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广播电视教育:大众传播与教育传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广播电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燎原广播电视学校面向农村借助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进行远距离教育,从媒介上看,有广播电视大众传播的成分;从目的性上看,是培养和训练人,大众媒介自身有社会教育功能。培养和训练人属传统的学校教育范畴,两者之间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有些层面重合度增加。在新的结合面上,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构、过程和规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即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之间的相互渗透,将会产生新的教育模式生长点。本文从大众传播学和教育传播学相交叉的角度去认识燎原广播电视教育。
一、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简单地说,是运用大众媒介与广大受者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传者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2.受者多、杂、散、匿;3.反馈延缓、间接、零散。大众传播中的大众有两种解释,一是从英文MASS这个词理解,表示“大量”或“大规模”的意思,也是指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规模的传递。另一种理解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传播。燎原广播电视教育大众传播,就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承担的任务来说,是以卫星电视为主要信息传播手段,以农村实用技术教育为主要传播内容,以农村从业人员为主要受者,明显带有大众传播的特征。依据大众传播学对传播者的分析,主要是“研究大众传播工具的组织、性质、作用等问题”。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教学节目,理论上的受众整体是占12亿人口80%的农村劳动者。当然,他们不一定都耕耘在土地上。由于地方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受众的层次和类别不同,信息获取和吸纳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差异性极大。一些较贫困的地区,文化技术素质低到把有关部门为帮助他们发展多种经济、无偿赠送的良种山羊杀吃了90%;调进的洋芋种,因不会种植,多数被吃掉;引进的桑树苗,因未及时栽下,大都被枯死;引进的家蚕,也因没掌握饲养技术而遭失败。
面对农村的受众,除人数多、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外,农村实用技术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如农林牧副渔、乡镇企业、水土保持、环保、能源利用、卫生保健等等,涉及的面甚广。内容的多样性反映了潜在受众的“杂”和“散”,因而必然存在着信息反馈的延缓、间接和零散等特点。所以,以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看,燎原学校利用广播电视传播农村实用技术教育更贴近面向大众的传播。这一点从1990年国家教委成立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文件中也有所反映,即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课程(节目)将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收视等教学管理组织工作,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做出规定;地方教育电视台可视本地需要有选择地转播;各类学校、电化教育中心、培训中心等也可组织收看。”
二、教育传播
大众传播自身包含着教育功能。这种教育功能旨在“启发”、“诱导”或“劝服”受众,其效果的强弱在不同的栏目或不同的节目中是不一样的。但是,特定的教育传播在“传”和“受”上,与大众传播所具有教育功能有着很大的差异。
教育传播被认为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这个定义说明,教育传播具有四个基本特点:1.受者的特定性;2.传者的导控性;3.内容的系统性;4.效果的确定性。也就是说,教育传播的受者相对数量少、单纯、集中、明显,比大众传播的目标更明确,对受众有较大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教学内容强调系统性,明确规定了应达到的教学要求,并有确定的机构给予具体地操作以满足教学要求。随着中央电大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成立,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有20个省、自治区建立了地方燎原广播电视学校,一些省在地(市)、县(市)和乡镇设立了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形成了全国性的燎原广播电视教育教学网络。各地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结合地方实际,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播放电视或录像、组织面授辅导、安排现场实习等。学员学习后可获得结业证或技术培训证,并以此作为上岗、应聘和购买某些特殊物资的凭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或间接从教师那里得到教学信息和掌握技能。这说明燎原广播电视教育传播不是简单的信号传输。参与教育传播过程的教与学双方都是具有意识和个性的人。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音像教材的编制应注重把握教学性、系统性。文字教材应配套并精心组织好系列教学活动。各种教学环节要逐一落实,尽最大的努力保证教学的效果。学习者将接收的信息经过自己头脑的识别,并在与自己原有知识相联系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向对方做出反应,从而达到培养和训练人之目的。因而,燎原广播电视教育的整个教学活动又属于教育传播的范畴。
三、大众传播与教育传播
在教育传播和大众传播过程中,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选择、理解、记忆有着显著的差别。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个人的选择度大,也不一定要理解。而在教育传播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要基本接受所得到的信息,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受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选择度、理解和记忆的自由度较小。燎原广播电视学校进行远距离农村实用技术的教学,既有大众传播的一面,又有教育传播的一面,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中,是否有相对独立的教育层面?下面我们来探讨这一层面,并给出在新领域中的部分教学策略。
我们知道,新闻战线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在大众传播的域中;而普通院校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在教育传播的域中。假设广播电视大众传播的作用力、作用点在教育传播的域上,那么施加作用力的动因就是办学的规模。随着规模效益的增加,教育传播中的有些属性靠向大众传播。这样,大众传播与教育传播相结合的面就会增大。主要表现就是由教育工作者组织的广播电视教育讲座增多。随着政府行为的催化等多种因素,新的院校——广播电视学校从传统的学校概念中分离出来。同样,我们可以把所研究问题的作用点选在大众传播的域上,在教育传播“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即拓宽大众传播的社会教育功能,据此来推论新层面——大众与教育传播——广播电视院校产生的必然性。
大众传播理论是在40年代发展起来的。随着广播和电视在社会上的普及,大众传播的社会教育功能相应扩大。新闻战线已不满足于信息的共享,而愈来愈注重与听众和观众的沟通,并积极向教育领域渗入,如举办各种系列讲座、开设各种课程(外语教学、计算机教学等)等。新闻单位不仅自己编制这类教学节目,而且主动与越来越多的院校联手合办。最近几年,此类合作发展到电台或电视台与办学单位共同出版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及组织教学班和进行面授辅导等,有些电台还建立起自己的学校。按照传统的做法,编印教材、面授辅导、组织教学等活动由学校所为。而新闻单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领域里来,是他们意识到,仅靠大众传播自身的教育功能,“启发”、“诱导”或“劝服”受众,其效果仍然是“广种薄收”。只有在借助自己传播手段优势的同时,弥补不足,使社会教育的功能与教学机制很好地结合,才有利于“广种多收”。按此思路运作发展,也势必由量变产生质变,从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域中分化出大众与教育传播——广播电视院校。在“院校”环境里,大众在某种导控下进行系统、深入、灵活的学习。
为什么会产生大众与教育传播?这里的“与”是逻辑中的“和”,并借用了物理学中“力”的概念和作用。从双方的相互作用看,新闻战线借助大众传播优势向教育领域渗透,是看到了教育传播中的传者与受者的关系远比大众传播中来的密切,即教育传播是各类传播中效果最好、最有保证的一类。教育战线借助导控受者的优势向大众传播渗透,是看到了大众传播能延伸课堂,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的效益,可以使教师的工作更富于创造性等优势。两者的共识是他们的目标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争取受众,扩大效益。如果进一步思考,大众与教育传播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古代的小生产方式,对应于“个别传授”的教育方式;近代的工厂式生产方式,对应于“班级教学”的教育方式;现代的大生产方式,对应于使用信息技术(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电脑、程控等技术)的“信息教育”方式。将大众传播与教育传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以科技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的。只有传播技术手段的先进,才使得教育冲破传统学校的“围墙”,实行大规模、远距离的教育传播。在这里,可否这样定义大众与教育传播:大众与教育传播是运用大众媒介及辅助媒体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主要传播者是广播电视院校。受者是愿意接受教育的所有人。
中央电大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把燎原实验“点”上的成功经验,“短平快”的国内外农村实用技术等,编制成音像教材,面向大众,通过卫星电视辐射到广大地区,由遍布全国的燎原广播电视教学网络,进行组织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这正是在运用大众媒介及辅助媒体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而进行大众与教育传播活动。应当看到这里的“教育”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教育;“传播”也不局限于学校教育的传播。
四、燎原大众与教育传播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大众与教育传播的核心是办学的开放性和导控性。这里所讲的“开放”,其深层含义是广播电视信息资源的教学共享性,让人人享有平等的学习机会;“导控”是指为达到教育目的而进行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各种辅助教学,包括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使用,皆属于教学资源能有效“共享”的教学行为。换言之,广播电视教育资源能够被充分地开发和使用,让受者最有效地共享之,就要有人和机构去组织,去落实。在这里,信源、组织和受者如何相互联系,下面给出“多用户”二次转播模式及教学策略。
从理论上讲,卫星电视教育具有多址性,即覆盖区内任何地点都能接收,互不干扰。这一资源对全国各级各类受教育者来说,是一个由点到面的大课堂。“点”在这里被称之为信息源。在信源的教师是最优秀的,教学内容是面向大众的。信源的“终端”,在理论上是指任何一台能收到课程(节目)的电视机就是一个“终端”。这种“理论终端”,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尤其是农村,尚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能否直接收到教育电视台的节目;二是有无时间收视。各地方的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这两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有硬件条件的地方,将卫星节目并入地方有线电视网,或设专人负责收录或收集、编辑电视课程(节目),在合适的时间,组织集中收视或巡回放像,必要时,再辅以其它的教学活动,学习效果就更明显。因此,这里专门把教学组织单位作为“间接用户”,从“理论终端”中提取出来,由他们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落实,包括编制符合地方需要的配套文字教材和安排相应的教学管理、面授辅导、操作实习、考核发证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这些环节恰恰是制约广播电视办学规模效益的主要因素,也是导控的措施。解决好受众的设备、时间、指导、实习等问题,则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容易将学习者的意见与新的学习需求反馈给组织者和信源。
如果我们将传播者编制好的电视课程(节目)在卫星上播出称作第一次传播,那么各部门的教学组织工作就是第二次传播。第一次传播主要是为各类用户,包括间接用户——办学单位,提供电视教材服务,为电视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以缓解地方上经费和师资不足、信息闭塞等矛盾。第二次传播是地方办学单位组织收视或将需要的电视教材从卫星信号直接录制或转录下来,结合地方实际组织再次播放或辅助教学。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大众媒介技术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构成大众与教育传播新层面。在这新的教学领域里,广播电视课程的传播者、教学组织、教学班集体与个体收视等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归纳在XYZ三维关系图中(图省略),Z表示广播电视课程维度,包括养殖、种植、加工、乡企、信息等;Y表示教学组织维度,包括电大燎原学校、农广校、农函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科技推广站、人武部、共青团、组织部和其它传统学校等;X表示受众维度,包括集体和个人。在ZY面上,收录课程(节目)的教学单位,是间接用户,构成一级传播;在YX面上,办学单位组织教学,进行二次传播或组班,或巡回上门服务,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在YZ面上,受众偶尔的或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直接从电视台收视。
燎原学校与教育传播是远距离广播电视教育所特有的,也是教学手段所决定的。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会主动地、多方面联合行业部门共同办学。然而,目前燎原广播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评价等诸因素的规范性较弱,所以大众传播成分远大于教育传播的成分。今年6月28日,国家教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工作的意见》,这将大大增加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功能中教育传播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