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符烨

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符烨

江苏省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 符烨

【摘要】从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特征以及其临床综合实际情况等方面来看,cSCC可划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尽管绝大部分低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属于低危型,充分发挥现代先进医疗技术的作用能够快速治愈,但大量临床相关研究发现,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对人体皮肤的破坏性亦较高,不仅能够破坏人体眼部组织,侵入副鼻窦或颅内,并且还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耳前或颌下淋巴结,严重时还会引发全身性转移,复发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

【关键词】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进展

前言

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之一,皮肤鳞状细胞癌亦被称为皮样癌(cSCC),其主要从人体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等部位开始发病。临床相关研究专家指出,尽管针对性的手术是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但依旧会有部分皮肤细胞病损可在产生转移的做作用下导致疾病不断复发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一般来说,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较为少见,但其在人体中的转移率却口咽癌以及黑色素瘤和肾癌等严重型疾病旗鼓相当。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治疗进展进行深入性探究,现总结如下。

1.当前临床治疗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措施

1.1外科手术

1.1.1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大多数医疗机构治疗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首选措施。在组织病理学检查的辅助作用下,早期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治愈率较为理想,可高达95.00%左右,且预后效果良好。临床最为典型的手术切除方法如下:由主治医师同时切除患者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以及癌变部位周围相近的正常皮肤(具体切除范围应视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临床建议低危型患者切除边缘正常皮肤约5mm左右,建议高危型患者切除边缘正常皮肤约10mm左右);由医护人员将切除的组织标本送至相关科室进行病理学检查(切除时应仔细检查边缘,确保肿瘤切除的完全性)[2]。而实际上,由于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有限,目前临床对于危险因素复杂肿瘤周边正常皮肤的切除量依旧尚未完全明确。所以,临床多采用MMS来取代常规切除术对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进行外科切除术,以进一步确保皮肤鳞状细胞癌能够完全切除且无需预防性地切除患者患处周围相近皮肤组织。

1.1.2MMS

MMS外科技术是医学界切除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金标准,而显微镜视野则是临床采用MMS外科技术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必备要素。MMS外科技术可在精准切除患者含有肿瘤或发生癌变周围组织的基础上将临床肿瘤完全切除率最大化。大量医学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临床采用该项技术治疗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高达97.00%左右,并且对于复发型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综合治愈率可高达95.00%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期还有部分临床相关研究专家表示,采用MMS外科技术治疗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还可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

1.2非手术疗法

1.2.1放射性疗法

通常情况下,临床多采用放射疗性法治疗早期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但该项治疗措施的临床综合治愈率却尚未完全明确,更有部分研究学者认为放射性疗法对侵袭性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低。但亦有大量临床相关研究证明,在强化治疗的前提下,持续数周采用放射性疗法治疗唇部和眼部肿瘤的效果并不亚于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放射性疗法不仅无法对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边缘肿瘤进行有效的病理学检查,并且还极有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某些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同时还会产生程度不一的副作用(毛细血管扩张、表皮萎缩、恶心乏力以及放射性恶性疾病和色素减退等),为患者埋下其他健康隐患[3]。由此可见,放射性疗法目前仅适用于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疗效不佳以及术后重建会出现外表或功能缺陷的患者。

1.2.2靶分子治疗

早在2006年美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已批准了西妥昔单抗用于头颈部鳞癌的临床治疗。根据以往研究经验可知,西妥昔单抗的治疗范围并没有涵盖cSCC,但临床上仍旧将其应用于cSCC的治疗当中。从相关研究中可知,给予31例cSCC已转移且不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进行治疗,其疾病控制率可达69%,疾病有效率可达28%。给予cSCC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进行治疗后,若其能够出现痤疮样皮疹,可表示其治疗已呈现出有效的趋势,可维持患者的病情不恶化[4]。除此之外,也有部分专家学者会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手术方式给予cSCC患者进行治疗,研究显示西妥昔单抗缺失能够提高危型cSCC的预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与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在最近的相关研究中,对cSCC中的S100A8和A9蛋白表达进行检验与检测,发现其存在于正常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蛋白中时,能够起到调节和治疗患者的疾病的作用。

1.2.3化疗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化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在cSCC的治疗手段中,化疗是主要方式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疗制剂有甲氨蝶呤、多柔比星、博莱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等。化疗常常用于晚期或是已发生转移的皮肤癌患者,以上的化疗药物除了对癌细胞有较大的杀伤力外也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细胞代谢,使其出现糖代谢紊乱等副作用,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并没有手术治疗结合化疗治疗cSCC的相关报道,化疗常常呈现出单独治疗的状态。

1.2.4光化损伤的治疗

临床上对光化损伤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较为有效的就为药物治疗,给予患者的局部应用5-氟尿嘧啶、双氯芬酸、咪喹莫特、甲基丁烯酸酯等药物,可较好的改善光化损伤[5]。目前,光动力疗法已全面应用在光化学损伤的治疗和预防上,为了能够消除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清除肿瘤组织,临床推荐使用光动力疗法联合局部药物进行治疗(光动力疗法2周,之后在实施6~8周的药物治疗,一共两个周期)。在相关研究中,早已证实4~8周的光动力治疗可有效抑制cSCC的转移和病情加重。有专家推荐,有光化角化病以及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患者,每年均需要口服一次维甲酸来预防疾病的恶化。虽然异维A酸、阿维A酸都属于化学预防药物,但其阿维A算的价格更为实惠,其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并且有文献提到其可应用于高危患者以及器官移植患者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高危型cSCC患者理应进行综合性的治疗,其治疗难度十分巨大,应联合多学科来进行诊断。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掌握cSCC的危险因素,进而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广学,高晓磊,梁新华.人乳头瘤状病毒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7,35(02):187-191.

[2]姜锦贵,夏林,耿建祥,等.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鳞癌致癌性关系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06):1141-1144.

[3]关琳琳,孙娜,孙广滨,等.喉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HPV感染亚型分析及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17):1549-1552.

[4]高宝莲,钱萍,马祯一,等.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L1蛋白与P16、Ki-67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07):1109-1111.

[5]李美,张维娜,王冰,等.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的研究进展[J].齐鲁医学杂志,2016,31(02):246-251.

论文作者:符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高危型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_符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