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10041
“汗证”属于人体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我国的医学对于“汗证”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汗证”的中医研究经验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相比较现代的西医学而言,中医对于“汗证”的研究有着很多的独到之处。所以,关于“汗证”的中医治疗理论,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发扬。
一、什么是“汗证”
“汗证”是一个中医学的名词,就是指一种不正常的出汗症状,这种病症大多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小儿身上,就是在安静的状态之下也会出现局部或者是全身大量出汗的现象。汗是人体五液之一,是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心主血,汗为心之液,阳为卫气,阴为营血,阴阳平衡,营卫调和,则津液内敛。反之,若阴阳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腠理开阖不利,则汗液外泄。“汗证”的发生,多由体虚所致。其主要病因为禀赋不足,调护失宜。因为“汗证”这种病是以虚为主,撕破在汗证的治疗过程中,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肺卫不固者益气固卫,营卫失调者调和营卫,气阴亏虚者益气养阴,湿热迫蒸者清化湿热。除内服药外,尚可配合脐疗等外治疗法。
二、中医治疗“汗证”的理论基础
1、在《黄帝内经》之中,对于“汗证”进行了辨析与论治,认为“心为汗,肾邪入心,为汗出不可止也”,这给后世的“汗证”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之中,从六经论治的角度对“汗证”的论治规律进行了阐述,并以不同的脉征作为依据,拟定了很多名垂后世的名方,其中包括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小柴胡汤、承气汤、五苓散等。如果患者出汗、小便不顺畅,口渴,此时可以给患者服用五苓散,如果患者不口渴,就可以给患者服用茯苓甘草汤。
3、在魏晋时期的《肘后备急药方》、《备急千金要方》以及《外台秘要》等这些中医著作之中,对“汗证”的良方都实现了广泛的收集。比如:《外台秘要》之中引《深师》四味防风散方“疗风,多汗恶风”,服后“忌生葱”。
4、宋元时期的很多方剂专注之中都收集了众多“汗证”的治疗方剂。比如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治心热多汗诸方》之中就广泛收集了“汗证”的治疗方剂。治疗心热多汗的有地骨皮丸、麦门冬散等的药方;治疗伤寒多汗的有白茯苓散、白术散等药方;治疗风虚多汗的有石斛散、人参散、防风散等的药方;治疗虚劳盗汗的有杜仲散、鳖甲散等药方。
5、明代的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杂症謨》之中对于“汗证”有着十分详细清晰的论述:“阳证自汗或盗汗者,皆阳盛阴虚也”,对于这样的患者,就应该用当归六黄汤、保阴煎。“阴证自汗或盗汗者,便是气虚阴证”,如果仅仅是气虚,就可以用三阴煎、人参建中汤、参归汤来治疗。如果阳气具虚,可以用参附汤、大建中汤来治疗。如果是其虚火衰,可以用大补元煎、六味回阳饮来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是都与阴阳相关,所以深受临床的推荐。
6、清代的中医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病》中,认为止汗之法“必用凉心敛肺之药”,之所以要这样治疗,是因为“心主血,汗乃心之液,故当清心火;汗必从皮毛出,肺主皮毛,故当敛肺气。”
7、清代中医李用粹在《证治汇补·汗病》之中,认为“五脏之内,酌其宜温。宜清、宜燥、宜润而用之”,不论是什么脏器引起的“汗证”,“凡虚证服药汗不止者,重加枣仁,有微热者加石斛”。
8、清代医生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中,由气血的关系推及“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一两付而汗止。”
总之,关于“汗证”,在中医学之中有着很多的探讨,从古至今,中医学的“汗证”治疗理论一直层出不穷,后世的中医对于“汗证”依然有着很多的探讨,并且留下很多急救的名方,这对于“汗证”的治疗提供了大量的中医学理论依据。
论文作者:王云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药方论文; 中医论文; 建中论文; 患者论文; 方剂论文; 可以用论文; 中医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