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技能形成机制--以政治经济学为视角_经济论文

论国家技能形成机制--以政治经济学为视角_经济论文

试论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政治经济学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视角论文,试论论文,技能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0)04-0029-05

技能已成为现代人类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要素。本文聚焦人的工作技能,或概称生产劳动技能。人是否能够掌握相关工作技能,不仅在于个人主观上的获取,而且还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客观环境是否给予学习这些技能的机会和条件。倘若将技能作为“技能型劳动者”的代名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可理解为技能在这个社会环境下的形成过程。考察技能的形成体系,便是对这一社会客观环境下影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相关体制因素作理论分析。

一、为何要考察技能的形成体系

国外教育学界在技能形成方面已经积累了丰硕成果。譬如,英国莱斯特大学的艾什顿教授等人长期致力于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技能形成体系进行比较研究①。他们认为,理解技能形成的过程关键在于分析政府、教育与培训系统、资本以及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这四方因素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在维护和争夺相关利益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生成一种特定的体制环境。②技能则是在这种既定的体制环境中传递和形成的。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布朗教授认为,获得技能和使用技能都是一种社会行为,研究技能的形成不能脱离对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考察,因为后者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技能形成的战略目标,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对教育不平等和社会公正等社会根本性问题的认识和解决。③另有学者强调,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技能进行分析时,必须重视劳资之间的根本利益冲突,以及国家在解决这种利益冲突时所扮演的角色。④

国外现有研究的考察对象基本上都围绕西方发达国家。有学者指出,当前有关技能形成大多数研究倾向于忽视发展中经济体或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本身的具体情况以及这些经济体与传统工业化经济体之间的差异。⑤尽管在某些相关研究中,我国也成为某些学者考察的对象,但技能形成这一主题却未得到系统而全面的探讨。⑥在很大程度上,有关我国技能形成体制方面的研究目前之所以比较缺乏,部分原因在于西方学者所采用的“技能形成”这一学术概念及分析话语本身尚未在我国学术界得到较为准确的理解和内化。国内许多学者关于我国教育与培训制度的研究成果,并非是立足于技能形成这一视角对相关问题作学术考证。鉴于这一研究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考察国家技能形成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作探索性诠释。

二、技能的传播源头:学校教育与工作场所学习

上学和就业是现代人在成人过程中必经的两个阶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个人工作技能的习得与更新是学校教育与工作场所学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当今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生产技术日新月异,而学科知识体系的更新却相对滞后的时代,工作场所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倘若将学校(包括高等院校)理解为专门从事培训生产的社会机构,那么它与企业的差异就表现在,后者在向员工提供培训的同时还从事着物质(或服务)生产。⑦某些在学校无法习得的工作技能经常需要到企业提供的工作场所中去接触和学习,反之亦然。⑧换言之,学校是专职于培训,企业则是生产之时兼培训。即使在实践中,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虽然主观上并未意识到有必要对员工培训进行有效组织,客观上却为置身工作场所的学习者提供着潜在的培训。因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人通常会自觉主动地接受并内化外界信息,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拓展。

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人是在生产中学习生产知识,并掌握相关的生产技能。我们不妨将其称作原始的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做中学”。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当前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学习类似于这种原始的学习方式,即在缺乏组织者主动参与的情况下,学习活动仅仅依赖于学习者本人的主动和自觉。后来,当艺徒制或学徒制出现时,学习过程开始有了组织者,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组织手段,基于工作现场学习这一本质特点并没有改变。学徒制的本质特点是寓培训(或学习)于生产,即培训与生产融为一体。只有当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后,学校才成为批量传播生活和生产知识与技能的专门机构。尽管学校教育已被国家发展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专就学习生产知识与技能而言,原始的以及学徒制等传统学习方式并未随之销声匿迹。相反,在学校教育难以应对生产技能快速更新的形势下,这些传统的、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学习悄然受到关注。学校教育的发展日渐受到“泛教育”⑨现象的挑战,工作时空下的学习已然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诉求。

三、国民教育系统在技能供给方面的逻辑局限

国民教育系统是国家长期经营的结果,它直接反映执政党、政府的意识形态。从教育内容上看,基础教育通常是普通教育,即授以学生人类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通用文化知识与技能。当前我国九年义务阶段的教育,当属普通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教育可简单概括为“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般认为,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提供的教育就是职业教育,普通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则是专业教育。从资格水平上看,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只有中等专业(中专)、大专和本科三级。而专业教育通常是学位教育,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级。

倘若要找出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共同之处,我们会发现:无论职业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是向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因为职业和专业都是以“业”为本。由此,我们可以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接受的教育统称作“服务于就业”的教育。既然目标在于为“就业”服务,那么这个阶段的教育自然就需要与就业的现实元素挂钩。所谓就业的“现实元素”,是指人在具体工作环境下的知识应用、技能操作及心理调适。这意味着,这一阶段的教育必须与工作场所学习相结合。

学校(职业)教育的局限性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证。国民教育系统通常备有一套完整的学历资格晋升路径。学历资格的考核大都是基于学校进行。这意味着学校教育既从事“培训”方面的生产,又为其生产出的“产品”贴上质量认定标签。“产品”的质量究竟如何,也只有在流通到市场中被“买家”使用后才知晓。“学历”并不等同于“技能”,前者是学校以学科标准对个人在学经历的判断和认定,而后者是体现在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技巧与能力。因此,衡量高学历人才的标准不能用于衡量技能型人才。一个人是否属于技能型人才需要根据他的工作表现来判定,如果他顺利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说明他是技能型人才,否则不是。技能型人才的判定和考核必须在工作当中进行。如果技能型人才的判定和考核必须在工作中进行,那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自然也要在工作中进行。那么,依此逻辑推断,学校职业教育难以培养出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职业教育无法提供真实的工作要素及过程。

各国国民教育系统在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差异的根源在于,各国在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安排、政治传统与制度、市民文化以及知识传统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性。⑩譬如,东亚和西欧地区大多数国家的后义务阶段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多基于学校来实施,而奥地利、德国和瑞士等国则基于工作来进行。(11)即使是基于学校实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也存在国际差异,比如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专门设有两类学校分别提供普通培训和职业培训,而瑞典却是两类培训在同一所学校里进行。(12)基于工作进行的职业教育,多以企业为主导。形态各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内嵌于特定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该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功能。(13)因此,考察学校职业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必须结合特定国家的具体制度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

四、业界职业技能培训的两面性:通用与专用

以企业为主导的职业培训通常立足于工作场所,相对于学校提供的职业教育而言,我们称其为“企业提供的培训”。在工作场所开展的职业培训可概括为两类:通用培训和具体岗位培训。从内容和结果来看,个人在通用培训中获得的工作技能适用于不同企业、行业和工作的需要。提供这类培训的企业所承受的潜在风险是,受训者结束培训后可能被其他企业挖走,即发生其他企业“搭便车”的现象。具体岗位培训的内容则是专门针对某特定岗位的工作需要实施的培训,个人从中获得的工作技能具有很强的岗位局限性,常不适于向其他企业、行业和工作中迁移。由于这种培训限制了受训者另谋高就的前景,因此与通用培训相比,企业一般更愿意提供这类培训,一则毋庸担心搭便车现象,二则避免人才外流。

倘若所有企业为了避免风险在通用培训上都采取“无为”态度,那么劳动力市场上就会出现严重缺失通用工作技能的现象,也就是我们现实中经常看到的毕业生缺乏基本的工作技能。这种现象用经济学话语来说就是通用培训当中的“市场失灵”。即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对这种培训的需求,但却没有出现相应的供给。这种潜在的市场失灵现象存在于任何社会制度环境中,但其化解的方式和程度却存在很大差异。(14)譬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卓有成效,首先是在于它恰好采用了学徒制这种集生产和培训于一身的培训形式,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独特的培训制度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在成本上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投资,在培训内容上由工会、企业联合会、政府三方共同决定,在结果上有全国范围内公认的技能资格认证。(15)可见,德国的职业培训系统是通过企业雇主、工会和政府之间建立的三方协商合作方式化解通用培训的潜在市场失灵现象的。而瑞典和其他北欧国家的企业历来都是通过诉求于国家提供这类培训来化解市场失灵现象的。(16)总之,企业的培训战略也受到一系列制度因素的支撑和影响(17)。要对业界的培训系统进行特点分析,需要从根本上考察国家与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18),而劳资关系则是国民经济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重要社会关系。

五、国民经济的生产系统:技能的利用方式

现代经济是工业经济的代名词,通常是相对于农业经济而言的。除了劳动者、生产资料之外,工业经济还依赖于资本。因此,现代工业生产的三要素包括资本、劳动者(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属于生产力因素,其中前者是生产力中的人力因素,后者也称生产手段,是劳动者从事生产所需要的资源或工具,即物力因素,一般包括生产工具、土地、厂房、建筑物、道路、运河、仓库、机器、设备、原料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与劳动者的作用尤为重要。资本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而且由于分工的精细化,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需要用资本来交换。劳动者之所以重要,原因则在于一国的人力资源相对稳定,依然归属于国家。(19)

上文讨论的“企业所提供的培训”是从资本所代表的利益方(即企业雇主)立场出发,对发生在业界的职业培训进行分析,而“工作场所学习”则是从劳动力(即工人或雇员)的视角来考察同样的对象。前者是组织和施加培训的主体,后者是参与和接受学习的主体。二者关系犹如一枚钱币的两面。前面提到,业界职业培训的特点根源于国家与劳资三者间关系,而工作场所学习的现实却取决于生产活动的组织形式,即生产资料的组织和利用方式。处于不同产品市场的企业雇主对不同类型的技能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这些雇主在劳动力的组织方面通常采取不同的形式。(20)

国民经济的生产系统是人(即劳动者)和物(即生产资料)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发展表现为组织方式的进化,物的发展则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革,譬如大机器生产代替人的部分手工劳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大机器生产后,人的又一部分手工劳动被消解,甚至被淘汰。这意味着一部分人在发明大机器和计算机技术的同时,淘汰了另一部分人的部分手工技能,却又催生出新形式的人力技能,譬如大机器(包括计算机)的操作、控制和维修。生产方式的变革导致了劳动力组织方式的改变,即对人力因素进行组织以适应大机器或信息技术生产方式,包括由哪些人参与机器大生产以及如何参与生产。泰勒制便是应福特制生产方式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对劳动力的组织管理方式。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在单件生产方式下,劳动者在设计、机械加工和装备方面都有高度纯熟的技艺,他们都是从做学徒开始直到最后掌握单件生产的全套技艺。在福特制大批量生产方式下,劳动者内部出现等级化分工,工艺工程师对工序和机器进行设计和改造,以制造出标准化的零部件,从而淘汰了技艺精湛的装配工人,并产生一大批专业非常单一的非直接生产工人。受机器带动的标准化生产造成了劳动者内部的分裂和部分人工技能的消解。丰田制精益生产方式,也称“准时化生产”或“看板生产”,实现了对人力技能的最大化利用。通过团队协同作业的方式,将责任下放给每个员工。责任意味着支配自己工作的自由,同时也增加了对犯错误的担心。这种生产方式要求每位员工谙熟整个生产流程,并意识到工作的挑战性,从而主动学会更广泛的专业技能,成为多面手,以便在团队中创造性地应用各种工作技能。(21)相比之下,大批量生产方式最突出的弊端是,它在依赖机器生产出标准化产品的过程中,阻碍并限制了一部分劳动者利用知识和技能进行附加值生产的机会,而精益生产方式则依赖并锻造出一支技能熟练、技术高度精湛而且工作动机明确的劳动者队伍。

以上分析为我们考察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分析显示,学校教育在传播工作技能方面存在逻辑和现实局限性,而在业界由企业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却在本质上存在两面性。与此同时,现行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组织管理方式也从根源上制约着对劳动者工作技能的需求和利用。这说明国家的技能形成体系受到国民教育系统和生产系统的共同牵制,只有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等特定体制因素出发,才有可能对其特征做出科学有效的理解。

收稿日期:2010-05-24

注释:

①Ashton,D.& Green,F.Education,Training and the Global Economy(Cheltenham,UK:Edward Elgar,1996); Ashton,D.,Francis Green,Donna James &Johnny Sung,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kill formation in East Asian 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ics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9);etc.

②Ashton,D.,Sung,J.& Turbin,J."Towards a framework fo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systems of skill 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1 (2000).

③Brown,P."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igh skills,"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3(1999).

④Lloyd,C.& Payne,J.,"Developing a political economy of skill,"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4(2002).

⑤Powell,M.(ed.).Skill Formation and Globalization(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2005),1-2.

⑥Green,F.,J.Sung,et al.The Skill Formation System in China:Outline and Issues for Research (Leicester:Centre for Labour Market Studies,1994); Venter,K.,"One Country,Two Systems,Multiple Skill Demands:The dilemmas fac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17 (2004):283-300; Lauder,H."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skill formation in South Africa,"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18(2005):3-4.

⑦Becker,G.S.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5),37.

⑧Ibid.

⑨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⑩Green,A."Educ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Europe and East Asia: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trends,"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14(1999):55-71.

(11)Ibid.

(12)Green,A."The reform of post-16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the lessons from Europe,"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6(3):327-339.

(13)Ashton,D.,Sung,J.,& Turbin,J."Towards a framework fo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systems of skill 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4(1):8-25.

(14)Lynch,L.M."Introduction" in Training and the private sector: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edited by Lynch,L.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22.

(15)Ibid.,4.

(16)Ibid.,4.

(17)Soskice,D."Reconciling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The German Apprenticeship system" in Training and the private sector: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edited by Lynch,L.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18)Ashton,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orkplace learning,in Workplace Learning in Context,edited by Rainbird,H.,Fuller,A.,& Munro,A.(London:Routledge,2004 ),21-37.

(19)Reich,R.The Work of Nations(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91).

(20)Green,F."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kills in the advanced industrial nations,"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4(1992):413-35.

(21)沃麦克等.改变世界的机器[M].沈希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标签:;  ;  ;  

论国家技能形成机制--以政治经济学为视角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