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员论文,先进性论文,科学技术论文,第一生产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马克思曾对对社会生产力进行过考察,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这一论断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我们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来,邓小平同志不断探索加快发展我国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和内在动力问题。1978年3月,在全国科技大会开幕式上他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1988年他在同外宾谈话时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他在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要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的科技论断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阶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增加了新的内容,也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新要求。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当代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是以工人的先进性为基础的。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主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而共产党员是这种先进性最高而集中的代表。
当代的工人阶级使用着与科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进工具,其本身又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特别是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成为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掌握现代科技的劳动者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代作为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共产党员,自身科技素养如何,能否在生产力中发挥第一位的作用,成为评价其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着内在联系。
首先,共产党员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正确认识当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科学技术是带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具有这种先进科技意识是一个党员先进性的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具体表现。
其次,要积极投身于科技振兴中华,振兴我国经济的实践大潮中去,成为“第一生产力”。
二、树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条件之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作出的新概括,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干部能否树立充满时代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能否担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任务的必备条件之一。
首先,党的干部必须具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四化”中有“三化”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是当代党员干部革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时代革命化有不同要求,二十世纪末叶的共产党员以加快发展中国经济为己任,而发展经济必需依靠科技进步。因此党员干部的科技意识状况成为鉴别其革命化的重要尺度。“知识化”“专业化”总体上看就是科学技术的知识化,专业化。“化”是指实际工作中自始至终,用科技理论知识为指导,用专业技术技能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否则称不上“化”。
其次,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要求党员干部具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在发展生产力上除了“两个基本点”而外,发挥生产力自身的内在动力也要有正确的途径和政策。长期以来,我国走着一条高投资,铺摊子、上项目、增劳力以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实践证明这样搞法浪费大、效率低、效益差。针对这种现象,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这是我国在如何加快经济发展问题上的一次战略大转折,也是思想理论上的一大飞跃。一个党员干部思想上怎样认识这个问题,重视程度怎样,关系到“奔小康”、“同富裕”等一系列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新时期考核一个党员干部应把是否树立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作为重要内容。这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战略上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也是当代党员干部区别于群众的先进性的具体表现。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要求党员干部成为学科技、用科技的先进分子。
首先,我国各经济部门总体上看设备技术落后。以通信部门为例,我国设备线路数量少质量差,技术落后。当今世界电子技术突飞猛进,通信线路大量采用光导纤维技术。对此如果无识无知,仍然走西方国家的发展老路,我国的通信将永远处于落后状态,而如果对光纤、微“电脑”新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利用、创新,我国可以很快进入世界通信发展的先进行列。我国的党员干部分布在各条战线、各国民经济部门,都能努力于学习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本部门,国民经济必将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焕发勃勃生机。
其次,以“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为党员干部领导和从事生产活动提出新的要求。
当今时代,靠精湛的手艺、传统经验、手工作坊式的劳动,已为“电脑”控制的流水线、机器人生产所代替,靠“深耕细作”、“肥水当家”提高单产的纪录,已被生物工程带来的绿色革命所刷新,“小米加步枪”的军事功绩已载入光荣史册,今天的战争打的是现代化的“电子战”。“电子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具有“电子时代”的意识、知识和才能。这对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根本措施。一是我国生产能耗物耗高、生产方式搞人海战术、资金短缺而投资回收率低,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严重,生态不良,环境恶化,“瓶颈”效应缓解困难,等等,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与世界市场接轨,一旦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我国社会总商品面临着严重挑战和激烈竞争。特别是一些刚起步的支柱产业。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靠先进技术、设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我国还有相当数量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亏损,除了靠深化改革而外,企业生产本身最大的问题是领导科技意识不强,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落后等等。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在一个生产领域、一个生产部门、一种技术设备、一个生产环节、一道工序、一个班组用现代化科技去解决上述问题,我想情况就会大大改观。在当今中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能成为新技术的先进工作者或专家,用科技推动生产的发展。这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闪光点。
三、增强马克思主义科技意识,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政治素质和先进性标志之一
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在世界激烈的竞争中,各先进工业国,日益把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增强实力的根本国策。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否能用邓小平同志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观察当今世界、认识和改造当今世界,是检验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具有领导者应具备的政治素质的重要标准。但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与时代和我国经济发展靠科技的要求还不适应。一是缺乏发展经济靠科技和教育的头脑,往往目光短浅,片面追求产值,不顾资源的浪费,不惜血本,有限的资源不能用在“一本万利”的依靠科技进步和职工技术培训上。二是传统观念作怪,一提加快经济发展就争投资,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无限增大生产的投入,出现三高两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低效率、低效益。不懂得科技和教育的先导和“后劲”作用。三是“现得利”小农意识和经验主义严重,或者靠假冒伪劣产品,或者靠滥涨价,或者靠设备、拼体力等短期行为去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把生产或企业引向苦难和深渊。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要加快发展步伐,除了深化改革,加快开放而外,还必须重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本身的动力问题。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方面也要以“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去处理好。如果说改革是生产关系上一次革命,那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上的一次大革命。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提高到党的发展生产的战略的高度上认识这个问题,才能增强学科技,用科技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从而真正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站在生产力发展最前列的应有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