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应用后可更精准的了解水保治理现场动态情况,从而更精准的规划水保工程建设方案。文章在分析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保监测;监测技术;生态恢复
引言
通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对水土流失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监测,并完成水土流失危害信息和发生范围的记录和调查工作,根据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趋势和规律来为相关部门对水土流失进行预防和治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加快促进水土流失整治的力度,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
1.1 为水土保持和规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在水土保持和规划工作中,水土监测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水土监测所采集的数据,可以为水土流失监测系统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持,更好的推动水土保持和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全面提高水土流失的治理效率。而且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可以实现对我国水土流失动态情况的实时监控,为相关部门短时间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规划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1.2 服务于科研工作,提高水土保持决策水平
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可能充分的为水土流失的成因、发展规律、分布、预防和规划应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全面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而且通过开展有效的监测工作,能够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更好的解决水土保持学科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另外,通过构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网络,可以基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使决策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实现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有效治理。
2 水土保持监测现状
2.1 监测方法较为单一,无法布设监测点
由于城市开发建设项目一般都分布在市区,面积较小,地形平整,多以点型和线型为主,但是土方挖填量却较大,如房地产项目的地下室开挖可达30~40多万方。加上城区用地有限,分区一般分为主体工程区和施工临建区两个区,扰动范围比较固定,无临时堆土,土方都是随挖随运,因而需要监测的内容较郊区的建设项目要少。目前,对于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实践较少,合适城市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技术又不成熟。遥感监测、航测方法等方法又花费较高,不适合城市中使用大量使用。因而,对于城市水土保持监测一般采用固定监测点监测和调查监测为主。但城市多数发展的区域都是在平原地区,城市开发建设项目场地多为平整,除了有地下室开挖基坑或者靠近丘陵地貌,很少有边坡,也无法布设固定的监测点。许多方案将工程的出口沉沙池或者场地内的沉沙池作为分区的监测点,根本无法满足土壤侵蚀量的计算公式,也不合规范中的水土保持监测操作规程。所以,造成了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中的土壤侵蚀模数的数据存在巨大的误差和缺乏真实性,根本无法有效掌握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土壤侵蚀量。
2.2 监测单位较少,监测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市面上有监测水平评价资质的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少之又少,加上监测水平资质申请有限,造成了市场有条件做水土保持监测的单位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水土保持工作近十年来才兴起的一个新型事业,目前社会上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也较为缺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市场的开放,造成了市场管理的混乱,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参差不齐,监测报告质量越来越差,一般监测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不懂水土保持监测,监测时候对项目现场也是走马观花,不知道监测什么。城市开发由于得不到有效监测和监管,造成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3 强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策略
3.1 提高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认识
通过全面提高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落实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可以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应用效果。同时还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宣传力度,针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提出严格的水土保持监测工求,以此来实现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果的进一步巩固,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效性。
3.2 确保水土保持监测手段的现代化
在当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需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并进一步加大对其的应用和推广,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强3S技术的有效应用,并与一些常规的监测手段和监测技术相结合,构建一套完善的数据信息系统,将监测数据的发布、处理、传输和检测归集于一体,更真实的反映出当前水土保持的实际情况,确保水土保持监测效果的显著提升。
3.3 加强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所获取的监测数据,其是达成水土保持检测工作的重要目的,因此需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管理和质量监督。通过构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评价体系,进一步对当前质量管理监督机制和制度进行完善,具体化评价指标,并进一步对评价工作的开展方式和评价手段进行完善。作为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人员,需要做到持证上岗。另外,还要针对水土保持数据质量管理技术体系进行完善,全面提高样本采集工作的质量,加大对数据误差诊断技术和远距离监控技术的开发,并加大推广力度,确保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4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
针对矿区内水土保持项目开展的监测技术应用,未来将会向可持续效益评估方面发展。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逐渐向生态水土保持层面过度,矿区地面开采后废弃裸露的地面逐渐增多,未来对于这一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将重点向生态措施层面过度,对地面环境进行优化改造,为植被生长提供更事宜的环境,加强植被生长种植控制,形成生态防护区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后,水土流失问题才能够从根源上得到遏制。水土保持建监测技术应用中,侧重于方案可行性审核与方案投入使用后的效益评估,监测水保区域内的动态信息,以及地表土壤的演化恢复情况,预计在未来2年内建立完整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站系统。将所得到的监测信息公布到系统中,用于水土保持方案制定参照,从而全面提升最终监测计划的合理性。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开发应用中,不仅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视程度也会不断提升,形成经济与环保效益双赢的开发模式。今后一段时期,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任务包括建设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立工作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标准、开展动态监测、建设数据库、开发预测预报模型等。水土保持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信息化技术标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完善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业务服务和信息共享平台、开发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信息化发展的环境能力等。并完善监测体系,为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搭建了主体框架,形成了由水利部统一管理,各级监测机构行政上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监测机构指导的网络体系,为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奠定了组织保障。
结语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开展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工作的关键,这有利于防止我国水土资源的恶化和流失,并且为优化生态环境而提供支持。在当前的工作中,需要解决水土保持监测的实际问题,创新监测工作机制,促进环境、自然和生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开发建设项目点状工程水土保持监测[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01).
[2]尹晓静.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分析及建议[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03).
论文作者:王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城市论文; 水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