法,青春岁月,2012

[2]谢业周,小学数学“五环节”教学设计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5

[3]支媛,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轨道,教学周刊,2011

论文作者:司显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  ;  ;  ;  ;  ;  ;  ;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司显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