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加减 慢性胃炎 脾胃虚寒证
在临床常见的内科病症中,慢性胃炎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安全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慢性胃炎本身的发病几率就很高,再加上现代人在日常生活和饮食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经常引饮酒、浓茶等刺激性物质,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1】。慢性胃炎的早期临床症状,以胃部胀痛胀为主,疾病的特殊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被患者忽视,很可能延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给医院的治疗工作以及病人的恢复都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困难【2】。针
8对慢性胃炎的发病和治疗工作发展现状,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需要对慢性胃炎患者使用的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效果展开积极的研究。为此,本院对黄芪建中汤加减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患者均患慢性胃炎。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的方法与目的,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试验经医院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中枢精神系统疾病或中枢神经障碍疾病者;语言沟通障碍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5~70岁,平均(52.5±17.5)岁。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34~72岁,平均(53±19)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慢性胃炎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P> 0 .05,表明本次研究具有学术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剂量为20mg/次的奥美拉唑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两次服用;
观察组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方剂配伍:黄芪15g、党参15g、茯苓15g、建曲12g,半夏10g、白芍10g、桂枝10g、炙甘草各10g、大枣6枚;如果患者出现胃脘撑胀,可以在方剂中,加入川厚朴;如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可在方剂中加焦山楂、炒麦芽、鸡内金;如患者出现胃脘痛重,可在方剂中加白芍10g、延胡索10 g。用水煎服,每日的早晚各服用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30天后,观察其用药疗效。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持续用药30天后的治疗效果。用药显效:患者用药后其胃部胀痛、出血等现象彻底消失,胃部腺体功能恢复正常,胃粘膜溃烂现象消失,病灶组织消失。经化验患者炎性细胞数量达到正常值。用药有效:患者用药后其胃部胀痛、出血等现象消失,患者病灶组织消失的程度高于50%,胃部腺体功能逐渐恢复、炎性细胞数量逐渐趋于正常。无效:用药治疗后,患者胃部胀痛、出血等临床症状以及胃镜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趋向。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不良反应: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比、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x2、t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以 p<0.05为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对比
2组经药物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的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2组不良反应对比
2组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临床常见的慢性胃炎可以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胃炎的临床发病率较高,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炎性介质等。这类致病因素主要发生在急性胃炎后期,患者的胃粘膜病变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导致急性的胃粘膜病变逐渐演变为慢性的浅表性胃炎。其次是刺激性物质的因素,现代人在日常生活和饮食方面,长期接触酒、浓度较高的咖啡、茶等刺激性物质,同样会导致胃粘膜被破坏产生炎症。辛可芬及水杨酸盐、洋地黄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患者自身的精神状况、生活习惯都会引起慢性胃炎【3】。
从中医理论上分析,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寒证为主。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若以脾阳虚衰证候为主时可见: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3】。脾胃虚寒证的辩证要点,即为脾失健运以及寒象表现。脾失健运是由于人体脾阳不足导致的运化失健。人体的寒性表现,是由于阳虚阴盛导致的寒凝气滞。因此患者多发腹痛,病症发作时喜温喜按【4】。
黄芪建中汤加减用药配伍中的君药黄芪可调节气血、固本生肌、补中益气。桂枝与白芍、炙甘草配伍,可以起到良好的温中散寒、缓急止痛功效。茯苓、半夏配伍可以起到抑酸止呕、健脾益气、祛瘀散结的功效。配伍党参、建曲助,可以起到健脾消食的功效【5】。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过传统西医用药和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升(P<0.05);两组患者传统西医用药和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有明显的降低(P<0.05)。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该汤剂对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春华.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151+153.
[2]赵晓林.自拟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144.
[3]董天娇. 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减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
[4]张阳.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479-1481.
[5]刘玲,岳静.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7例[J].河南中医,2014,34(08):1464-1465.
论文作者:覃崇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建中论文; 患者论文; 黄芪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脾胃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