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解读
□熊晓轶1,2
(1.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并要求各地、各单位依据实际加以落实。从重要价值、总体成效、增强小农户发展能力、提高小农户实际收入、完善小农户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方面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小农户;现代农业;衔接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来,为进一步扶持小农户,增强小农户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实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如今,我国小农户已经不再是以往小农经济属性,由于生产规模小,导致其很难应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因而往往会在市场销售中处于不利地位。然而。在小农户发展进程中,已融入了现代农业开发的部分基因,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开发间的联结关系正在不断强化。
1 重要价值
小农户已经成为由于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小农户属于潜在型人力资本,只需对其实施系统化、科学化的教育培训,就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生命活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产品“走出去”打下了基础。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应当从基层抓起,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紧密联结,力争尽快“跑出”我国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中国速度”。
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是人多、地少,农民人数多,小农经济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依然占据着一定比例。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广大小农户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性标准,农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小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方向。为了把原本独立经营的小农户列入现代农业开发体系中,就应当运用富有成效的服务机制,让其能够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
2 总体成效
一是我国农业领域综合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大丰收,产能已经突破了6万亿kg大关,农业现代化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我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开发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在新时期产生了极为强劲的发展驱动力。
是。我低头一看,女司机的眸子像两只玛瑙在车里发亮,长得还挺漂亮。这么漂亮的女孩居然敢出来拉客?不会是拉嫖客的吧?深圳这鸟地方,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有,不怕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摸摸口袋,嫖资不够,的钱肯定是够了。
二是实现了与“四化”相互联结的新型农业开发机制。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创建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以及社会化等“四化”彼此联系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要求,致力于建设符合我国农业开发实际的新型经营机制。新型经营机制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领域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为服务主体,推动广大农户实现增产、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开发规模化经营。
一是实施打造家庭农场工程。通过优先出租可流转土地、贴息贷款、技术帮扶等形式,积极推动具备长时间固定化务农倾向的中小农户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培育一大批规模合理、生产规范、管理一流、效益显著的农户型农场。积极推动各地发放新技术补贴、支持家庭农场主动承担农村项目等,指导各农户家庭农场运用更加先进的科技与生产力,推动家庭农场实施可持续、标准化生产,形成可追溯的生产记录,健全名录管理、职业培训等,以推动家庭农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改进小农户的生产类设施。积极指导各地采用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等形式,鼓励村集体安排小农户实施农业类基础设施管理与养护。大力推动各地全力建设小农户迫切需要的灌溉设施、通村公路、机耕路、村道路及农业污染防治设施等,科学配置集中性仓储、烘干及育秧等设施,持续增强小农户抵御灾害的能力。
3 增强小农户发展能力
三是创新“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现代农业开发应当紧紧抓住信息化这一机遇,积极应用好“互联网+”农业的经营方式,应用好互联网技术,精准对标农业领域生产与销售环节,更好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在农产品实施市场销售的进程中,农业领域有关政府部门要快速搜集和整理、公布市场中的各类供求信息,从而切实帮助广大农业生产者找到最适合的农产品购买方。运用“互联网+”专业合作社的销售渠道,让农民群众能够提前在网络上了解到潜在消费者群体的实际需求,发展以销定产的商业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来组织生产,不仅能够防范农民群众盲目跟风生产,而且还能有效缩短流通距离和时间,从而不断降低流通所需的费用。运用这一对接渠道,至少能够降低20%~30%的流通成本。同时,通过实施“农超”对接,将其与电商交易加以结合,更好地运用电商平台,方便实时线上交流,能够极大地拓宽我国农产品的对外销售途径。
柴油发电机组烟气经排烟管道排出后温度可达200~300℃,利用柴油机烟气余热干燥垃圾的关键在于确定垃圾干燥的适宜温度,它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低于垃圾燃点320~460℃[17],避免干燥过程中垃圾自燃;不能使垃圾热解产生复杂毒害气体;尾气温度不能低于烟气露点温度120~130℃[18],防止腐蚀设备。
二是促进小农户开发新产业与新业态。要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功能,促进农业和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实现进一步融合,从而让小农户也能够享受到第二、三产业的增值效益。落实技术指导、创业引导和产权交易等相关公共性服务,不断提升小农户开发新产业与新业态的能力。大力支持小农户开发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及价值链。支持小农户充分运用自然资源、文化遗产及闲置性农房等开发观光旅游、民宿、养老等项目,不断拓宽增收途径。
在知网上搜索关于网络资源与图书馆结合的研究,结果很少。本文拟以网络开放资源为切入点,探讨网络开放资源对图书馆创新服务工作的影响。
4 提高小农户实际收入
三是指导小农户自主创业与就业。大力引导具备条件的地方形成以市场准入、资金帮扶、用地服务、用电服务及产业扶持等联合政策机制,鼓励小农户结合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在农村地区进行创业。完善就业服务机制,不断拓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实施转移就业的途径,使我国农村劳动力尽可能做到就近就业。推动小农户开发特色手工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等,从而提升以家庭生产为主体的综合创收能力。
三是形成社会化服务机制。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前提,形成新型农业领域社会化服务机制。在政府有关政策的指引下,不断推进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建设,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为民的重要主导价值。出台一系列公共服务组织人才选任机制,尽快实施公益性服务工作者标准化等制度。同时,要积极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切实发挥带头作用,指导农村服务组织的设立与建设,主要涵盖两类服务性机构,其一是专门开展农业经营性服务的机构,其二是专门进行市场化销售服务的机构。可运用政策体系和政府购置农业类服务等有关策略,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及专业化服务企业等组织为开展农业生产提供相关服务。
一是指导小农户开发特色化高质农产品。指导小农户增强经营意识,运用农产品特色提升竞争力。各地方应当依据特色优势化农产品的产业布局特征,密切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全力发掘本地特色化优势产品,指导小农户开发本地优势化、特色化农业产业,实现“一村一品”。创建农业产业到户管理体系,制定出菜单型产业清单,引导小农户自主选择。积极支持小农户运用好自身精细化操作的优点,全面运用现代经营思路与技术设施,开发劳动密集型、技术集约型的园艺类或养殖类产业,从而达到小规模运作也能够有较高产出及效益的目标。
5 完善小农户社会化服务机制
一是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要积极打造符合小农户实际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产业生产型组织,实现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的相互补充,实现健康协调发展。全力拓展农村服务领域,重点发展小农户急需的农资供应、绿色技术及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要进一步建设区域型农业生产服务平台,全面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推动实现公益性组织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全面联系,为小农户提供各类技术指导。
二是开展小农户能力倍增行动。健全专业化人才教育手段,将小农户教育列入到农业领域特色人才特长培育行动之中,指导农业技术人才深入到农村及农户之中进行服务,安排技术示范户结对扶持小农户,指导其运用安全、绿色且高效的种植技术。以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性服务和社会化服务试点为发展良机,持续完善覆盖全过程、利益同分享、产销相结合及快捷高效化的农业领域社会化服务机制,进一步增强农业社会化领域的服务能力,为小农户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化服务。
与此类似,在D. 3,3,60的文本当中,委托人作出的追认使得由概括的受委任人所达成的和解对其发生效力。从这些例子中,大概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虚假代理人的行为,在没有追认的情况下不影响权利人,于是法律关系只是在无权代理人和缔约第三人之间发生,后者因而可以行使其契约诉权,要求对方承担责任。
二是加快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进程。进一步改革农村生产服务模式,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农业作业环节需求,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新型解决办法。
其次,该语料库在中古汉语文献的语言教学方面也可以发挥作用。譬如,教师可以利用语料库向学生展示某些特定语法范畴、词汇在敦煌文献中的使用实例,而学生也可以利用该语料库进行数据驱动学习,因为语料库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语境。
三是不断进行延伸。发展满足本地实际需求的优势农业,应鼓励农户们进一步开发农业产业,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帮扶小农户建立新型生态农业,做到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6 结束语
小农户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创建社会化服务机制,实现优势产业互补和共享,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力度,使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生产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实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基础。
文章编号: 1004-7026(2019)13-007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03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13.038
基金项目: 2017年保定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精准扶贫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保定市土地流转问题研究”(2017147)结项成果;2018年度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立项课题“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河北省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研究”(201803120130)结项成果。
作者简介: 熊晓轶(1981—),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