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重症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论文_辛影

探讨重症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论文_辛影

辛影 (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来进行护理探讨。方法:对我院接收的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危险因素,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进。结果:全部50例患者经过危险因素排查和针对性护理后,并发症几率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加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采取针对性护理,排除危险因素,能够让患者获得比较高效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几率。

【关键词】重症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4-0105-01

呼吸衰竭是一种病程很长的疾病,该疾病到了后期,会有呼吸抑制、呼吸困难等等症状,因此患者的身体受到病痛的折磨,其精神状态也不理想,很容易产生心理和情绪病,所以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求能够对其采用多方位的护理方式,除了要能够准确的使用药物之外,还需对患者的内心情况进行护理,让患者获得比较良好的治疗环境和基础。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良好的护理来进行延续。本文就2010年至2012年我院的50例重症衰竭患者的护理进行了探讨,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2年我院共有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治疗,共有34例男性,16例女性,最小15岁,最大80岁,患者中有40例慢性支气管炎、30例慢阻塞性肺病,9例支气管哮喘。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后,死亡6例,其余全部痊愈。

1.2危险因素总结

1.2.1氧疗浓度不当慢性呼吸衰竭大多为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枢主要依靠缺氧来维持兴奋性,对二氧化碳的刺激不敏感,因此,应该采取限制性给氧,若浓度不当,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异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心脏功能不好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因为其肺部长期存在淤血,血液的循环不通畅,受到阻碍,因此心脏的压力比较大,常常会引起心力衰竭的症状,这也是该疾病最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并且致死率非常高。

1.2.3气管堵塞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中会有咳血、气管痉挛等等症状表现,因为患者的气道存在粘稠分泌物,加上环境因素导致了气道被阻塞,因此呼吸不顺畅。还有就是气管内的二氧化碳积累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组织气管等等会因为缺氧而出现代谢酸中毒,这些都是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的因素,甚至是死亡。

1.2.4患者存在高粘血症的话,会因为体内的额红细胞过多,血液粘稠,循环受到阻力,因此机体的血红细胞运氧能力变差,机体供氧不足。

2 护理方法

2.1基础护理 保证患者病房的安静、舒适,保证温度和湿度的适中,通过光线的设置和装饰物加强病房的温馨感,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根据药敏检查结果和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保证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最佳效果;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和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容易出现低蛋白、低氯、低钠等营养不良现象,因此应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主要营养补充,少量多餐;对于进食或者消化困难的患者,可以选择静脉滴注进行营养补充;采用正确的体位进行休息,每2h进行一次翻身和按摩,避免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褥疮的发生;对于出现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的患者,要加强饮食护理,多使用纤维素食物,进行正确的腹部按摩;对腹泻患者进行及时的原因分析和用药,避免出现并发症。

2.2氧疗的观察护理 缺氧是重症呼吸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也是导致各类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当前主要的治疗和护理方式为氧疗。氧疗护理需要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氧疗的意义,讲解氧疗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避免出现随意调节氧流量的所导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氧疗的浓度为24%-28%,氧流量为1-2L/min,采用鼻导管进行供氧;定期的进行血气分析,对供氧流量和浓度进行及时的调节;要注意吸入氧气的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由于湿度过低或者干燥导致患者出现气管痉挛现象。

2.3心理护理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因为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精神状态不佳,心理情绪变化大,因此容易出现消极、厌世的情绪,对后续的治疗和护理都会产生非常大的阻碍,因此需要对患者提供心理护理,让患者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治疗,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心理情绪及时的进行疏导,能够预防抑郁症的出现。

3 讨论

根据我院采用的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来对5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有6例患者死亡,其余均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并没有产生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患者获得了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泽芬,陈绍会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护理问题分析与干预对策[J]重庆医学,2010,39(6):758-759

[2]黄松琴,李红艳,丁勇呼吸机操作相关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1(6):93-94

[3]李群英,张伟玲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0,7(1):119-120

论文作者:辛影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  ;  ;  ;  ;  ;  ;  ;  

探讨重症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论文_辛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