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人民医院 152100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衰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乌司他丁40万U+50 ml液体,微量泵1 h输入,2次/d,连用5 d。观察比较,①两组的疗效;②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③两组治疗前后IL-6、IL-8、BNP变化情况;④安全性情况。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LVDD、LVWP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而LVEF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LVDD、LVWP、LVEF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BN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IL-6、IL-8、BNP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④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析可能是由于其通过下调促炎因子IL-6、IL-8、BNP的水平而进一步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乌司他丁;细胞因子;心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脏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了慢性心衰的心室重构过程,促进了心衰的发生、发展[1-2]。乌司他丁是机体内天然的炎症反应调节物质,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伤[3]。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用乌司他丁,观察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对心衰患者细胞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入选病例均为2010年1~12月在我院收治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5~76岁;心力衰竭按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Ⅱ级18例,Ⅲ级24例,Ⅳ级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缺血性心肌病30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瓣膜性心脏病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及心衰程度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衰的标准治疗,包括吸氧、限制钠盐摄入,强心(西地兰)、利尿药(速尿)、血管扩张剂(ACEI类、硝普钠、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公司生产,10万U/支)40万U+10%葡萄糖液50 ml,微量泵1 h输入,2次/d,连用5 d。
1.4 观察指标
①两组的疗效;②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W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于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脑钠肽(BNP),观察两组治疗前后IL-6、IL-8、BNP变化情况;④安全性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4]
心功能改善2级,呼吸无明显困难,双肺湿啰音消失,心率正常,尿量增多,水肿消失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上述各项症状均减轻为有效;呼吸困难症状没有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同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LVDD、LVWP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而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LVDD、LVWP、LVEF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3 两组治疗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8、脑钠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BN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IL-6、IL-8、BNP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安全性
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可靠,患者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明显变化。
3 讨论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有关,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显著增高,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比,提示炎症在心衰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炎症作为促进CHF发生发展的重要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乌司他丁是从人尿中提取的糖蛋白,是一种广谱的水解酶抑制剂,抑制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6]。本研究中笔者在实验中应用乌司他丁拮抗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同时观察其对CHF患者的疗效,以及对CHF患者心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CHF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IL-6、IL-8是两种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主要介导炎症反应、组织器官损伤。BNP是反映心功能的敏感、特异的指标,其升高的程度与心力衰竭的程度呈正相关,可用来评价心功能,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7-8]。两组患者治疗前IL-6、IL-8、BNP水平已高于正常,经治疗后IL-6、IL-8、BNP水平较前下降,但研究组治疗后IL-6、IL-8、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而EF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提示乌司他丁可下调促炎因子,减轻心衰患者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心功能,一定程度上可进一步改善预后,抗炎治疗可能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措施。同时两组治疗后LVDD、LVWP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而LVEF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LVDD、LVWP、LVEF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以上进一步说明,乌司他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其通过下调促炎因子IL-6、IL-8、BNP的水平而进一步改善心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建新,郭平选.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52(10):77-78.
[2]ong KZ,Zhang ZG,Sun XN,et al.The nonspecific anti-inflammation therapy with methotrexat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Am Heart J,2006,151(1):62-68.
[3]邱源忠.乌司他丁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6、TNF-α和脑钠尿肽(BNP)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14):9-10.
论文作者:付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两组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功能论文; 炎症论文; 疗效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