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事工作重点_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上海人事工作重点_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98上海人事工作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工作要点论文,人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上海人事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建立人才培养、使用、竞争、激励新机制,在实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要有新的进展;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上要有新的突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上海人才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上要上新的水平,为实现上海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人事工作发展新路子

按照党的十五大指明的方向,人事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大胆探索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路子,努力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不断拓展人事工作的内容、方式和领域,尽快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要突破传统人事管理方式束缚。以加速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为突破口,大胆探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现代人事管理方式,使人事管理从传统的行政控制型管理转变为开发人才资源型管理;使人事部门从传统的行政管理部门转变为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构;使人事管理方式由简单的办理事务为主真正转变为人才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并举,形成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新格局。

二要突破旧有人事工作范畴的束缚。把人事工作的服务领域由国有经济进一步向整个国民经济拓展,积极为多种所有制经济提供人才人事服务;把人事工作的服务内容由传统的对国家干部实施管理,向重点为各级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拓展;把人事工作的服务手段由传统的管理进一步向发展人事代理、人事咨询、人才评价、职业资格管理等社会化服务拓展,以不断扩大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三要突破人才资源条块分割的束缚。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加大市场对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力度,努力打通市属、部属不同行政隶属单位间、不同行业、区域单位间和不同所有制单位间人才交流、配置的通道,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国有资产和资本的重组,进行人才资源和人才资本的优化和重组,为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形成人才资源良性的集聚与扩散机制,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

二、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集聚人才的能力

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工作要取得新的突破。完善配套各项政策措施,用好用活各类专项资金,积极扶持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切实加强对外联系沟通,采取经费资助、政策引导、赴国外招聘等方式,吸引一批留学人才来沪参加科研、讲学、经营管理,或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中介服务机构,或到支柱产业等领域工作,形成广大留学人员来沪成就事业的新气象。

吸纳外省市高层次人才的渠道要进一步拓展。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开展人才招聘活动,重点吸引具有高科技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人才,吸纳和储备本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企业急需的人才以及年纪轻、学历高、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引进人才要与引进智力充分结合。按照“优选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政策、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一批高层次、高效益的引进外国专家项目,积极为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服务;注重以各种灵活的方式与外省市进行智力交流,采取短期来沪工作、合作研究、委托研究、异地开发等多种形式,更大限度地利用本市行政区域以外的人才和智力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注重加强引进优秀人才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优化用人环境,重点是要努力形成各类人才平等竞争、成才机率大的机制和氛围,创造条件,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上海真正成为优秀人才的集聚中心和辐射中心。

三、积极导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效益

加紧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采取组织推举、专家推荐、学术团体推选等方式,选拔一批具备一定学术水准、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采取项目资助、国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培养,并相应地建立动态的考核、淘汰机制,以加速形成一支一流的骨干人才队伍。做好第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1998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的选拔工作。

加快社会化培训机制的形成。以加强继续教育的法制化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培养人才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意识;以实施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依托行业,逐步建立起一套“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与使用的结合,在使用中培养人才,形成一个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训机制。在抓好长远、急需和重点的人才培训项目外,要把培训行为逐步引导成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社会办学为主干,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行为,由行政推动转为利益驱动。加强对社会办学机构的监管和扶持发展,充分发挥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行业管理职能,重点扶持一些有基础、有特点、有质量的培训机构,进一步发展特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规模,形成示范效应,以改变社会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的状况,提高培训效益。要认真落实为对口支援地区及边远地区培养人才的项目。

进一步发挥职称在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中的导向作用。在认真总结调整改组高评委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对本市各类中评委进行调整改组,按照专业要求,形成全市统一的、由国内专家组成的各系列中评委专家库;努力探索业务答辩、“打擂台”、成果展示等新型评审方法,进一步规范和统一评审程序,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机制,加快选拔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积极探索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改变以人为中心的职数控制管理方式,积极推行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实行以岗择人,以岗定职,评聘分离,搞活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认真总结和推广大型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的经验,稳步发展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本市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点发展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积极吸引留学博士来沪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引导优秀青年博士进入企业。要继续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采取争取国家增拨招收指标、鼓励自筹经费招收、增加地方投入等多种渠道,使博士后招收规模达到200名,在站规模达到400名。

四、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一步增强市场配置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主动顺应上海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要求,以人才市场为纽带,加快推进人才结构的战备性调整,进行人才资源的合理重组。努力确立和发展重点行业的人才优势,优先支持和满足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加速提高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人才密集度,形成重点行业的人才集聚优势;努力盘活传统行业的人才存量,采取召开市级工业系统人才专场推荐会、实施人事代理等办法,引导人才富余行业的人才向其他行业或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转移,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快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网络化步伐。积极依托公共信息网络,以开发各类应用信息软件及岗位分类软件为重点,完成市、区、县人才市场间的信息联网,进而形成本市统一软件、大容量、高效率、现代化的人才市场信息系统,进一步增强人才市场对人才信息资源的开发能力,使人才市场在人才培养、人才评价、市场工资、预测规划等方面起到特有的作用,降低市场配置成本,提高市场配置效率。

积极促进人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坚持发展和管理并重的方针,逐步实现市场的建立由政府推动阶段向自我发展阶段过渡,最终走向独立运作;市场的管理由政策规范阶段向法制规范阶段过渡,最终走向依法管理;市场的中介服务由依靠行政职能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过渡,最终走向有序竞争。重点扶持、鼓励区、县、委、办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依托行业、区域优势,加快发展服务对象明确,服务手段灵活、适用,信息资源充分的专业性人才市场,与中国上海人才市场等大型基础性人才市场相映成辉,共同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信息联通、协调有序的人才市场网络,使人才市场的发展从主要由规模扩张向功能提升转换,基本实现市场服务与市场管理的分离。

五、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

全面完成公务员制度“入轨”运行工作。第一季度,尚未完成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市、区、县机关要全面完成,上半年要完成乡镇机关推行公务员制度工作。要加强乡镇推行公务员制度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确保进度和质量;要认真研究和完善解决乡镇实施公务员制度中的矛盾和难点问题,明确政策,规范做法,保证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积极推行竞争上岗、职位轮换制度。从加强公务员职位管理入手,通过实施竞争上岗、职位轮换制度,形成一套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公务员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公务员竞争上岗实施办法,重点抓好职务晋升竞争上岗的推行工作,逐步使竞争上岗成为晋升职务的重点环节和主要途径;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组织开展面向社会公开竞争上岗的试点工作,拓宽公务员调任渠道。继续加大职位轮换制度的实施力度,加强经验交流和检查监督,积极稳妥地推进职位轮换制度的深入实施。

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和考核制度。通过建立公务员录用考试题库和面试题本题库,推行和完善结构化面试方式,启动开展特殊考试和专业考试制度,不断提高公务员考录水平。进一步深化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全面组织实施平时考核制度,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职务升降、岗位调整、奖惩和工资福利挂钩,逐步建立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

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分类分级培训制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公务员初任培训,改进培训方式,充实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实施公务员任职培训,探索公务员专业培训,及时开展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使公务员培训逐步做到正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加强公务员培训的师资建设,形成一支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并建立起以上海行政学院为主体,充分利用社会办学资源的公务员培训网络,提高公务员培训质量。

六、以实施岗位管理为基础,积极推进企事业人事制度改革

加快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实施步伐。积极总结和推广基层事业单位在实施人事制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按照分类推进的原则,结合行业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各行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基本规律和改革方向。加快推行聘用合同制步伐,年内争取在全市二分之一以上的事业单位全面推开。加强推行聘用合同制工作的指导,在推行聘用合同制基础上,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探索改革事业单位内部工资分配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研究和探索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问题,逐步实施岗位工资与档案工资相分离,以增强工资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考核、奖惩制度,积极探索事业单位考试进人办法。

扩大实行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在改善用人环境、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良好用人机制和加强用人监管的基础上,支持和引导企业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企业经营者市场化、职业化的试点推行工作,研究企业经营者能力、素质的科学测评方法。大力加强为企业提供人才人事服务的工作,积极开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事咨询、薪酬分析等服务,提高企业人才资源开发效率。

七、加强党政机构改革的政策调研,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制度改革

积极开展本市机构改革的专题调研。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机构改革的经验总结和前瞻性研究,为下一步深化机构改革提供思路和对策。

提高机构编制的法制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组织开展对机构编制的内容、程序及管理主体的法定化研究,组织起草《上海市行政机关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上海市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草案。

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年检制度。逐步加强对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情况,在职能上给予分类定位,逐步总结、归纳事业单位中各类组织机构的职能、性质等主要特征,在部分有条件的行业开展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试点。

八、加强人事宏观管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制度

从严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长。对满编和超编单位,一律不得新增人员。改进自然减员指标使用办法,自然减员指标主要用于国家政策上必须安排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军转干部。加强人事信息和统计工作,提高人事信息的分析、利用水平,编制人才资源发展报告,召开人才资源信息发布会,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继续抓好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局办公自动化管理网络和社会公众网的建设。

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组织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职务工资档次和机关级别工资的实施工作,研究完善部分岗位津贴的管理办法,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额的管理,研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同类人员工资水平的平衡和监控机制。积极参与住房分配、医疗保险等项制度改革,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体人员适当补偿的办法,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因公(工)伤亡保险制度的实施办法,完善事业单位失业保障制度,妥善管理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再就业培训。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福利制度,拓宽福利工作领域,重点抓好公务员疗休养基地的建设和事业单位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健康体检工作。做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加强人才资源二次开发。

九、进一步做好军转干部安置等工作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要继续坚持为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按照中央关于三年军队裁减员额50万的战略决策,切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合理规划,精心安排,认真落实各项安置政策。要主动按照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形势要求,强化指令性分配,改进和完善双向选择等指导性分配办法,积极研究、探索全迁户军转干部住房分配与本市住房制度改革相衔接的办法,逐步实行军转干部的依法安置。

认真做好退役运动员、援藏援疆干部内调等政策性安置任务。

规范行政奖励工作,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行政奖励工作的综合管理办法和规范性措施。

围绕人事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人才人事理论研究,完成“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政策体系研究”等重大课题。做好人事宣传工作的人事报刊出版发行工作。加大人事信息和督查工作的力度,认真做好人事信访工作。

十、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人事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力抓好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为基本的学习教材,大力抓好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提高思想与政治理论水平,既要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深刻认识和理解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要提高运用人才人事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各项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

努力提高人事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继续认真做好人事管理岗位资格培训工作。以开展人事系统“三五”普法为契机,认真组织人事干部“学法、守法、用法”,重点学习《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劳动法》、《上海市人才流动条例》等法律法规。年内组织二至三期人事系统学法培训班,通过通读法律原文、专家讲解、人事工作用法研讨等形式,切实提高人事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

切实抓好思想作风建设。严格遵守《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定》、廉政准则和各项规定,严于律己。认真总结推广开展“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继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特别珍惜来自基层改革第一线的工作经验,努力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和全局性的措施、办法,推动整个人事工作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标签:;  ;  ;  ;  ;  ;  ;  ;  ;  ;  ;  

上海人事工作重点_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