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自治州人民医院儿科 青海 德令哈 817099)
【摘要】 目的:研讨小儿输液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方法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做随机非盲分组实验,Ⅰ组与Ⅱ组各50例,其中Ⅰ组接受常规基础指导,Ⅱ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和干预,观察评估两组的干预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Ⅱ组相对Ⅰ组在服务满意度上显著提高,达到96.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在穿刺成功率、液体残留量上均有明显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输液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是一种可行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残留量,同时还可提升患儿的服务体验,值得推荐。
【关键词】 小儿输液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317-02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儿科治疗中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日常护理中的一项基本操作内容[1]。静脉输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均可能导致患儿在输液期间出现穿刺不成功、静脉炎及哭闹不安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会加重患儿的痛苦,同时也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引起护患纠纷[2]。2016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在部分患儿输液护理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理念,经研究证实该方案对提升输液整体效果可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做观察统计,其中男童55例,女童45例,年龄段2~12岁,平均(5.3±1.1)岁。入选患儿家属均知晓本实验内容,且已签署相关同意文件。对患儿进行随机非盲分组实验,Ⅰ、Ⅱ组(50例/组)各项基线数据经统计对比(P>0.05),满足研究对照条件。
1.2 方法
Ⅰ组接受常规基础指导,包括输液前向患儿及家属普及有关输液的知识及注意事项,输液中适当安抚患儿等。Ⅱ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和干预,包括:
1.2.1输液前护理 (1)情绪安抚。部分患儿由于是初次输液,加上环境陌生、惧怕穿刺疼痛、其他患儿哭闹等影响,极易产生恐惧、紧张等情绪,若未及时加以安抚,极易影响静脉输液工作的顺利开展。故输液前,应和蔼、微笑与患儿交流,通过玩具、卡通片等转移其注意力,使患儿情绪得到尽早的平复。部分已具备基本的语言及思考能力者,医护人员还可通过询问喜好、亲切交流、语言鼓励等方式与患儿培养感情,以增强其配合。(2)饮食指导。静脉输液前,询问家属患儿有无进食,并告知其空腹状态下输液可能引起的各种不适反应,指导家属向患儿提供一些清淡、营养的食物食用,以免增加患儿的胃肠不适,进而影响其输液顺从性。(3)做好相关核对及检查工作。输液前根据患儿的活动情况、脱针可能性等,合理选择穿刺点;同时注意对输液药剂标签、患儿资料等进行核对,以确保无误。输液过程中严密监测患儿的基础体征,若有异常情况,需即刻停药并告知医师处理。
1.2.2输液时护理 在患儿输液时增加巡视频次,注意对患儿的输液状态进行密切观察,了解患儿是否有恶心、呕吐及过敏等问题,并视情况积极处理;耐心回答家属提出的疑虑,并协助家属处理遇到的难题。小儿的血管较表浅、微细,加上年龄段特殊,给予静脉输液时极易出现不回血、脱针或穿刺不成功等情况[3]。因此,静脉输液时,若有该类情况发生,应及时向患儿家属做适当的解释,争取家属配合,共同安抚患儿的情绪,使患儿逐渐平复过激情绪,进而提高治疗顺从性。
1.2.3输液后护理 输液后为患儿拔针,应做到动作轻柔、平稳,指导家属采取无菌棉棒对穿刺点进行按压5~10min,待穿刺点止血后,给予胶布粘贴,以免遭受细菌感染[4];告知家属保持患儿穿刺部位的干燥及清洁,避免潮湿而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等。
1.3 评估项目
调查统计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液体残留量,同时自行设计服务问卷表,调查两组家属对本实验内容的满意情况,选项包括“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3项,问卷表当场发放并回收,回收率100%。
1.4 统计数据分析
将实验数据输入统计源软件(版本:SPSS17.0)处理,由χ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x-±s)]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方案对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Ⅱ组相对Ⅰ组在服务满意度上显著提高,达到96.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静脉输液能够经静脉将药液直接输注至身体各个部位,不仅给药方便、操作简单,同时还具有药效发挥快、作用明显等特点[5]。婴幼儿由于吞咽结构及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无法吞咽大片剂或大颗粒类药品,因此目前临床多选择静脉输液途径给药[6]。但静脉穿刺需刺破患儿表层皮肤与静脉血管,可能因患儿惧怕疼痛、挣扎等情况而导致穿刺失败的问题。
临床护理路径在当前国际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开展,其能够围绕特定疾病,设计与之相适用的一系列服务计划,相比常规基础服务的工作内容更为标准化、流程化,相对也更能够保证服务效果[7]。本文中,我院围绕输液前、输液时及输液后3个阶段制定路径表展开干预和指导,结果显示,Ⅱ组干预后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达到98.0%,液体残留量相比Ⅰ组明显减少,并且在服务问卷调查上,Ⅱ组相对Ⅰ组也有更明显的提高,总满意度达到96.0%,整体服务效果更令人满意,与陈海英[8]研究观点也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在小儿输液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指导是一种可行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残留量,同时还可提升患儿的服务体验,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苗德凤.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435-2437.
[2]尹显蓉.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中医,2014,7(b11):173.
[3]王珍珍.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0(2):171-173.
[4]孙淑杰,时磊,宋洪磊.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7(3):219-220.
[5]刘宪荣.临床护理路径在门诊输液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3(11):89-91.
[6]胡红霞.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180-181.
[7]于瑞.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20):67.
[8]陈海英.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186-187.
论文作者:云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小儿论文; 路径论文; 家属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组接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