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物流的风险狙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物流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2月13日,无锡一洲钢材市场李国清“跑路”的消息传来,金融物流的业务风险再次引发高度关注。李国清是无锡一洲钢材贸易市场的老板,他唆使市场中的商户用钢材向银行质押获取贷款,又利用信贷调控、资金紧缺的时机发放高利贷,结果是资金链条断裂,留下10亿元的债务没有着落。专家分析,类似李国清的案件中,如果物流企业参与了质押监管,同样也会蒙受损失。因此,对于看中金融物流业务增值能力而跃跃欲试的企业来说,了解此业务中可能蕴藏的风险并学会风险防控的措施和方法尤为必要。
金融物流业务是一项物流企业参与金融活动的业务,是提升自身价值、拓展服务功能的创新型业务,但同时又是高风险的业务。在现实运作中,追求金融物流经济效益的同时,了解此业务中蕴藏的种种风险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尤为重要。
多风险并存
金融物流作为新兴的一种重要金融创新业务,主要以供应链上的动产担保为依托,对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融资的服务,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物流企业在这一业务中通常会参与质押监管。
监管与保管的性质不同,其最大区别是质押监管要对货物实施占有,没有质权人的通知,出质人不能动用质物。同时,质物是贷款的担保物,关系着质权人的资金安全。由于质物易于变现,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此,一旦物流企业监管失误,质物会迅速变为现金,从监管者的视线中消失,且追寻难度很大,由此也导致金融物流业务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隐患。
总体上,由于金融物流的参与者众多,交接环节复杂,故风险种类繁多。
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风险。企业质押融资的数额、利率及交易价格都是在正常情况下确定的。当经济形势发生剧烈波动,市场供需失衡,交易价格大幅下跌之时,银行便不一定能按期足额收回贷款。例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之后,一些企业其产品出口的价格大大低于产品成本,亏损巨大,出现了不少弃单、弃货现象。类似频发的案件,使银行失去了还款来源,物流企业承受的风险也骤然增大。而在政策层面,货币紧缩、通货膨胀及相关产业调整政策,都会给金融业务带来影响。
客户选择不当风险。如果质权人、监管人对客户的资质、信誉及财产状况了解不清,没有发现客户隐瞒的事项,容易产生业务风险。守信用的企业会千方百计维护自己的声誉,即使出现违规行为,也会尽力设法弥补。不守信用的企业则会处心积虑编制圈套,会让人防不胜防。
质物选择不当风险。选择了过期、变质、易挥发、有争议的货物进行出质,当出现货物毁损、灭失、减少时,易产生法律纠纷。
合同风险。合同的当事人为三方,有时甚至是四方、五方。各当事人对业务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不同,容易产生误解。有时合同约定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容易遗漏重要约定,操作时可能会越出合同约定的界限。此外,监管方为了争取项目,往往会承诺一些不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也会带来不能履约的风险。比如,在合同中约定了监管方对质物的质量负责,但又未明确质量的具体含义是内在质量还是外在质量,也可能会引发纠纷。
操作风险。这类风险主要产生于监管方内部的工作安排,如流程设计和单证传递,以及人员安排不当;监管人员违规收货、放贷;纪录不完整,检验不认真;保管方式不当;监管地不具备条件;业务巡查频率低、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等。
诈骗风险。现实中存在一些监管人、仓库等不按法律、法规和合同办事,开虚假仓单,虚报库存数量,做重复质押,以少充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甚至通过质押套取现金后,又通过担保公司放贷的现象。无锡一洲钢材市场李国清“跑路”之事便正是此类案例。
法律风险。物权法对质押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做了明确规定,但没有涉及监管的权利和责任。如质权人将自己应尽的责任委托给监管人,但监管人的报酬却要从出质人那里取得,违背了对价原则。再如,质押期间,遇到有效的财产归属法律判决,即法院把质物判给了第三人,往往会使质权落空等。
事实上,金融物流业务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风险,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防患于未然
尽管金融物流业务的风险很多,但风险完全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要有效防控风险,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在思想认识方面,要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牢牢把握风险防控第一、利润第二的经营原则,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准备好了再开展业务。
在组织机构建立方面,要有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从事这项业务的开发、管理、操作和风险防控。坚持业务开发、业务操作、业务管理三权分立,要注重人员培训。
认真做好市场分析和客户调查工作。及时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和行业变化,关注客户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甚至其法定代表人的品德、素质和嗜好。
制定严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应该与出质人、质权人保持良好的沟通,构建共同的认识基础和术语基础。签合同之前应认真协商,签合同后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人防”、“技防”一起上。让所有员工都认识到风险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有时可能是毁灭性的,要全员关注风险苗头。在技术手段上,监视探头、计算机管理、不定时巡查、无线通讯、卫星定位技术都可以使用。
实施全过程控制。领导者要精通业务、掌控全程,千万不能只做结果管理。
需要强调的是,金融物流业务中的风险是不断变化的,因为金融产品在不断变化,物流服务在不断变化,风险防控手段也应随之灵活调整。物流企业也将在这种不断克服、不断化解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