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流通新体制的跨世纪改革——访著名粮食问题专家丁声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跨世纪论文,粮食论文,粮食流通论文,著名论文,新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丁声俊 1940年1月生,河南邓州人。 1965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88年1月~1992年3月年先后两次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赴德国菲力浦大学、霍恩海姆大学进行访问研究。现任国家内贸局商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涉及中国粮食经济学和合作经济学,出版专著、译著10多部,发表论文350余篇。 曾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次)、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经济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我国新一届政府经过全面调研、周密准备、果断决策,于今年5 月推出《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这项重大改革决策,非常及时,非常必要。这是一项旨在创建我国粮食流通新体制的大改革,也是一项跨世纪的改革,引起了中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这场改革,怎样确保改革举措落实,是当前深化粮改的关键。为此,本刊记者吴彦超走访了对我国粮食经济学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丁声俊研究员。
吴:如何搞好粮食流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较少,粮食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国度内,解决好粮食流通问题难度就更大。我国自本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然而,经过漫长的艰辛历程,人们又再度面临进一步深化粮改的战略抉择,您作为研究我国粮食改革的资深专家,如何评价这场粮改?
丁:我国政府从80年代初以来,就非常重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举措:1985年,取消实行30多年的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1986年,改粮食“合同定购”为“国家定购”,实行粮食“双轨制”;1991年,创建国家粮食储备;1992年,对粮食和食油实行购销同价;1993年,在宏观调控下放开市场,放开价格;1994年,实行粮食“两条线运行”,同年,建立粮食风险基金;1995年,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全面负责粮食总量平衡和市场稳定;1996年,国家再次改革粮食价格,收购价涨幅在40%以上,同年,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这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开创出全国多年来最好的粮食形势。然而,在充分估价我国粮改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更需要清醒、客观地认识现行粮食流通体制仍严重存在的根本性弊端和错综交织的内在矛盾。我认为可以这样评价我国的粮改:起步早、举措多、成效大。但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粮食流通体制还未有根本性突破,改革的任务依旧很艰巨。今年5月, 国务院推出以“四分开一完善”为原则的深化粮改新方案。这是对以往粮改的深化和继续。可以这样说,由此我国粮改将进入一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束缚,迈向市场经济的实质性的改革阶段。
吴:上面您谈到对我国粮改的总体评价,您认为现行粮食流通体制仍严重存在着根本性的弊端和错综交织的内在矛盾,请详细谈谈您的观点。
丁:我认为,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有三大弊端:
先谈第一个弊端。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要求国有粮食企业变计划经营机制为市场经营机制,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手段。然而,迄今国有粮食企业依然政企职能不分,产权界定模糊,存在着严重缺限:缺乏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激发人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持久动力机制;缺乏科技进步、技术革新、推广先进成果、改变陈旧面貌的现代发展机制;缺乏低耗、高效、优质的集约增长机制;缺乏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的产业升级机制;缺乏降低流通成本、开拓广阔市场、吸引广大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营机制。这些严重缺陷,导致种种消极后果,诸如:国有粮食企业大量资产闲置,不要说资产增值,连保值都很困难;冗员膨胀,管理不善,费用有增无减,流通成本上升;粮油、食品工业间同构现象严重,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增长方式粗放,投入多,产出少,效益滑坡。1996年和1997年的全国独立核算粮食企业依次为56350个和55220个,亏损企业数分别为30900个和40880个,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为54.8%和74%,后者比前者增加19.2个百分点。粮食企业亏损额也连年猛增,1996年比1995年增长77.6%,1997年又比1996年增长59.7%。巨额的粮食亏折和财务挂账,不仅使粮食企业生存维艰,而且银行和财政难于承受,国家也不堪重负。
再谈第二个弊端。政企不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和要害。在这种体制下,粮食企业只不过是按政府指令性计划“团团转”的“附属物”。由此导致产生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行政管理部门往往直接参与或干预企业经营,使国有粮食企业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既从事商业性经营,又代理行使部分行政管理职能,造成企业吃财政、银行“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更“雪上加霜”的是,“大锅饭”体制又导致产权不清,管理粗疏,内部制度不健全、财经纪律不严密,经营决策不得法,造成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或挤占挪用收购资金进行实业投资产生亏折;或把资金投入炒股和期货出现亏损;或决策失误发生损失;以及挥霍浪费、上当受骗、为人担保造成无谓损失,等等。大批企业亏折和亏蚀,有增无减,难以为继。
下面谈第三个弊端。在现行粮食流通体制中,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还未理顺,责任划分不明。主要表现在:中央政府在粮食流通上管得过多、过细,管了不少应该由地方政府管理的“份内事”,越俎代庖,出力不讨好,陷入无尽的、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而不能自拔,影响了中央对粮食生产、流通的宏观调控;与此相对照,地方又在很大程度上向中央“等、靠、要”,在粮食生产、流通中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例如,我国近年来虽然建立起国家粮食储备、粮食风险基金,加强了宏观调控手段,但有的地方未采取配套措施,致使粮食专储和风险基金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的还不充分,急需在深化粮改中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吴:您谈的上述三条,分析了现行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可以说击中要害。正如朱镕基总理明确强调的:“粮食流通体制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的时候了”。当前的问题是如何深化粮改。我想请您先谈谈这次粮改要达到什么主要目标。
丁:深化粮改的方向、或者说基本目标应该是与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相一致的,创建宏观调控下市场经济型的粮食流通新体制,或者说就是建立起宏观调控下的中央与地方责权明确,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适合国情的粮食流通新体制。就近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而言,主要包括:转换国有粮食企业机制,完善粮食调控体系,理顺粮食价格机制,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进一步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达到上述目标,必须确保深化粮改措施全面落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紧密配合,协同推进,务求必胜。
吴:要实现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需要相应的改革原则作保障。请您简要地阐述一下应如何理解这次深化粮改的“四分开一完善”原则。
丁:这是一个关系粮改成败的关键问题,“四分开一完善”原则,即: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和经营分开、新老财务挂帐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
政企分开是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深化粮改,首先必须把粮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和粮食企业经营职责明确界定分开。前者是政府职能部门,代表政府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在人、财、物等方面与粮食企业完全脱钩,只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不参与粮食经营,不直接干预粮食企业经营活动。粮食企业要切实转换经营机制,真正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完全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粮食企业要面向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全独立核算。转换经营机制后的国有粮食企业依然能、且更具条件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积极做好粮食收购,掌握充足粮源,在保障市场供求和稳定粮价中发挥主导作用。在业务活动中,国有粮食企业必须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模范执行国家政策。这样,政企职责界定分开,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就为开创适合国情的粮食流通新体制打下一块坚固的基石。
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分开是突破。这是彻底转变“大锅饭”模式的必要举措。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局性粮食工作,诸如抓好全国粮食供求和市场流通的宏观调控;制定生产发展规划,支持各地区、特别是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确定全国粮食总量平衡和进出口计划;确立全国粮食购销政策和价格政策,稳定全国粮食价格总水平;负责中央储备粮食的管理,并承担相关费用、利息补贴和储备库建设资金;保证及时、足额提供粮食风险基金中应由中央补助的部分等。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实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全面负责本地粮食生产和流通;抓好商品粮基地、粮食市场和地方储备粮库的建设;及时、足额配备粮食风险基金中应由地方承担的部分;建立粮食产区和销区的长期稳定关系,保证产区粮食有稳定的销路,销区供应有充足的粮源。这样,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即责任合理划分之后,中央政府即可摆脱具体的、本应由地方处理的事务,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地方也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做到粮政统一,分工负责,协调合作,为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构筑起大框架。
严格分开国家储备粮和商业性经营粮是关键。粮食储备和粮食经营的功能截然不同。前者是政府行为,在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实力;后者属企业行为,目标在于满足市场需求。在粮食储备中,又分为国家储备和地方储备,在深化粮改中两者也需要分开,以加快完善中央和地方两级粮食储备体系。中央储备粮粮权属国务院,由国家粮食储备局负责统一管理。国家根据宏观调控需要、财政承受能力和市场供求确定储备粮的规模和品种,或适时收购和抛售。为创建适合国情的粮食储备体系,必须加强储备制度改革的力度和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国家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分开、布局合理、储存安全、调用畅通、灵活高效、节约费用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做到真正储得进、调得动、用得上,并逐步实现粮食储备制度化、社会化和现代化,使之充分发挥国家粮食储备的宏观调控作用。
必须上下分担消化粮食新老财务挂帐。此项改革措施关系这次粮改的进退和成败。所以,必须切实把解决粮食新老挂帐问题当作深化粮改的重要环节。这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力,上下分担,逐年消化粮食财务挂帐。这中间,又要视各地财力状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对于财力较强的省市,由省、市级政府统一筹集,在规定年限内向银行还清本金和利息;对于其他地区的粮食财务挂帐,利息偿还由中央承担,本金归还由地方承担,归还期限可视各地财力状况分短、中、长三个时段还清。上述由中央和地方分担消化粮食财务挂帐的办法是公平合理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据计算,中央政府分担了大头,在今后10年内将要支付600多亿元利息。地方政府、特别是财力较强、 又多是粮食销区的地方应积极为国分忧解难,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其他财力较弱的地区也需作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必须改革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管理、运行体制和方式。其最关键性的改革举措包括:粮食收购资金必须封闭运行,与商业性贷款分开;“库贷挂钩”的原则必须贯彻执行;“钱随粮走”的新法必须坚决实施;此外,还必须严格资金管理,严明财经纪律,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任何名义挤占挪用资金,也不得用收购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多种经营。采取切实措施逐步消化粮食财务挂帐之时,就是国有粮食企业摆脱被动、扭亏为盈之日。
最后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众所周知,市场体系是开展市场经济活动的载体,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而在市场机制中,价格机制是最核心的机制。改革开放击破了传统粮食流通体制的“坚冰”,推动粮食流通沿着市场经济的基线逐步前进。迄今,全国已建立粮油批发市场460多个,其中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有24个, 对搞活粮食流通注入了新因素和新力量。然而,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还远不适应需要。突出表现是,现有粮食批发市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管理落后,地区封锁,不能面向全国发挥更大作用,尤其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更为薄弱。与此并存的是,粮食价格形成以行政直接定价为主,而不是依照市场供求为主,造成粮食价格不顺,带来多种消极影响: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粮食资源的作用,难于在产区和销区之间建立相对稳定的产销关系;不能发挥价格杠杆的导向作用,难于引导生产,改善粮食品种结构和提高粮食质量;不能有效发挥对市场供求的调节作用,难于在粮食市场波动时平抑价格,维持市场稳定。特别要指出的是,有些粮食企业不善于利用价格机制调节市场、稳定市场,而发生利用价格机制进行“逆向调节”的问题。就是说,当市场粮价疲软、需要以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时候,有些粮食企业反而降价销售粮食。这种“逆向调节”的消极影响使粮价难于反弹,有降无升。有鉴于此,必须坚决杜绝“逆向调节”问题的发生。新的粮改方案强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正常情况下应由市场供求为主形成粮食价格,国有粮食企业以市场价格经营。然而,这不意味着政府对粮价撒手不管,而主要是转变管理办法,由政府直接定价变为间接宏观调控为主。平衡市场供求和平抑粮价应以吞吐专储粮为主要手段。鉴于历史经验,今后在调整粮价时,要对粮价不断进行“微调”,建立和完善包括定购价、最高销售限价、必要时的收购保护价和市场价格等构成的粮食价格体系。
吴:深化粮改的重中之重是“贯彻三项政策,加快自身改革”,即坚决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国有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政策,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这是从我国粮食产销和国民经济全局出发制定的三项政策。它们相互配套、相辅相成,只有全面、正确贯彻执行,才能保证深化粮改取得成功,国有粮食企业必须加快自身改革,才能完成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看法好吗?
丁: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时不我待。当前,要从深层次突破国有粮食企业机制转换难点,促其整体搞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粮食企业必须考虑价值运动。真正的粮食企业应该具备如下特点:产出商品化,要面向市场;投入要素商品化,要优化资源配置;企业本身商品化,要进行资产经营;产权商品化,也就是要资本化。实现上述四个层次商品化的过程,也是有力推进企业竞争、成本核算、技术改造、机制转换、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就必须考虑价值运动,进行资本经营。这要求把国有粮食企业资产资本化,进而再把国有资本市场化,还其资本的本质属性。对此,要坚决冲破“资本”即“资本主义”、“资本人格化”即“资本家”、国有“资本流动”即“国有资产流失”的陈旧观念,树立资本经营、保值增值的新观念。所谓资本经营,把生产、经营、产品和各种生产要素都作为中介,通过资本的转移或形态的变化,实现其保值和增值。粮食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和战略重组可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宜的形式,诸如:(1 )优化企业存量资本,包括清索欠资,激活呆资,加快流资,流转死资等;(2)扩充企业增量资本, 包括把内部积累转化为新生资本,或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追加资本的科技附加值;(3)集中企业资本,扩大资本“经营效率”,组建大集团、 大公司就是主要形式;(4)促进企业要素流动,在合理流转中实现资本增值,出让、租凭、出卖等都是典型形式;(5 )重组人力资本,分流转岗,把拥挤在狭小的粮食商业领域的冗员转向新行业,把闲置活劳动转变为新生产力。只有从深层次上推进资本经营和战略重组,国有粮食企业才能在改革、改组和改制中获得新生,逐步培育和建立起新的动力机制、竞争机制、经营机制、发展机制。这样,就从根本上为国有粮食企业甩掉沉重债务、庞大冗员、社会负担等“三大包袱”,进而为全面实现扭亏增盈、搞活粮食流通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机制条件,更为其担当粮食流通主渠道重任和深化粮改务求必胜打下牢固基础。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国有粮食企业实行分流转岗决不是消极政策,而是变人员过剩“包袱”为“财富”,成为新生产力的积极措施。国有粮食系统冗员膨胀、负担沉重是旧计划经济体制结出的恶果。在推进“两个根本转变”过程中,人员大量过剩,成为企业亏损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分流转岗、剥离冗员、减人增效就成为重点和难点。从实质上看,剥离冗员和再就业的任务,是把职工从旧体制束缚和狭小商业经营“小天地”中解脱出来,割断他们与“大锅饭”体制的联系。当前,与资产重组、盘活生产要素相比,解脱人的任务更紧迫、更必要,是当前稳定社会、安定群众生活、保证深化粮改顺利实施的头等大事。从长远看,解决冗员问题的基本出路在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然而,当务之急是广开门路、拓展产业,推进分流人员再就业,变冗员“包袱”为“财富”,形成新生产力。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以更新观念为先导,开拓新产业,实行再就业,发展起种植业、养殖业、水产业、加工业、运输业、建筑业、仓储业、宾馆业、餐饮业等等,分流转岗人员已达103万之众,创造效益高达16亿元。今后,要进一步充分发挥粮食、 饲料行业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养殖业;发挥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的优势,发展多种主食品加工业;发挥与农民、农业和农村天然联系的优势,发展农村“两代一换”的社会化服务业;通过开辟多种新门路、新行业就会创造出大量新劳动岗位,保证分流人员再就业,成为新的生产大军。
吴: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您的谈话表明,只要深刻认识进一步深化粮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掌握和坚持“四分开一完善”的原则,坚决贯彻执行“三项政策”和加快国有粮企自身改革,那么,我国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跨世纪的改革,建立起粮食流通的新体制。
丁:是的,我们应该满怀信心,务求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