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用电采集系统;台区线损
引言
线损的统计与分析是线损管理的关键,只有准确、真实、及时地统计线损,科学分析,才能及时发现异常、查找原因,指导供电企业查处窃电、计量装置故障等[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是智能用电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它是通过对配电线损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测,推行负荷控制、线损分析,最终达到自动抄表、错峰用电、用电检查(防窃电)、节约用电成本等目的。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对配电变电器、电力用户的电量、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疑似引发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如计量装置故障、采集异常、窃电、档案错误等,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提出对应的处理措施,有效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基本介绍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SG186”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为“SG186”营销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也可独立运行,完成采集点设置、数据采集管理、预付费管理、线损分析等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重点应用在电量统计与电能损耗计算当中,能够帮助有关人员准确的判断系统线损。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功能上完全覆盖“SG186”营销业务应用中电能信息采集业务中所有相关功能,包括采基本应用、高级应用、运行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为“SG186”营销业务应用中的其他业务提供用电信息数据源和用电控制手段。合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增强线损管理水平,切实维护企业的有效利益,从而满足不同地区供电负荷对线损管理提出的要求,保证电源点分布更为科学。
2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分析
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统计线损为基础对于线损异常情况实施全方位分析,从中能够得知引发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台区用户相应关系不匹配
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原始档案错误问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内的某些台区配变和用户表之间相应关系不够匹配,就是指台区和用户不匹配。对于城镇台区来说,台区线路常常会采取地埋电缆的方式,这就容易造成线路方面的问题,包括:线路较为隐蔽、台区内电缆没有设置标识、标识牌没有更新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核查台区和用户关系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另外,对于新增变压器或者增容情况来说,若是没进行系统内部资料的及时更新就会造成台区和用户相应关系和具体情况不匹配,从而引发台区线损统计发生错误。
2.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量缺失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过GPRS通信通道以及采集终端进行电能表数据的采集,一旦主站程序方面存在问题(包括程序缺陷、程序升级问题等)就容易引发数据的缺失。另外,通信信号方面的问题以及采集终端方面的故障都容易引发电量缺失。除此之外,由于电能表和采集终端是利用485线实施连接的,若是接线工艺方面存在问题也容易造成数据采集有误,从而造成台区线损存在异常问题。
2.3计量装置方面的异常
一旦台区关口电能表和此台区内相应用户的电能表以及互感器等发生故障就会造成计量准确度的问题,若是电能表和互感器发生接线错误的问题都会引发电能计量不准确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台区线损计量方面的错误。另外,某些电能表因为质量方面的问题,一旦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雷击天气等)就会造成电能表485接口的损坏,从而造成数据无法采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窃电对于台区线损方面的影响
电力用户窃电问题是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窃电的形式也在不断增多。窃电的发生主要是通过私拉乱接电线或者进行电能表的改动来进行的,窃电的方式主要包括失流法以及失压法等等,窃电会对台区线损造成非常大的偏差。
2.5档案数据错误问题
若是主站对采集终端所发参数设置不准确就会造成数据无法有效采集。如果现场关口计量点或者用户互感器进行了更换也会造成倍率的改变,但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没有将互感器倍率实施更新,那么就会造成台区线损统计的异常问题。
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措施
3.1高效率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强大功能
为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需在台区线损管理中,高效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数据收集、认真记录及计算线损程度等功能。根据实际统计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积极有效地了解目前的线损情况,对相应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保证用电系统运行效率的最大化。
3.2对台区电网的供电范围进行合理规划
为避免台区线损管理中出现供电范围过大的情况,需对供电范围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从而减小台区线损率。需合理有效地选择变压器,以保证用户的基本用电信息能得到精准的计算,做到变压器“不超荷”“不负荷”,减小线路受到的阻力。需防止频繁变压和减少不平衡的电流出现。具体配电中,需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升台区线损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3提升用电信息采集效率,严格规范管理工作
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中,严格规范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确保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得到有效监督。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从而提升工作质量。电力企业应重视现代化建设,以便更好地进行台区线损用电信息采集。此外,需建立完善的基础档案数据,方便查阅,为台区线损管理提供参考。
3.4台区线损管理内容的维度化设计
为构建完善的线损管理机制,需注重台区线损管理内容的维度化设计。针对用户端、服务端、线损总结及最终处理环节,做好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创新台区线损管理内容时,需对人员、设备及线损故障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
结语
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台区线损管理需得到进一步提升。现状表明,台区线损管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分析了影响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以解决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需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而保障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盛其富,楼小波,等.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
[2]李飞,王鸿玺,唐如意,孙冲,张琳,高波,武超飞.基于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的农排表通信方案与仿真研究[J].河北电力技术,2018,37(06):12-14.
[3]程俊文,李慧娟,曹志强.基于K-means算法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防窃电研究[J].供用电,2019,36(01):75-80.
[4]黄军,殷豪.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2):15-17.
[5]董雪梅.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8):18-19.
论文作者:彭潇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线损论文; 采集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用户论文; 数据论文; 就会论文; 窃电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